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2)
2023(10584)
2022(8610)
2021(7919)
2020(6498)
2019(14448)
2018(14004)
2017(26862)
2016(14358)
2015(15911)
2014(15529)
2013(15370)
2012(14118)
2011(12827)
2010(13350)
2009(13082)
2008(12045)
2007(11214)
2006(10226)
2005(9463)
作者
(39544)
(33703)
(32985)
(31422)
(20659)
(15986)
(14847)
(12751)
(12740)
(11731)
(11558)
(11055)
(10568)
(10486)
(10460)
(10132)
(9606)
(9576)
(9563)
(9413)
(8403)
(8073)
(8073)
(7712)
(7662)
(7501)
(7393)
(7293)
(6756)
(6621)
学科
(59834)
经济(59743)
(53679)
(49456)
管理(40874)
农业(33104)
(32497)
企业(32497)
(26611)
金融(26609)
(24622)
银行(24612)
(23876)
中国(22759)
业经(21704)
(21013)
(18729)
方法(17984)
数学(15605)
数学方法(15465)
地方(14866)
(14435)
农业经济(12546)
(11400)
财务(11368)
财务管理(11342)
(11268)
体制(11192)
(11063)
中国金融(11059)
机构
学院(202620)
大学(196268)
(91407)
经济(89604)
管理(76798)
研究(70032)
理学(65514)
理学院(64910)
管理学(64043)
管理学院(63684)
中国(62476)
(51639)
(43854)
(40016)
农业(38866)
科学(37931)
中心(35428)
(34610)
业大(33883)
财经(33361)
(31998)
研究所(30629)
(30223)
经济学(27702)
(25364)
经济学院(24942)
北京(24693)
财经大学(24327)
(24303)
(23842)
基金
项目(130425)
科学(103625)
研究(101156)
基金(95279)
(81465)
国家(80648)
科学基金(69687)
社会(67012)
社会科(63270)
社会科学(63257)
(52429)
基金项目(50489)
教育(43835)
编号(42020)
(41791)
自然(41189)
自然科(40201)
自然科学(40195)
自然科学基金(39515)
资助(37126)
成果(34188)
(31917)
(30297)
(29915)
(29618)
重点(29205)
课题(28463)
国家社会(28320)
(27974)
(27348)
期刊
(110626)
经济(110626)
研究(61881)
(58499)
中国(47528)
(39096)
金融(39096)
农业(39001)
(33769)
学报(28649)
科学(28145)
管理(25922)
大学(23960)
业经(23798)
学学(23152)
(17510)
教育(16835)
财经(16775)
技术(15892)
农村(15526)
(15526)
问题(15328)
农业经济(14875)
经济研究(14756)
(14318)
世界(12738)
(12045)
经济问题(11011)
社会(10098)
理论(9812)
共检索到324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曾康霖  
当代农村金融制度安排,要把握住农村的变化;要以扩大农业保险和增强农民的社会保障力度为基点。支持"三农"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要把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切入点,要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着力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好文  余浩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在国家效用函数的框架下,农村金融形成了统一的制度安排。然而,我国由于经济发展区域化差异较大,必然伴随着农村金融区域差异化制度需求。运用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尝试采用区域差异的方法对农村金融进行研究,并提出差异化金融制度安排的构想,希望能为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锦虹  胡礼文  洪长礼  
本文在社区的框架内研究农村金融制度的安排问题,文章从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两个方面介绍了现行农村金融的制度安排,指出现行制度存在先天就排斥农户和农户自身特点与农村正式金融体系不匹配两大缺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成莲  温智良  
本文立足于江西省新余市农村地区实际,以农户融资为切入点,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农户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融资状况进行评判;进而结合实证分析所得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就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取向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丹  张宁  王翌秋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部门间的联结合作有助于增加农村资金供给,扩展农村金融服务边界。因此,本文分析了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联结的实践经验,结合经验启示探讨两者之间的最佳联结模式,从农村金融联结主体的选择、贷款利率、贷款规模、联结期限、奖罚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及利润分配方案的确定方面设计了金融联结的激励机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小平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农村金融服务难题。在中央的批示下,2008年12月,田东县开始实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两年多来,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围绕农村金融服务改革的难点问题,立足"惠农、支农、便农"的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难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比较从世界范围考察农村金融体系,可以看到,各国农村金融体系因国情不同而各有差异(见表1)。美国是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从需求角度建立并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法国是欧洲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黎和贵  
农村金融如何适应本国的具体国情,有选择有重点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通过对美、法、墨、日、印等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支农模式的介绍及比较,得出农村金融支农的经验借鉴及有益启示,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殷本杰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抑制相当严重,已经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本文通过规范的理论分析,认为金融约束可以有效地修正金融抑制的许多缺陷,从而提高农村金融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农功能,并对金融约束的利率政策安排做了具体的论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群云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根据新农村建设中金融资金需求特点,分析了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及其资金供给缺陷,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制度,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融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秀君  
党的十八大首次正式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长期以来,我国"三农"问题一直较为突出,农村金融问题也较为复杂。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需要从更加宽广的视角探索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道路,以更加有效地支持"三农"发展。亚洲的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与我国地理位置相近、文化渊源趋同,上述经济体有着相对完善、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其发展经验对我国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宇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农村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当前正处在从效率农业向规模农业转轨的关键时刻。然而,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农村经济发展对融资的刚性需求与现有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不相协调,农户有效的金融需要与金融供给严重不平衡的矛盾日益显著,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涉农金融服务机制等方面暴露出许多缺陷。而以往的讨论多注重于如何完善农村中的金融机构,忽视了对如何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探讨。本文拟从构建和谐的支农金融功能入手,用二元化发展模式,即机构发展模式和自助式发展模式并举的办法,构建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并就如何加强农村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朝运  张洁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在产权制度、管理体制、运作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安排,探讨其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费淑静  
民间金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广泛存在,具有天然的生存优势,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当然,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方面。而我国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监管却比较滞后,因此,应当转变观念、在承认民间金融积极作用的前提下,构建适合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监管体系,克服其消极影响,使其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