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9)
2023(10369)
2022(8423)
2021(7755)
2020(6031)
2019(13488)
2018(13056)
2017(24979)
2016(13159)
2015(14106)
2014(14018)
2013(14080)
2012(13493)
2011(12463)
2010(12991)
2009(12408)
2008(11326)
2007(10433)
2006(9688)
2005(9190)
作者
(37168)
(31472)
(30846)
(29105)
(19436)
(15117)
(13814)
(12103)
(12092)
(11130)
(10736)
(10359)
(9927)
(9801)
(9696)
(9514)
(9051)
(8907)
(8865)
(8850)
(7973)
(7755)
(7608)
(7457)
(7233)
(7037)
(7030)
(6749)
(6490)
(6260)
学科
(63130)
经济(63075)
(49390)
(44622)
农业(33205)
管理(27593)
中国(27028)
(25839)
金融(25839)
(23877)
银行(23868)
(23327)
地方(23261)
(21267)
企业(21267)
业经(20083)
(15916)
(14395)
方法(14244)
(12703)
农业经济(12699)
数学(12484)
数学方法(12415)
发展(11730)
(11707)
中国金融(11087)
(10748)
(10603)
贸易(10587)
(10242)
机构
学院(186378)
大学(177607)
(84045)
经济(82291)
研究(69685)
管理(67723)
中国(61205)
理学(56865)
理学院(56261)
管理学(55521)
管理学院(55190)
(51473)
科学(39422)
农业(38607)
(37803)
(36827)
(35204)
中心(34480)
业大(32231)
研究所(31351)
(30341)
财经(27779)
(25413)
师范(25198)
(25165)
(24966)
经济学(24844)
北京(23997)
(23797)
(23765)
基金
项目(116747)
研究(92330)
科学(91900)
基金(81930)
(70082)
国家(69285)
社会(60045)
科学基金(58921)
社会科(56581)
社会科学(56571)
(48944)
基金项目(43248)
编号(39872)
教育(38998)
(38682)
(33293)
自然(33231)
自然科(32383)
自然科学(32380)
成果(31824)
资助(31793)
自然科学基金(31781)
(30055)
发展(27805)
课题(27548)
(27335)
重点(26077)
(25248)
(24898)
国家社会(24868)
期刊
(108423)
经济(108423)
研究(59428)
(58700)
中国(48156)
农业(39372)
(38006)
金融(38006)
科学(26623)
学报(26583)
(25317)
业经(24764)
大学(21784)
管理(21728)
学学(20906)
教育(19898)
(17650)
技术(15849)
农村(15393)
(15393)
农业经济(15191)
问题(15148)
经济研究(14755)
财经(13278)
世界(12103)
经济问题(11433)
(11394)
(10909)
农村经济(9646)
社会(9375)
共检索到310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岩  刘中秋  
农村金融制度在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上很弱,导致了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市场上迅速发展扩大。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如何规范引导、疏通堵漏是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课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玉奎  冯乾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农村正规金融及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理论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间长期呈倒U型关系;实证上,综合农村正规金融及农村非正规金融相关指标,利用我国1980—2011年相关数据检验显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间符合库兹涅茨效应假说,但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间尚不满足倒U型关系,而更倾向正相关关系;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收入分配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上述结论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不高、农村金融规模较小且效率较低,农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实际,因此二者关系应还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丹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金融从自发发展、外部引导,进一步转变为对深化改革的内在需求。浙江作为沿海开放和经济发展较领先的省份,由市场化改革而催生的非正规金融发展一直是其农村金融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并构成引发不稳定因素的某种金融成分。文章实证检验和分析了浙江农村金融发展与其功能表现(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间的均衡互动关系,为规范农村各类金融成分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戈  
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农村金融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当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仍然存在诸如信贷资金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促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其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良性发展十分重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兴平  臧日宏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迅速,在部分地区甚至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基础以及存在边界。在此基础上,基于已有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未来发展的三种可选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鑫媛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正规金融组织存在严重的不足,这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的发展优势信息成本优势。对正规金融机构而言,了解和监督分散的农户的信息成本过于高昂,而非正规金融由于血缘、人缘、业缘、地缘等各方面的原因,具有交易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左臣明  王莉  
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这导致了正规金融的缺乏。非正规金融因具有信息优势,在风险应对和提供融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金融改革方向应是充分利用非正规金融安排的优势, 积极促进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鲁钊阳  李树  
文章以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为基础,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1998-2012年的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且两者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互补效应明显。同时还发现:区域的财政支出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区域人均消费实力均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而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士儒  段成东  李文靖  姚景超  
当前,以民间借贷为代表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已不仅仅是农村金融领域的“冰山一角”,比之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更贴近农户的生产生活,更符合以农户经济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本文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以宁夏3个县县城和乡村民间借贷发展状况、特征为研究基础,结合农村特殊的金融需求特征,对比农村正规金融,主要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揭示农村非正规金融更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制度优势,及其对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经济绩效和制度绩效考察,本文指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应立足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现实,突破原有的正规金融渠道建设,把非正规金融发展纳入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宗义  刘灿  刘亦文  
基于2003—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农村居民收入效应,同时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下该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存在空间极化现象,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但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进而说明农村非正规金融在缩小农村贫富差距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予晓  
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国家政策为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发展,以及快速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胡宗义  唐李伟  苏静  
结合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实际,分别构建收入增长模型和收入分配模型来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对农村内部收入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是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不能正常发挥其金融功能,从而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即使在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率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也不能有效缓解农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陈俊  唐李伟  
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2003~2010年间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确实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但只存在β条件收敛趋势而不存在β绝对收敛趋势。空间相关性的存在没有改变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收敛的方向,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收敛速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士儒  段成东  李文靖  姚景超  
如何破除农村金融的瓶颈约束,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各省市区情况不同决定了从而改革必须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本文立足于宁夏农村地区实际,以农村民间借贷为切入点,试图探索一条适合宁夏农村实际情况的金融改革之路。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依据来论证农村金融体系二元特征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合理性;接下来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立足宁夏农村,结合课题组的调研资料, 分别就当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民间借贷)的现状、问题及作用进行全面分析;进而结合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就宁夏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亚飞  董景荣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广泛存在非正规金融现象,对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探寻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缺失与非正规金融具有的经济效应、制度效应入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深入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并指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应是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