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7)
- 2023(14950)
- 2022(12749)
- 2021(11998)
- 2020(9857)
- 2019(22636)
- 2018(22472)
- 2017(43587)
- 2016(23469)
- 2015(26005)
- 2014(26017)
- 2013(25830)
- 2012(23693)
- 2011(21364)
- 2010(21561)
- 2009(20002)
- 2008(18620)
- 2007(16534)
- 2006(14506)
- 2005(12714)
- 学科
- 济(94304)
- 经济(94204)
- 业(72442)
- 管理(61896)
- 农(50937)
- 企(50317)
- 企业(50317)
- 方法(40605)
- 数学(35643)
- 数学方法(35247)
- 农业(34011)
- 中国(29228)
- 融(27423)
- 金融(27422)
- 银(26002)
- 银行(25962)
- 业经(25781)
- 行(25043)
- 财(24481)
- 地方(21442)
- 制(21218)
- 学(19661)
- 贸(15928)
- 贸易(15915)
- 务(15658)
- 财务(15594)
- 财务管理(15567)
- 易(15537)
- 理论(15190)
- 企业财务(14921)
- 机构
- 学院(328434)
- 大学(325885)
- 济(132284)
- 管理(131073)
- 经济(129440)
- 理学(114342)
- 理学院(113158)
- 管理学(111213)
- 管理学院(110642)
- 研究(109518)
- 中国(87457)
- 农(71391)
- 京(68033)
- 科学(67943)
- 财(59115)
- 业大(55333)
- 农业(54753)
- 所(54621)
- 中心(52391)
- 研究所(49966)
- 财经(47722)
- 江(46990)
- 经(43644)
- 北京(42275)
- 范(42216)
- 师范(41830)
- 经济学(38991)
- 州(38828)
- 院(38666)
- 经济管理(36033)
- 基金
- 项目(228231)
- 科学(179386)
- 研究(168162)
- 基金(165881)
- 家(144255)
- 国家(142973)
- 科学基金(122862)
- 社会(106205)
- 社会科(100379)
- 社会科学(100353)
- 省(89960)
- 基金项目(88666)
- 自然(79324)
- 自然科(77473)
- 自然科学(77457)
- 自然科学基金(76078)
- 教育(75180)
- 划(74485)
- 编号(69553)
- 资助(67705)
- 成果(55688)
- 重点(50449)
- 部(50335)
- 发(49413)
- 创(47371)
- 课题(46587)
- 创新(44135)
- 国家社会(43535)
- 科研(43492)
- 教育部(42769)
- 期刊
- 济(144976)
- 经济(144976)
- 研究(94181)
- 农(73362)
- 中国(62827)
- 学报(54099)
- 科学(49870)
- 农业(49639)
- 融(43197)
- 金融(43197)
- 财(42747)
- 管理(42633)
- 大学(41725)
- 学学(39812)
- 教育(32400)
- 业经(28792)
- 技术(26248)
- 业(22815)
- 财经(22575)
- 经济研究(21122)
- 问题(19914)
- 经(19138)
- 版(17815)
- 理论(16472)
- 科技(15964)
- 业大(15457)
- 技术经济(15368)
- 农村(15352)
- 村(15352)
- 实践(15219)
共检索到478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立民 卫刚华 陈参军
经济金融发展的"二元性"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国内外学者从金融抑制、交易成本、社会特性和体制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分析指出,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体现在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上,总量矛盾主要是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抑制而引起,而结构矛盾则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经营定位、业务创新、服务方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需求多无化趋势等难以有效对接等矛盾交织形成。本文分别从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金融供需非均衡性问题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叙果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供求呈现非均衡状态 ,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育定位应该是“供给领先” ,要在此定位下探索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非均衡问题的对策 ,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非均衡 供给领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英杰 吴淑梅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化"特点,使得农村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日渐突出。研究农村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有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村金融供需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需非均衡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需 非均衡性 问题 发展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亚锋
文章通过把储蓄变量嵌入内生增长模型来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农村金融空间分布三个指标衡量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通过计量回归认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国东部地区农村金融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西部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推动下发展速度超过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金融区域不均衡现象凸显。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区域非均衡性 储蓄变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秀茹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特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确立了战略性目标,即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制度伴随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而产生,直接影响金融体制的构建,并从根本上决定农村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培衢
通过对湖北农田水利供给的非均衡性分析,探寻农田水利供给困境的根源。研究表明:农田水利的集体供给体制越来越难以维系,农户自我供给制加速了集体供给制的衰退;受制度环境,合伙互助供给制只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内;农户合作供给行为因制度短缺和资源禀赋约束而难以发展壮大。最后,文章力图提出适宜的农田水利供给制度创新思路。
关键词:
农田水利 非均衡分析 供给制度 制度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双鹂 杨联华
通过对上饶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既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也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导致低效率均衡的出现——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转向民间以及资金外流,而低水平均衡的问题来自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的制度制约。通过制度重构实现高效率均衡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资金供求 均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姬海莉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金融市场上呈现出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及因金融供给不足引起的金融需求不足状态,这些非均衡状态的出现,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成熟的信贷市场来说,信息不对称是信贷市场上非均衡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为了有效解决金融交易中的信息问题,本文从微观的"农村信贷合约"问题出发,探讨非均衡市场下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颖 甘煜 刘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章俏慧 金献幸
本文通过对温州农村不同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农村不同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特征,并对温州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建设进行分析,探寻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障碍,为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服务 供给 需求 温州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大安 丁芳伟
本文将农村金融由抑制状态向深化状态转变过程中的内生性因素按市场化机制配置资源的运行过程,理解为农村金融市场化。本文针对农村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诸如利率、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资本流动等因素在农户融资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论证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中内生性因素导致的非均衡推进现象,认为现存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引致的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主要表现在利率制度的二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农户贷款难和大量金融资金外流等方面。本文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户在宏观层面上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而产生的交易成本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吉舫 李梅
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但在发展过程中,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三类机构逐渐呈现出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三类机构间的数量、规模及绩效非均衡,地域分布非均衡和金融服务能力非均衡。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分别从产权、交易成本和制度变迁三个角度对这种非均衡性进行深度解析后,可以发现,优化各类机构的产权结构,完善监管制度,增加西部地区金融供给,提升各类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是促进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政策取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金明 陈湘滨
运用短缺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及成因,并提出政府对农业调控必须考到农业的非均衡性,运用价格保护、利率、税收、补贴、合同等价格一数量调控机制引导农户经营。对粮棉则偏重于运用数量调节机制与手段,对其它农产品则应偏重于运用价格调节机制与手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贺亮 韩鹏
农村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方向,而金融服务能力不强则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实施精准扶贫的一大短板。论文总结分析了"三变三合"农村市场化改革中,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开拓性实践以及大型商业银行的支农经验,研究探讨了新时期农村市场化建设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逻辑,提出要构建供给与需求、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平衡,坚持在农村市场化建设中推动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确保打赢扶贫攻坚战。
关键词:
农村市场化 农村金融改革 金融服务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贺亮 韩鹏
农村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方向,而金融服务能力不强则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实施精准扶贫的一大短板。论文总结分析了"三变三合"农村市场化改革中,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开拓性实践以及大型商业银行的支农经验,研究探讨了新时期农村市场化建设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逻辑,提出要构建供给与需求、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平衡,坚持在农村市场化建设中推动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确保打赢扶贫攻坚战。
关键词:
农村市场化 农村金融改革 金融服务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