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4)
- 2023(10826)
- 2022(8958)
- 2021(8300)
- 2020(6910)
- 2019(16110)
- 2018(15654)
- 2017(30384)
- 2016(16265)
- 2015(18308)
- 2014(18526)
- 2013(18597)
- 2012(17493)
- 2011(15958)
- 2010(16535)
- 2009(16041)
- 2008(15468)
- 2007(14358)
- 2006(12680)
- 2005(11518)
- 学科
- 济(75942)
- 经济(75875)
- 业(53680)
- 农(50150)
- 管理(39676)
- 农业(33350)
- 企(32631)
- 企业(32631)
- 方法(30866)
- 数学(27053)
- 数学方法(26832)
- 融(26717)
- 金融(26715)
- 银(24805)
- 中国(24804)
- 银行(24784)
- 行(23981)
- 业经(22059)
- 财(19195)
- 制(18037)
- 地方(17869)
- 学(14324)
- 贸(13788)
- 贸易(13779)
- 易(13429)
- 农业经济(12565)
- 发(12069)
- 体(11953)
- 务(11736)
- 财务(11713)
- 机构
- 学院(243095)
- 大学(238553)
- 济(105790)
- 经济(103583)
- 管理(91387)
- 研究(81395)
- 理学(78574)
- 理学院(77776)
- 管理学(76564)
- 管理学院(76132)
- 中国(70042)
- 农(60422)
- 京(48879)
- 科学(48369)
- 财(48079)
- 农业(46335)
- 所(41598)
- 业大(41092)
- 中心(40984)
- 财经(38016)
- 研究所(37571)
- 江(37206)
- 经(34501)
- 经济学(33046)
- 范(30899)
- 师范(30634)
- 北京(30457)
- 经济学院(30083)
- 州(30032)
- 农业大学(28275)
- 基金
- 项目(154997)
- 科学(121203)
- 研究(116873)
- 基金(111403)
- 家(95655)
- 国家(94720)
- 科学基金(80574)
- 社会(74986)
- 社会科(70699)
- 社会科学(70677)
- 省(62445)
- 基金项目(59297)
- 教育(51884)
- 划(50601)
- 编号(49601)
- 自然(48997)
- 自然科(47790)
- 自然科学(47775)
- 自然科学基金(46946)
- 资助(44779)
- 成果(40262)
- 发(35611)
- 部(34865)
- 重点(34785)
- 农(34377)
- 课题(33125)
- 创(32333)
- 国家社会(30871)
- 性(30607)
- 创新(30163)
- 期刊
- 济(122075)
- 经济(122075)
- 研究(70131)
- 农(65081)
- 中国(48329)
- 农业(43565)
- 融(39545)
- 金融(39545)
- 学报(37763)
- 财(36722)
- 科学(34945)
- 大学(29377)
- 学学(28207)
- 管理(26818)
- 业经(25725)
- 教育(20900)
- 业(20202)
- 技术(19245)
- 财经(18861)
- 问题(17577)
- 经济研究(17164)
- 经(16144)
- 农村(15540)
- 村(15540)
- 农业经济(14972)
- 版(14433)
- 世界(13405)
- 经济问题(12598)
- 技术经济(12538)
- 理论(12276)
共检索到367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阮华 翁贞林 曹志文
"三农"问题长期困绕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当今我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农村资金供求失衡,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综述农村金融理论发展基础上,分析了农村金融失衡现状,即总量失衡、结构失衡、区域性失衡和制度失衡,挖掘了农村金融失衡的内在机理,即产权制度不健全、金融主体激励不足、制度安排不合理、政策性误区仍然较为明显等。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失衡 理论分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德旭 饶明
本文从金融资源尤其是信贷资源配置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状况,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求失衡。本文运用金融排斥性理论,从我国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取向层面,对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得出了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需求具有较强的金融排斥性,从而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平衡实现的结论。
关键词:
金融排斥性 农村金融市场 供求失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卢亚娟 蔡则祥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主要表现为金融供给小于金融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与农村金融供给的单一性的矛盾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滞后性。调节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主要措施是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求失衡 调节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锋
供给和需求作为市场交易产生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本文分析认为,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双方在受市场发育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制约的同时,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均衡的实现还受诸多非市场因素制约。
关键词:
均衡 农村金融 供给 需求 约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利文
文章探讨了农村合作金融有效供给的不足,以及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断裂。并在此基础上检视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供求失衡的原因,即外生合作金融的异化与内生合作金融的发展滞后、先天不足。最后,尝试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即重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供求失衡 重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延涛 郭泓黎
"十二五规划"、"十三五"的重要问题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如何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便是关键所在。本文就我国农村的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业 农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改清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主要表现为金融供给难以满足金融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与农村金融供给的单一性的矛盾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滞后性,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是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金融供给与需求 均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清娥
由于受体制和宏观政策的影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供给不足,造成农村养老供求失衡。解决此问题的思路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其承保能力;改善外部环境,提高农村养老保障的有效需求;积极调整养老保障的产业政策;廓清农民与政府的责任,保费合理分担;完善监管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培育农村保险市场,为农村养老保障基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
农村养老 供给 需求 失衡 均衡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立
对广东省东莞、惠州、梅州三地的农村金融供求状况的调查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三农”问题的表现形式就不同,金融需求也不同。针对日益增长的三类不同的金融需求,两类金融供给的缺口明显加大:正式的金融安排越来越难以满足金融需求,非正式金融安排的发展又受到遏制,由此产生了金融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错位。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安排农村金融供给,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村信用社的地位,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将更切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需求 金融供给 金融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金龙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农村的资金供给不能满足农村的资金需求。究其原因,既有经济性的,又有体制性的。对于经济性的原因,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所以解决问题的对策应重点放在体制和机制上。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不应求 体制和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鞠荣华 宗成峰 韩青
为深入了解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现状,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通过抽样法对农户、农村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和供给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资金通过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流出农村,农户和农村企业存在着规模巨大的资金需求,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只能满足这些资金需求的一小部分,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民间资金供给满足。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应该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管制,培育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效率,以弥补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供给的缺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广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文卫 袁英
文章分析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中信贷资金供需失衡的表现,然后进一步找出这种供需失衡的原因,以扭转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能力的弱化趋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琳 廖东声
对广东241户农户借贷调查发现,多数农户从无借贷经历、贷款金额较小且多用于生活用途、借贷对象以农信社为主、信贷信息不对称影响农户申请贷款、申贷环节影响农户贷款决策,表现出农村金融供求不均衡特征。运用风险报酬模型,模拟农村金属市场供求发展路径,发现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金融创新是农村金融供求均衡的必然逻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江 张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