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1)
2023(11573)
2022(9480)
2021(8685)
2020(7217)
2019(16243)
2018(15650)
2017(30775)
2016(16315)
2015(18245)
2014(17851)
2013(17888)
2012(16448)
2011(14936)
2010(15361)
2009(14944)
2008(13910)
2007(12744)
2006(11379)
2005(10315)
作者
(44137)
(37559)
(37021)
(35252)
(23527)
(17945)
(16715)
(14272)
(14191)
(13240)
(12887)
(12601)
(11801)
(11679)
(11652)
(11440)
(10850)
(10731)
(10730)
(10700)
(9373)
(9084)
(9069)
(8669)
(8605)
(8397)
(8200)
(8177)
(7586)
(7347)
学科
(74825)
经济(74711)
(61067)
(49787)
管理(49258)
(39309)
企业(39309)
农业(33305)
方法(30684)
数学(28193)
数学方法(28031)
(27557)
金融(27555)
(25432)
银行(25424)
(24558)
中国(24546)
(23694)
业经(22701)
(22501)
地方(16582)
(15525)
(14732)
财务(14703)
财务管理(14663)
企业财务(14117)
(13005)
贸易(12994)
(12729)
农业经济(12547)
机构
学院(233551)
大学(228898)
(106800)
经济(104814)
管理(91760)
理学(79254)
理学院(78571)
管理学(77625)
管理学院(77203)
研究(74349)
中国(66788)
(53033)
(52717)
(45120)
财经(40893)
农业(39898)
科学(39286)
中心(38161)
(37258)
业大(36474)
(35637)
(35397)
经济学(33924)
研究所(31242)
经济学院(30854)
财经大学(30189)
(28361)
经济管理(27634)
北京(27619)
(26501)
基金
项目(152509)
科学(122285)
研究(117142)
基金(113680)
(96323)
国家(95417)
科学基金(83585)
社会(79330)
社会科(75161)
社会科学(75147)
基金项目(60237)
(59971)
教育(52042)
自然(49854)
自然科(48694)
自然科学(48687)
(48242)
自然科学基金(47874)
编号(47414)
资助(45426)
成果(38408)
(36077)
(35561)
国家社会(33839)
(33721)
重点(33631)
(32530)
课题(32031)
人文(31221)
教育部(31204)
期刊
(121642)
经济(121642)
研究(70420)
(58755)
中国(49322)
(43142)
金融(43142)
(41283)
农业(38944)
学报(31908)
科学(30922)
管理(30144)
大学(27008)
学学(26106)
业经(25450)
财经(21355)
(18115)
技术(17990)
教育(17456)
问题(17325)
(17253)
经济研究(17186)
农村(15865)
(15865)
农业经济(14940)
世界(13236)
(12885)
经济问题(12167)
理论(11423)
技术经济(11344)
共检索到360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邬平川  王杨  
金融许可证的本质是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准入的程序控制。对于农村资金互助社金融许可证存在的必要性,学界主要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实践中,金融许可证或成为农村资金互助社合法化的"绊脚石",或使得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市场准入"变质为"计划准入"。因此,应当正确处理农村资金互助社和政府的关系,废除金融许可证制度,改"审批制"为"注册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勇模  
对于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否该申请金融许可证,目前在理论界和一些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实践者之间都有争议。如有专家认为,农村资金互助社不要急于"转正",并举全国首家资金互助社"百信资金互助社"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振  陈东平  田妍  
本文以制度变迁为理论框架,讨论了作为农村金融诱致性变迁载体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文章使用D ID模型对苏北L村79户农民在样本互助社建立前后的信贷可获性与收入进行比较,发现互助社对农民的福利水平提高有显著的正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助社这一制度创新对提升农户的福利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春平  刘艳青  
本文通过剖析山东省第一家拥有"金融牌照"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沂水县姚店子镇聚福源农村资金互助社个案,显示其由"隐性存在"到"显性化经营"后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立辉  刘西川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中国合作金融探索的新阶段。本文在论述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及制度优势的基础上,揭示农村资金互助社异化的具体形式、后果及原因,进而探讨重构其治理制度的原则与路径。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资金来源、组织结构、管理、贷款产品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均体现了合作金融自愿、互助、民主以及非营利等特征,具有较小存贷利差、股权激励以及微型金融贷款办法等制度优势。农村资金互助社异化在目标、产权、管理以及贷款四个方面均有体现,结果是互助合作属性丧失、风险增大以及资金动员困难。农村资金互助社发生异化的主要根源是净储蓄者—净借款者、小户—大户以及管理者—借款者之间未能实现激励相容。重构农村资金互助社治理制度,应遵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婷  安德宁  颜华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与农民资金需求的增长形成矛盾,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弥补了农村金融制度的不足,通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演进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不同于以往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解决道德风险问题,同时会提高社员福利,但是在演进过程中运作不规范,发展缓慢。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文莉  郑少锋  
我国农村资本市场容量巨大,激活农村"沉睡资本",增强农村经济活动是农业结构调整和转换方式的必经之路。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农村合作金融的创新探索与实践,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激活农村地区被长期压抑的资金要素,其效率如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使用DEA方法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进行效率评估和实证分析,探求基于金融许可和依托组织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样本的整体运行效率随资金规模的增加而增加,金融许可证对互助组织的运行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而无依托组织背景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行效率更高。据此,针对不同模式下提出提高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商文莉  郑少锋  
社会资本是以信任、互惠和社会规范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及关系网络,封闭性的社会结构是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条件,也是社会资本产生消极功能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在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生发基础研究中引入农村社会资本,对组织所处的农村社会网络、规范和信任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社会结构的相对封闭性在组织设立初期起到积极作用,但它制约组织的长远发展和成员的创新活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晓光  罗俊成  姜丽丽  
面对分散的农村信贷市场,农村资金互助社拥有信息透明、定位明确和交易成本低廉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农村资金互助社普遍面临运营成本偏高、内部管理混乱、后续资金乏力等制约因素。为构建金融包容的社会,实现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优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外部制度环境及内部治理机制,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规范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机制,积极探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的道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荣华  
资金互助社对于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我国资金互助社的治理机制存在严重的缺陷,资金互助社的发展逐渐被边缘化了。西方国家的储蓄银行和我国的资金互助社有很多相似之处,西方储蓄银行的发展历史可以为我国的资金互助社的治理机制改善提供很好的启示。我国的资金互助社只有来自由社员组成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的内部治理机制,缺少来自组织使命、行业协会和市场竞争的外部治理机制,来自诸如地方社区、储户和捐助者之类的社员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机制也很薄弱,来自政府的监管治理又过于苛刻。这些治理机制缺陷不利于我国资金互助社的健康成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澎  张龙耀  
农村新型资金互助合作社监管制度的供给不足使得新型资金互助合作社监管体制建设出现非均衡状态。一方面,银监会体制下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权的制度设计,导致"监管过度",影响新型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体制下,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监管者非专业性等缺陷,导致"监管缺失",使得新型资金互助合作社"风险事件"频发。其结果造成农村新型资金互助合作社的"监管失灵"。解决"监管失灵",应打破金融监管"路径依赖",实现监管权的重构:第一,中央层面统一制定农村新型资金互助合作社管理办法,并将其监管权安排下移至省级人民政府;第二,资金监管委托第三方实施;第三,规范运行由农村合作经济管理部门负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奇明  陈立辉  刘西川  
梳理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对现实中农村资金互助社产生背景、发展历程与运行绩效的考察,从规模与活动边界、治理问题、外部监管等方面探讨发挥此类组织内在优势的条件,并据此提出今后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的方向,以及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外部监管政策的相关原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艾永梅  
目前我国合作金融组织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经银监会批准、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互助社,其运作相对比较规范,2011年以后银监会没有再审批设立此类资金互助社,截至目前全国仍为49家;第二类是社区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包括各类农村社区合作基金和社区发展基金,主要指一些政府扶贫资金项目;第三类是民间自发组织,其中有一部分是在民政、工商部门登记,但未经银监会审批的;还有大部分是在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业务,没有在工商部门单独注册登记;另一部分就是供销社发起设立的资金互助。笔者通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一鸣  
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已基本建立起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政策金融并存的格局,在县域经济中并不缺乏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但是缺乏真正为一般农户和农业生产服务的金融机构。在现阶段,大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可能是解决一般农户资金需求的有效途径,符合以农户、中小企业为中心,结合农村组织化、产业化、城镇化所产生的金融需求,创造性地设计金融供给制度。我们应着力营造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空间,提升其在农村金融中的地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瓯  
通过对马屿镇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调研,发现政府管制直接或间接增加了互助社的成本;互助社缺乏来自财税部门的支持而无法享受足够的财税优惠政策;互助社缺乏中国人民银行的支持而无法开展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联系。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虽是个案,其意义却未必只是个案,本该被"鼓励"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受到了不小的"抑制"。政府适当放宽监管、加大扶持,才能使农村资金互助社更好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