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0)
- 2023(16161)
- 2022(13914)
- 2021(13080)
- 2020(10823)
- 2019(24615)
- 2018(24360)
- 2017(46784)
- 2016(25496)
- 2015(28612)
- 2014(28367)
- 2013(28089)
- 2012(25597)
- 2011(23286)
- 2010(23329)
- 2009(21687)
- 2008(21378)
- 2007(19108)
- 2006(17170)
- 2005(15290)
- 学科
- 济(102329)
- 经济(102183)
- 业(81049)
- 管理(75935)
- 企(59442)
- 企业(59442)
- 农(51941)
- 方法(41544)
- 数学(35348)
- 数学方法(34939)
- 农业(34583)
- 业经(28940)
- 财(28201)
- 中国(26648)
- 制(25099)
- 学(20687)
- 地方(20634)
- 体(18205)
- 贸(18064)
- 贸易(18055)
- 易(17586)
- 务(16970)
- 财务(16895)
- 财务管理(16855)
- 银(16469)
- 银行(16429)
- 技术(16242)
- 企业财务(16009)
- 理论(16001)
- 行(15645)
- 机构
- 学院(360662)
- 大学(360104)
- 济(146022)
- 管理(144705)
- 经济(142858)
- 理学(125399)
- 理学院(124073)
- 管理学(122164)
- 研究(121863)
- 管理学院(121510)
- 中国(92983)
- 京(76495)
- 科学(73027)
- 农(72321)
- 财(68049)
- 所(60667)
- 业大(57529)
- 中心(56158)
- 农业(55190)
- 研究所(54708)
- 江(53523)
- 财经(53184)
- 经(48355)
- 北京(47952)
- 范(47464)
- 师范(47098)
- 院(43654)
- 州(43035)
- 经济学(41990)
- 财经大学(39147)
- 基金
- 项目(243678)
- 科学(192083)
- 研究(182884)
- 基金(176885)
- 家(152989)
- 国家(151620)
- 科学基金(130571)
- 社会(115829)
- 社会科(109353)
- 社会科学(109326)
- 省(95250)
- 基金项目(94409)
- 自然(82997)
- 教育(82394)
- 自然科(80978)
- 自然科学(80965)
- 自然科学基金(79533)
- 划(78973)
- 编号(76188)
- 资助(71062)
- 成果(62339)
- 部(54403)
- 重点(53989)
- 发(52079)
- 课题(51413)
- 创(50845)
- 制(48837)
- 创新(47377)
- 国家社会(47343)
- 教育部(46629)
- 期刊
- 济(169098)
- 经济(169098)
- 研究(108937)
- 农(73893)
- 中国(73623)
- 学报(56167)
- 科学(52542)
- 财(51886)
- 管理(51320)
- 农业(49958)
- 大学(44050)
- 学学(41495)
- 教育(39775)
- 融(35472)
- 金融(35472)
- 业经(32002)
- 技术(29752)
- 财经(25539)
- 经济研究(24226)
- 业(23545)
- 问题(22550)
- 经(21737)
- 版(19187)
- 科技(17886)
- 图书(17758)
- 理论(17643)
- 技术经济(17079)
- 世界(16927)
- 现代(16818)
- 农村(16043)
共检索到540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奇明 陈立辉 刘西川
梳理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对现实中农村资金互助社产生背景、发展历程与运行绩效的考察,从规模与活动边界、治理问题、外部监管等方面探讨发挥此类组织内在优势的条件,并据此提出今后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的方向,以及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外部监管政策的相关原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煜宇 张霞
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农村内生金融需求催生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其与农业生产内嵌从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农村社会关系网络的信用约束下降低交易成本、以灵活便捷的贷款方式为社员提供普惠金融支持,但法律保障缺失、发展资金匮乏、风险防控薄弱等缺陷制约着其健康发展。通过现代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分析其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从制度构建角度提出明确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地位、加强惠农政策扶持、完善全面监管机制等法律保障;以联合外部企业合作、外部金融资本转贷、构建多层次资金互助体系解决资金制约问题;通过健全内部风险监督制度、扩展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创新农村贷款抵押担保制度进行风险防控。在外部金融环境的支持及制度激励下促进农民资金互助社高效、有序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荣华
资金互助社对于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我国资金互助社的治理机制存在严重的缺陷,资金互助社的发展逐渐被边缘化了。西方国家的储蓄银行和我国的资金互助社有很多相似之处,西方储蓄银行的发展历史可以为我国的资金互助社的治理机制改善提供很好的启示。我国的资金互助社只有来自由社员组成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的内部治理机制,缺少来自组织使命、行业协会和市场竞争的外部治理机制,来自诸如地方社区、储户和捐助者之类的社员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机制也很薄弱,来自政府的监管治理又过于苛刻。这些治理机制缺陷不利于我国资金互助社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资金互助社 储蓄银行 治理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立辉 刘西川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中国合作金融探索的新阶段。本文在论述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及制度优势的基础上,揭示农村资金互助社异化的具体形式、后果及原因,进而探讨重构其治理制度的原则与路径。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资金来源、组织结构、管理、贷款产品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均体现了合作金融自愿、互助、民主以及非营利等特征,具有较小存贷利差、股权激励以及微型金融贷款办法等制度优势。农村资金互助社异化在目标、产权、管理以及贷款四个方面均有体现,结果是互助合作属性丧失、风险增大以及资金动员困难。农村资金互助社发生异化的主要根源是净储蓄者—净借款者、小户—大户以及管理者—借款者之间未能实现激励相容。重构农村资金互助社治理制度,应遵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创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形式。从本质上说,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一种弱势群体"抱团取暖"的组织形式,能够通过内源融资缓解成员面临的资金短缺矛盾,尤其适应类似我国这样以小规模生产为主体、外源融资不足的自然经济形态。但随后的6年时间里,村镇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成长显著,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却比较缓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玉凯
近年来,在外部政策和市场内生需求的双重促动下,农村微小金融组织呈现多渠道发展态势。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农村微小金融的一种形式发展较快,对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缓解农民融资难题、发展现代农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受制于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这种草根金融还存在一些问题。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不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婷 安德宁 颜华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与农民资金需求的增长形成矛盾,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弥补了农村金融制度的不足,通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演进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不同于以往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解决道德风险问题,同时会提高社员福利,但是在演进过程中运作不规范,发展缓慢。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制度变迁 制度绩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邵传林
在中国金融"新政"实施之后,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微观行为主体对国家政策变更做出了合理反应。本文通过对一正一反两个方面的案例进行研究发现:当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地下"非法经营时,它具有较高的制度效率;在农村资金互助社获得合法地位后,其制度效率反而下降了。通过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对此做出了解释,即政府的过度监管增加了互助社的运营成本,并造成社会福利损失。最后,还提出了优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外部制度环境及其内部治理机制的战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邬平川 王杨
金融许可证的本质是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准入的程序控制。对于农村资金互助社金融许可证存在的必要性,学界主要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实践中,金融许可证或成为农村资金互助社合法化的"绊脚石",或使得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市场准入"变质为"计划准入"。因此,应当正确处理农村资金互助社和政府的关系,废除金融许可证制度,改"审批制"为"注册制"。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金融许可证 市场准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广文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在对农村信用社与农户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同时,对农村信用社控制权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一个逐渐多元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缺乏战略导向和目标模式的设定,更多地拘泥于形式和数量上的调整、管理权利的重新分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并且以市场为基础的外部治理机制发育不全。应确立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按照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的观点创新农村信用社机构体系,整合农村信用社金融资源,建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约束机制,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逐渐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制度创新 改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刚贞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解决三农融资难的重要载体,但不同类型的资金互助社发展状况各异。为引导农村资金互助社健康发展,根据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制度特征,从经营绩效、社会绩效两个方面构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选择安徽太湖的两类资金互助社进行案例研究,结果发现银监会批准的资金互助社和专业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社都取得了较好的经营绩效和社会绩效,但后者的社会绩效要优于前者,而前者的经营绩效要优于后者。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经营绩效 社会绩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黎明 王利君
现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存在诸多的缺陷,有必要在理念上突破、制度上规范和管理上优化,从而实现农村反贫困、反疾病的终极目标。本文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发展路径入手,剖析了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从制度自身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与新农合制度无缝衔接等宏观视角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小晶 杨海芬 王建中
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内生于农村经济的小型合作组织,其生存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进度。本文从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历程入手,深入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归纳和剖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长期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阳
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成员主导型合作金融的代表,既有农村内生优势,又有外在多重政策支持,但目前却发展困扰重重,表现为束缚太紧、发展缓慢、呈被"挤出"之势,资金来源受限、资金供需矛盾凸显,治理结构僵化、"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这种困扰的直接诱因是《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失当,根源却在于规制背后隐含的法律父爱主义——强管控的不当干预。要破除现有困局,应重塑理念,由"父爱主义监管"走向"包容性监管";明晰资金互助社特性,尊重其独立自主性;重构制度,为资金互助社发展提供直接的依据和准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邱伟
近年来,信用制度建设问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作者通过文献回顾,试图对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勾画出信用制度研究的内在脉络,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
信用制度 研究述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