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45)
2023(16944)
2022(13993)
2021(13156)
2020(10783)
2019(24835)
2018(23883)
2017(45268)
2016(23709)
2015(26538)
2014(25950)
2013(25829)
2012(23836)
2011(21568)
2010(21464)
2009(20238)
2008(18784)
2007(15928)
2006(13890)
2005(12481)
作者
(64272)
(54413)
(53532)
(51052)
(33932)
(26042)
(24386)
(21074)
(20681)
(18799)
(18381)
(18380)
(16904)
(16893)
(16577)
(16518)
(15680)
(15451)
(15437)
(15323)
(13249)
(12990)
(12966)
(12473)
(12231)
(12224)
(11621)
(11364)
(10832)
(10603)
学科
(110918)
经济(110820)
(69593)
管理(60946)
(51535)
方法(47956)
(46602)
企业(46602)
数学(44094)
数学方法(43686)
中国(35115)
农业(34330)
(28540)
金融(28538)
(26371)
银行(26356)
业经(26197)
(26099)
(25478)
地方(25293)
(22327)
(20760)
贸易(20744)
(20234)
(17266)
(15726)
(15638)
财务(15597)
财务管理(15564)
环境(15472)
机构
学院(331405)
大学(328803)
(152113)
经济(149612)
管理(129963)
研究(114747)
理学(113232)
理学院(112067)
管理学(110341)
管理学院(109742)
中国(95911)
(67431)
(66354)
科学(65123)
(64563)
中心(55840)
(55262)
财经(53478)
研究所(50263)
(49233)
农业(49203)
业大(49074)
经济学(48453)
(46412)
经济学院(43893)
北京(42080)
(41967)
师范(41625)
(40911)
财经大学(39935)
基金
项目(228991)
科学(184219)
基金(171647)
研究(170119)
(148585)
国家(147367)
科学基金(128210)
社会(114042)
社会科(108185)
社会科学(108160)
基金项目(90348)
(86842)
自然(79780)
自然科(77957)
自然科学(77943)
自然科学基金(76586)
教育(76013)
(73058)
资助(69223)
编号(67008)
成果(52772)
(52535)
重点(51767)
(51168)
国家社会(49310)
(48201)
教育部(45530)
课题(45487)
创新(45207)
人文(44468)
期刊
(161693)
经济(161693)
研究(97814)
(66196)
中国(64247)
(48637)
科学(46928)
学报(46655)
(46257)
金融(46257)
农业(45084)
管理(43252)
大学(37774)
学学(35971)
业经(30369)
技术(27295)
教育(27151)
财经(26293)
经济研究(25727)
(22611)
问题(22297)
(22006)
世界(19029)
(17847)
统计(16888)
资源(16312)
(16108)
农村(15898)
(15898)
技术经济(15893)
共检索到494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薛薇  
本文作者基于1992~2013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农村金融功能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其时空演进与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讨论。从农村金融功能效率测算结果来看,我国农村金融效率总体偏低,且没有提升的趋势。此外,文章作者分别从四个维度对其区域分布特点进行考察。
[期刊] 征信  [作者] 曲小刚  罗剑朝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分布偏向东部地区,而农村资金互助社则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分布的不平衡不利于改善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县域和乡镇的农村金融服务。通过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在国内的分布特点,得出影响它们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分布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薇  谢家智  
本文利用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VAR系统协整分析对农村金融中介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村金融中介规模的提升会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距。农村金融中介效率的提升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与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农村金融中介规模指标与农村金融中介效率指标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因果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晓林  徐虹  
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户的金融服务(包括存款、汇兑等最基本的服务)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金融排斥现象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本文以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作为农村金融排斥状况的代理变量,从金融供给方视角分析影响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因素。研究发现,人口规模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小、金融基础设施状况差的县域更易受到金融排斥。分机构考察表明,商业银行在进行网点布局时更多地关注城镇人口规模与城镇居民收入,而农村信用社在进行网点布局时主要关注人口规模变量(尤其是乡村人口规模),收入变量不显著。考虑到我国县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传统OLS的均值回归并不能反映所考察问题的全貌,本文运用具有更高稳健性的分位数回归,分析各因素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竹清  
数字普惠金融担负扶贫使命,成为新时期扶贫攻坚的利器。利用2011至2015年我国31个省市数字普惠金融和扶贫等数据,实证发现:数字支持服务和普惠信贷对农村扶贫效率有积极作用,覆盖广度和服务深度对城市扶贫效率有消极作用,各省市间数字普惠金融扶贫效率在农村和城市间差异明显,而且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金融发展水平等是影响扶贫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谭燕芝  刘旋  赵迪  
本文对金融网点信息进行"县级-乡镇级"识别,并匹配2005-2012年的县域社会经济面板数据,以研究农村金融市场化对县域资金外流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村金融机构大量扩张对县域地方资金外流存在当期和延期影响,每新增一家金融网点将增加6元的当地人均外流资金;(2)金融机构导致地方资金外流存在规模效应,新增机构使当地资金显著外流2-3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3)金融机构导致资金外流在东西部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的重要渠道,资金外流既不利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金融机构的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勇斌  赵培培  
农村贫困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挑战,金融扶贫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扶贫方式。农村金融作为一种为贫困农户提供资金要素的途径,其反贫困绩效已得到了较多人的肯定。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3—201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于缓解农村地区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有利于减缓贫困,但农村金融效率对缓解贫困有负向影响。这表明农村金融反贫困不仅要坚持市场规律,而且需要有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的支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韦克游  
本文基于1979~2011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支持问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资金投入对农业产出具有显著性影响的情况下,却出现农村金融对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和农户收入的影响不显著现象。这说明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户信贷供给不足,金融支农不力,农户资金问题主要不在于对资金的有效使用环节,而在于资金的可得性环节。农户对信贷资金可得性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农户生产性贷款在农村贷款结构中边缘化;二是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非农化,农户资金要素通过存贷正差外流;三是农村金融效率及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黎翠梅  曹建珍  
农村金融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效率问题。本文构建我国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农村金融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换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对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进行动态描述,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农村金融效率总体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呈现出典型的"塌陷"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曜祖  毕洁颖  包盛  
文章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首次对中国农村金融扶贫效率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后,综合技术效率均值、纯技术效率均值和规模效率均值都被低估,投入规模不足和创新不足是制约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效率提升的瓶颈。此外,我国各区域农村金融扶贫效率差异显著,呈现"中部>西部>东部>东北"的空间格局。通过对Malmquist指数分解可知,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技术进步变化值的演变趋势基本相同,反映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技术进步的依赖。因此,各类金融扶贫机构及组织应扩大金融扶贫规模,增强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投入来提升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效率,不同区域应根据种子型、发展型、成长型、成熟型四种效率类型选择相应的区域金融扶贫效率优化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丁玲   韩家平   苏玲   李文琦  
战略定位是战略管理的核心,区域生态位是战略定位的核心。文章将区域生态位视角引入外商投资领域,以2012—2021年外商投资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探索外商投资区域生态位、进化动量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外商投资中国资源竞争不激烈,区域生态位强度、重叠度不高,生态位宽度较大,外商投资沿海地区较多、大西北地区较少;(2)外商投资中国区域生态位强度和宽度的进化动量较大、外商投资提升空间较大,在大西北地区提升空间较大、沿海地区提升空间较小;(3)中国外商投资空间呈现梯队分布且地理空间呈现高高聚集或低低聚集的正相关关系;(4)外商投资中国区域生态位强度、宽度及强度进化动量对于外贸区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生态位宽度进化动量对区域外贸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由此,文章分析得出如下启示:我国宜促进外商投资区域资源扩展和进化程度、优化外商投资区域资源结构和进化动能、强化外商投资区域协同和产业聚集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丁玲   韩家平   苏玲   李文琦  
战略定位是战略管理的核心,区域生态位是战略定位的核心。文章将区域生态位视角引入外商投资领域,以2012—2021年外商投资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探索外商投资区域生态位、进化动量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外商投资中国资源竞争不激烈,区域生态位强度、重叠度不高,生态位宽度较大,外商投资沿海地区较多、大西北地区较少;(2)外商投资中国区域生态位强度和宽度的进化动量较大、外商投资提升空间较大,在大西北地区提升空间较大、沿海地区提升空间较小;(3)中国外商投资空间呈现梯队分布且地理空间呈现高高聚集或低低聚集的正相关关系;(4)外商投资中国区域生态位强度、宽度及强度进化动量对于外贸区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生态位宽度进化动量对区域外贸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由此,文章分析得出如下启示:我国宜促进外商投资区域资源扩展和进化程度、优化外商投资区域资源结构和进化动能、强化外商投资区域协同和产业聚集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宏谋  陈鸿泉  刘勇  
本文以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 ,实证分析了 1 979- 2 0 0 0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研究表明 ,东、中、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区域差距 ,东部地区农村存款、储蓄存款、贷款、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等总量占全国农村金融总量的很大比重 ,中西部农村金融总量比重明显偏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一青  彭非  
本文运用四阶段DEA-TobiT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农村金融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四阶段DEA-TobiT方法与经典DEA方法所测算的农村金融效率得分存在差异;农村金融效率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显著;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综合效率远远低于东、中部地区。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的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丁玲  韩家平  苏玲  单雪寒  
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是衡量区域外贸发展环境的重要综合指标。文章以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为研究对象,探索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与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中国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尤其是群落活力、信贷资源、诚信合规行为、技术信用潜力生态位适宜度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中国区域外贸信用总体呈梯度分布且地理空间存在高高聚集或低低离散的正相关关系,沿海地区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较高;(3)中国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与外贸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区域信贷资源、技术信用潜力和人均实力对区域外贸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强。由此,文章分析得出如下几点启示:促进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扩展和进化能力,强化区域外贸信用统一大市场和产业聚集效应,优化升级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和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