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6)
2023(15298)
2022(13204)
2021(12633)
2020(10379)
2019(23943)
2018(23955)
2017(45934)
2016(25258)
2015(28370)
2014(28617)
2013(28084)
2012(25979)
2011(23476)
2010(23859)
2009(22011)
2008(21354)
2007(19227)
2006(17396)
2005(15353)
作者
(73115)
(60997)
(59988)
(57654)
(38603)
(29107)
(27278)
(23759)
(23088)
(21863)
(20652)
(20434)
(19335)
(19264)
(18906)
(18523)
(18152)
(17927)
(17343)
(17239)
(15258)
(15253)
(14734)
(14141)
(13691)
(13684)
(13483)
(13471)
(12328)
(12283)
学科
(98300)
经济(98165)
(75061)
管理(68839)
(52982)
(51879)
企业(51879)
方法(38617)
农业(35529)
数学(33178)
数学方法(32676)
中国(27577)
业经(26503)
(25407)
地方(22081)
(21809)
(21723)
(17524)
贸易(17518)
(17385)
(17038)
(16491)
银行(16440)
理论(16421)
(15717)
(15610)
(14923)
金融(14915)
技术(14905)
(14898)
机构
学院(355464)
大学(352343)
管理(140199)
(140187)
经济(136833)
研究(122668)
理学(120313)
理学院(118972)
管理学(116922)
管理学院(116279)
中国(94216)
科学(75785)
(75698)
(74976)
(65219)
(62401)
业大(58276)
农业(57390)
中心(56878)
研究所(56291)
(55053)
财经(50379)
(48751)
师范(48334)
北京(47944)
(45706)
(44086)
(43874)
(39345)
经济学(39151)
基金
项目(237466)
科学(185721)
研究(178834)
基金(169429)
(146872)
国家(145495)
科学基金(124061)
社会(110063)
社会科(103688)
社会科学(103661)
(94191)
基金项目(89564)
教育(81311)
自然(79445)
(78367)
自然科(77513)
自然科学(77495)
编号(76286)
自然科学基金(76081)
资助(69238)
成果(63382)
重点(52694)
课题(52243)
(52191)
(51548)
(48686)
创新(45275)
项目编号(44643)
科研(44470)
(44312)
期刊
(165117)
经济(165117)
研究(107446)
(76196)
中国(74792)
学报(57092)
科学(52613)
农业(51450)
管理(48909)
(48055)
教育(44510)
大学(43835)
学学(41231)
(36821)
金融(36821)
业经(31707)
技术(30768)
(24200)
财经(23472)
经济研究(23163)
问题(22471)
(19934)
(19179)
图书(18970)
理论(17475)
科技(17218)
技术经济(16739)
现代(16332)
世界(16207)
农村(16198)
共检索到541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献中  刘月霞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拉大的趋势,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不和谐因素。本文将导致农村贫困的原因归结为政策瓶颈、基础设施瓶颈、文化技能瓶颈、启动资金瓶颈、社保瓶颈和组织化瓶颈“六大瓶颈”,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道友  
建设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激活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拉动农村消费,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突破各种瓶颈的制约,加快推进农村流通改革和创新,构建高效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必需要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加大扶持力度;科学开展流通规划,优化市场布局;大力改善基础条件,提升流通效率;重点培育市场主体,提高组织程度;积极提升流通业态,创新交易形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超  刘红光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约束瓶颈,从新兴经济学理论的视角进行剖析,认为我国农村地区正处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关键时期,加快农村制度创新与发展农村教育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首先应该解决好的问题。通过制度改革、素质教育及技术推广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生产分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公共支出能力。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磊  杨宜勇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成本、合规、创新、治理、国际化等方面存在的瓶颈,制约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应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统筹发展和安全,因症施策,切实降低数字化发展成本,提升企业合规管理水平,推动数字科技创新重大突破,全面增强数字监管治理效能,培育更具活力、更高质量、更加安全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生态,助推数字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盛朝迅  
当前,存在五大瓶颈制约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一是实体经济动力弱化,主体地位不稳;二是关键要素短板突出,支撑能力不强;三是结构错配矛盾凸显,配置效率不高;四是产业开放层次偏低,内外协同不畅;五是协同发展机制僵化,内生活力不足。对此,应加快高端要素培育,破解制度性障碍,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构建有利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任海龙  
建立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受二元经济结构下非均衡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影响,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主体长期缺位,农村税费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基层政府公共产品的投入能力;现行财政支农制度存在着严重的设计缺欠,严重影响了资金的投入效果,制约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要通过深化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作为公共产品供给投入主体的作用,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构建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资金投入的新模式,切实提高支农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在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也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休闲时间,使农民有时间进行体育健身运动,同时城镇化也带动了地方经济,使乡镇政府有能力增加对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投入,促进了农村体育的发展。本文在城镇化背景下,积极探析适合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方式方法,并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扩大农村体育的经济来源和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等的投入,进而促进农村体育的良好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碧玉  
根据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现实条件,我国应实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实施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反贫困措施,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发展政府组织的农村反贫困事业,从而使广大的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道平  
新时期的贫困,不仅体现在贫困群体经济方面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增收困难、物质生活不宽裕,也反映在其精神生活不丰富、幸福感和获得感不足。新一轮扶贫攻坚的目标设计是要努力实现贫困群体与其他群体一道迈进全面小康。要按照"精准扶贫"战略要求,准确识别扶贫对象、科学规划扶贫任务、增强扶贫开发实效、突出扶贫开发重点、提高扶贫工作法治水平,加快贫困群体脱贫致富步伐,力争不让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在措施上,必须将"精准扶贫"更加细化和具体化。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必须更加注重细节、讲求实效,决不能实行过去那种"广撒胡椒面"的普惠政策,决不能再走过去那种粗放式简单化的扶贫路子,决不能使扶贫成为"养懒汉"的行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亚飞  
本文在对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新时期贫困的具体情况,不仅要从经济层面,更要从文化层面来认识中国农村的文化贫困问题,并指出文化贫困是当前我国农村贫困的主要根源,在对文化贫困内涵和表现形式的分析中,提出我国当前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文化素质,逐步解决我国农村文化贫困问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闫慧  刘济群  
本文将技术接受行为和持续使用行为理论引入数字化贫困研究,以我国六个省市十二个村庄的田野调查数据为依据,发现农村数字化贫困群体的ICT接受行为分为三个阶段:ICT的接入、ICT的使用和ICT期望。在此基础上,阐述ICT接受行为形成过程的三层传导模型,即由客观特征与情境指向主观感知,并最终传导至ICT接受行为。客观特征与情境包含主体自身的固有特征和外部社会环境;主观感知包含主体对ICT的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自我效能、负面性感知、信息需求感知和使用感知等一系列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娜娜   陈友华  
在人口老龄化与数字化交汇发展的新时代,农村老年群体所面临的数字贫困问题逐渐凸显,消减数字贫困刻不容缓。文章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出发,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D村的107位老人进行访谈,并对原始资料逐级编码,考察与分析了农村老年群体数字贫困的类型特征、生成逻辑与消减路径。研究发现,农村老年群体的数字贫困主要分为能力缺失型、制度制约型、资源匮乏型三种类型。在数字社会的行动者网络中,存在农村老年群体、政府、信息技术企业和社会四个关联结点,利益驱离与转译偏差使得四方无法形成行动的合力。针对上述问题,从扩大网络、信息对称、利益共享三个层面尝试提出了数字贫困的消减路径,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老年群体与数字社会的良性互动,并以此消除数字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维平  杨智  
推进我国西部农民组织化发展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思路之一,理论上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和新中国农业集体化实践的经验教训为基础,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民组织化理论体系,实践上需要弥补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农民组织化发展滞后的短板。目前西部农村农民组织化发展滞后,主要存在内生动力、人力资源、发展资金、治理环境、文化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瓶颈。推进西部农村农民组织化发展需要从增强发展动力、充实发展依靠、优化发展环境、改进发展措施等方面付诸长期努力。与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正在进行的扶贫开发事业相结合,农民组织化对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振文  
龙山县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是进入大西南的重要门户。全县山地占土地面积80%,耕地面积仅占8.5%,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5%,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县。因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公路交通仍十分落后,严重制约了该县经济的发展。因此,重点搞好高等级公路建设,努力解决民族贫困地区交通瓶颈制约,已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公路改造的实践中,龙山县政府总结出3点经验:1.抓住机遇,理清思路,是加快民族贫困地区交通道路建设步伐的前提。该县县委、县政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达吾提·沙吾提  
消费不畅阻滞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启动消费的政策效果不明显,问题的关键在于四大“瓶颈”的制约。因此,扩大消费需求,必须消除四大“瓶颈”。 1.收入瓶颈。现实货币收入的心理“不满足”,预期收入的不乐观,以及未来预期刚性支出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