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20)
2023(16760)
2022(14374)
2021(13353)
2020(11088)
2019(25671)
2018(25350)
2017(48755)
2016(26726)
2015(30231)
2014(30111)
2013(29399)
2012(26901)
2011(24093)
2010(23843)
2009(21352)
2008(20389)
2007(17864)
2006(15638)
2005(13090)
作者
(75236)
(62878)
(62217)
(59437)
(39595)
(30328)
(28181)
(24845)
(24075)
(22133)
(21642)
(21124)
(19624)
(19430)
(19320)
(19010)
(18996)
(18497)
(18095)
(18024)
(15573)
(15456)
(15157)
(14621)
(14183)
(13982)
(13971)
(13695)
(12651)
(12520)
学科
(106742)
经济(106632)
(75349)
管理(69044)
(53061)
企业(53061)
(51944)
方法(48207)
数学(42703)
数学方法(42137)
农业(34515)
中国(29584)
业经(27547)
地方(24677)
(24140)
(21693)
(18349)
(17753)
贸易(17747)
技术(17408)
(17230)
理论(16919)
环境(16350)
(15485)
(14887)
(14429)
财务(14358)
财务管理(14327)
(14054)
教育(13814)
机构
学院(369582)
大学(364130)
管理(147509)
(144210)
经济(141065)
理学(129419)
理学院(127995)
管理学(125596)
管理学院(124936)
研究(120302)
中国(87760)
(76989)
科学(76979)
(75846)
业大(62661)
(61085)
(59661)
农业(59183)
(57073)
中心(57058)
研究所(54935)
(50719)
师范(50254)
财经(50007)
北京(46045)
(45847)
(43586)
(43308)
经济学(42235)
技术(41571)
基金
项目(264671)
科学(208989)
研究(194923)
基金(190918)
(166029)
国家(164560)
科学基金(142086)
社会(122076)
社会科(115307)
社会科学(115275)
(106669)
基金项目(102398)
自然(92674)
教育(90905)
自然科(90488)
自然科学(90464)
自然科学基金(88786)
(88138)
编号(81564)
资助(77253)
成果(63673)
重点(59234)
(58356)
(57444)
课题(55840)
(54691)
创新(51008)
科研(50583)
教育部(49735)
国家社会(49542)
期刊
(155866)
经济(155866)
研究(99391)
(77073)
中国(72074)
学报(60479)
科学(55401)
农业(52861)
管理(48746)
大学(46814)
教育(45096)
学学(44399)
(43930)
技术(36584)
业经(32123)
(29355)
金融(29355)
(24480)
财经(22790)
经济研究(21975)
问题(21624)
(19604)
(19398)
资源(18732)
图书(18361)
科技(18259)
业大(17388)
技术经济(17284)
理论(16600)
现代(16174)
共检索到525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爱翔  
在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进程中,职业黏着有助于劳动力获得职业成长,是市民化成长的重要保障。基于江苏省的1014份有效问卷,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当前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进程中职业黏着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个体特征影响驱动因素中,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黏着受到劳动力的性别、学历、家庭随迁情况和是否承担管理岗因素影响;在劳动力主体内在驱动因素中,职业黏着受到劳动力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和岗位满意影响;在劳动力市民化环境外在驱动因素中,职业黏着受到劳动力企业内社团参与、工友关系、城市宽容以及城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爱翔  
在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进程中,职业黏着有助于劳动力获得职业成长,是市民化成长的重要保障。基于江苏省的1014份有效问卷,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当前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进程中职业黏着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个体特征影响驱动因素中,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黏着受到劳动力的性别、学历、家庭随迁情况和是否承担管理岗因素影响;在劳动力主体内在驱动因素中,职业黏着受到劳动力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和岗位满意影响;在劳动力市民化环境外在驱动因素中,职业黏着受到劳动力企业内社团参与、工友关系、城市宽容以及城市生活压力感受等因素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爱翔  
在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进程中,职业黏着有助于劳动力获得职业成长,是市民化成长的重要保障。基于江苏省的1014份有效问卷,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当前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进程中职业黏着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个体特征影响驱动因素中,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黏着受到劳动力的性别、学历、家庭随迁情况和是否承担管理岗因素影响;在劳动力主体内在驱动因素中,职业黏着受到劳动力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和岗位满意影响;在劳动力市民化环境外在驱动因素中,职业黏着受到劳动力企业内社团参与、工友关系、城市宽容以及城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爱翔  
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攻坚阶段,如何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策略,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就业能力是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调查和分析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培训资源、培训针对性、培训积极性和培训实施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对策是:构建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进行培训前瞻性、实用性和专业性设计,加强对学员的引导,提高培训者素质,构建科学评估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季璐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选择购买服务的工具是地方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凭单制是一种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政策工具,根据竞争性和支付方式两个分类维度,可分为四种次级工具,即单竞争性公平凭单、单竞争性效率凭单、双竞争性公平凭单和双竞争性效率凭单。不同种类的次级凭单工具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江苏省购买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服务使用的是凭单制的购买工具,并发生了从单竞争性公平凭单向单竞争性效率凭单的转换。应增强消费者选择的意愿和能力,增强凭单制设计的科学性与开放性,政府要加强监管,让社会服务组织成为独立法人和市场主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葛轶凡  
本文利用江苏、四川、陕西、吉林及河北五省随机抽样的农户调查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个维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越深,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率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度越大,则农户收入越高。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优化当地发展环境和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要推动进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率;要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爱翔  
本文基于来自江苏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976份有效问卷,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价值感知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个体与家庭特征驱动因素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价值感知受到劳动力婚姻状况、学历因素的影响;在动机驱动因素中,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市民化动机对培训价值感知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功效驱动因素中,培训过程感知维度中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培训师资因素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价值感知,培训效果感知维度中的能力提升、收入增长、成功就业因素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价值感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琛  周振  孔祥智  
本文基于1998—2013年江苏省县级面板数据,利用撤县(市)设区政策这一外生政策在江苏省县级层面逐步推进的准自然实验特征,构建了撤县(市)设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撤县(市)设区政策实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效果,并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降低样本选择偏误问题,证实了研究假说。研究结果表明:撤县(市)设区政策实施阻碍了被撤并县(市)劳动力转移,进而实现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倾向值匹配后的估计结果表明,撤县(市)设区政策实施对被撤并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碍作用效果约为10.7%。撤县(市)设区政策阻碍被撤并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是政策实施提高了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与外地就业的相对工资比率。实证估计结果表明,实施撤县(市)设区政策能够显著提升被撤并县(市)工资相对水平,促进作用效果约为8.7%。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琛  周振  孔祥智  
本文基于1998—2013年江苏省县级面板数据,利用撤县(市)设区政策这一外生政策在江苏省县级层面逐步推进的准自然实验特征,构建了撤县(市)设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撤县(市)设区政策实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效果,并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降低样本选择偏误问题,证实了研究假说。研究结果表明:撤县(市)设区政策实施阻碍了被撤并县(市)劳动力转移,进而实现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倾向值匹配后的估计结果表明,撤县(市)设区政策实施对被撤并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碍作用效果约为10.7%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永作  
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的比较王永作农村劳动力持续性转移,是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键,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规模农业的关键。为了探讨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问题,笔者于1987年,在江苏的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选择了10个村,100个农户,在中国社科院“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建新  马成荣  顾柳贞  
本文在分析研究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关系的基础上,针对农村所存在的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匮乏的 矛盾,从农村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注重农村的教育投入和区域间政策的协调以及实现由农民 向市民的转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亚  
随着劳动力供求市场的深刻变化,劳动者根据内外因素调整就业流向的动力将持续增大,这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深层影响。本文以江苏省城市务工农村劳动力为例,从城市务工农村劳动力区域分布特征、就业调整动因及演变趋势等角度展开分析,对城市外来劳动力就业行为变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间的互动机制展开研究,从中寻求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调整与劳动力间有机匹配的可能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妍  脱继强  
文章基于对江苏省农村的问卷调查,建立Probit模型来研究影响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的增长降低了女性从事非农就业尤其是外出就业的可能性;文化程度越高的女性非农就业的可能性越大,且文化程度越高者更倾向于留在本地就业;拥有技能的女性通常选择外出就业;配偶从事非农就业的女性比配偶纯粹务农的女性更有可能从事非农就业;另外,相比较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农村,苏中与苏北农村非农产业部门的吸纳能力相对不足,当地女性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外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新生  
本文对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市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及发展规模与三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支柱产业发展及生产经营岗位需求的相匹配情况作了考察,结果发现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品质整体向好,但发展规模仍显不够,不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有待改善。对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监测,优化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加强校企合作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忠好  张骏  
本文在对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的数据、运用Granger模型检验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运用Logi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农村教育投资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但是,农村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导致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没有随着农村教育投资的增加而增长。江苏省的经验带来的政策启示:要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而且要调整和优化农村教育投资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