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0)
2023(16354)
2022(13999)
2021(13232)
2020(10741)
2019(24657)
2018(24576)
2017(47289)
2016(25715)
2015(29035)
2014(29091)
2013(28906)
2012(26906)
2011(24621)
2010(25089)
2009(23056)
2008(22541)
2007(20290)
2006(18448)
2005(16495)
作者
(75266)
(62711)
(61912)
(58916)
(39810)
(29954)
(28042)
(24542)
(23740)
(22539)
(21186)
(21127)
(20010)
(19888)
(19351)
(18992)
(18451)
(18432)
(17908)
(17778)
(15803)
(15621)
(15175)
(14497)
(14110)
(14052)
(13980)
(13891)
(12695)
(12504)
学科
(109937)
经济(109826)
(78801)
管理(70595)
(55481)
企业(55481)
(52215)
方法(40848)
数学(34806)
农业(34742)
数学方法(34385)
中国(32616)
业经(28535)
地方(28414)
(24930)
(21807)
(21489)
(19546)
贸易(19531)
(18929)
(18750)
(18222)
银行(18182)
(17922)
(17530)
技术(17419)
(16985)
金融(16984)
环境(16725)
理论(16450)
机构
学院(369078)
大学(366292)
(151143)
经济(147712)
管理(146932)
研究(129765)
理学(125972)
理学院(124574)
管理学(122680)
管理学院(121980)
中国(99777)
(79191)
科学(78371)
(74201)
(68133)
(65434)
中心(59569)
研究所(59042)
业大(58326)
(56973)
农业(56530)
财经(52849)
(50865)
师范(50469)
北京(50393)
(48044)
(46332)
(45950)
经济学(42652)
(40502)
基金
项目(244143)
科学(192041)
研究(184169)
基金(174983)
(151248)
国家(149841)
科学基金(128381)
社会(115215)
社会科(108780)
社会科学(108751)
(96302)
基金项目(92714)
教育(83014)
自然(81373)
(80139)
自然科(79394)
自然科学(79379)
自然科学基金(77949)
编号(77784)
资助(71188)
成果(64091)
(56230)
重点(54194)
(53908)
课题(53312)
(50340)
创新(46801)
国家社会(46482)
教育部(45854)
发展(45557)
期刊
(179743)
经济(179743)
研究(113490)
中国(79145)
(75346)
学报(55983)
科学(53881)
管理(52960)
农业(50937)
(48863)
教育(44652)
大学(43437)
学学(40818)
(40104)
金融(40104)
业经(34119)
技术(32217)
经济研究(25844)
财经(24785)
(24271)
问题(24137)
(21090)
图书(19735)
(18607)
技术经济(18332)
科技(18117)
理论(17897)
世界(17800)
现代(17739)
资源(16789)
共检索到569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浙诚  
面对分散的小额贷款市场,农村资金互助社拥有内在的组织和制度上的优势。但在现实中,其生存发展尚面临资金来源缺乏、信贷风险转移机制缺失、外部政策环境待完善等因素制约。为增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建立其与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联结机制,深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健全自身的管理,并优化政府的监管安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建民  
本文从农业产业化战略需要完善与发展的角度,在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中持续发展战略的取向是“三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齐动,并且阐述了实现“三化”齐动的联系机理与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劲屹  张全红  
农村金融存在风险大、规模小、周期长等固有弱点,一般金融机构不愿涉足。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农村微型金融机构,是服务乡里的非盈利性组织,可以利用乡土人情网络化解信息不对称风险,为农户融资提供支持。本文从交易费用角度解释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生存之道,为了让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需要金融主管机关采用非审慎监管,在存款利率上给以弹性,并让金融体系在融资方面给予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平  
人口的变化、资源的消耗、环境的健康发展,三者之间是存在紧密关联的。21世纪,我国的人口保持增长之势,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破坏等问题依旧存在,且日渐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未来发展应该如何高效地展开与推进也成为难题。尽管我国已经深刻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也在新的历史时期尝试协调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但长久以来积累的矛盾与问题却非一朝一夕可以妥善应对与解决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娟  李明贤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社员互助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而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实现农村资金互助社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强调投资者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投资者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投资者保护,促进互助社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晓光  罗俊成  姜丽丽  
面对分散的农村信贷市场,农村资金互助社拥有信息透明、定位明确和交易成本低廉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农村资金互助社普遍面临运营成本偏高、内部管理混乱、后续资金乏力等制约因素。为构建金融包容的社会,实现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优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外部制度环境及内部治理机制,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规范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机制,积极探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的道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宗凌  王清  
本研究以安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为例,在对部分管理员、校长访谈的基础上,结合芜湖县部分调研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从生态学的视角指出了实施过程中的若干失衡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旨在激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促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仙桃市支行课题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显岳  
浙江省龙泉市2007年开始进行农村互助基金合作社的试点工作,在运行的两年多时间里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资金额度少、风险高、专业人员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等问题,应该与农村信用社等国有银行合作放大授信力度、拓宽资金使用方向降低互助基金风险、加大内培外引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扩大资金来源以促进农村互助基金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晓玲  李灯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晓玲  李灯强  
随着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 ,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已迫在眉睫 ,严重威胁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而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 ,实现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明确经营性质 ;改革内部运行机制 ;减少政府干预 ,加大政策支持 ;提高员工素质 ;完善信贷管理 ,优化信贷资产质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洁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我国经济转型困难以及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及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新乡市城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初步构建了城郊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影响河南省城郊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环境可持续发展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并针对指标评价结果从加强政府引导,强化政府监管;改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培训力度,注重人才引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环保意识,注重生态效益等方面提出促进城郊农村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静怡  
新时期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注入强动力,而农村经济为乡村旅游提供向心力。在这一互动机制下,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本体冲突演化,地域牢笼限制和参与主体单一等问题,致使二者的融合性、协调性和持续性发展受到严峻考验,因此需要不断优化内部机制,顺应融合发展规律,同时在突破地域牢笼,发展特色旅游经济之余,不断搭建互动体系,强化多元参与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红  
农村内生式互助养老模式是推动互助养老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有效实践。基于实践经验,结合内生发展理论,对恩施X乡“内生式互助养老”模式进行解构,识别内生式互助养老的实践路径,明确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追求“老有所为”的老年精英具有触发互助养老行为的原始动力。“内生式互助养老”模式以内生老年精英为关键组织主体,以能体现老龄群体集体意志的组织架构为实践载体,以扎根于熟人社会的邻里道义为伦理保障,促使留守老龄群体达成自组织互助养老的集体行动。内生式互助养老能够在老龄群体内部形成可持续运行的实践机制,以差序化的分类动员机制激活内生主体源动力,以组织化的圈层互助机制培育稳定的互助能力,以公共规范的长期驱动机制建设支持性的社会环境,使养老从家庭私人领域转移到公共视野,获得村庄公共道德的监督和保障。农村内生式互助养老模式的长效实践,为低成本、高福利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可行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玎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点之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则是农村金融投资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国有商业银行大幅撤并农村营业网点和和农信社转战城市市场的条件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问题凸显出来。本文阐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问题、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问题、市场支撑体系建设问题等方面揭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给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运行机制创新路径、产品与服务创新路径及相关支撑体系创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