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1)
- 2023(10897)
- 2022(8388)
- 2021(7995)
- 2020(6074)
- 2019(13795)
- 2018(13363)
- 2017(25415)
- 2016(13644)
- 2015(15106)
- 2014(14791)
- 2013(14589)
- 2012(13330)
- 2011(11964)
- 2010(12269)
- 2009(11123)
- 2008(11077)
- 2007(10293)
- 2006(9321)
- 2005(8109)
- 学科
- 济(57822)
- 经济(57757)
- 农(51020)
- 业(47603)
- 农业(34689)
- 管理(32000)
- 企(24935)
- 企业(24935)
- 业经(22681)
- 中国(17202)
- 地方(15660)
- 方法(14620)
- 制(14154)
- 农业经济(12539)
- 财(12163)
- 产业(11973)
- 数学(11924)
- 发(11891)
- 数学方法(11789)
- 体(10599)
- 技术(10274)
- 发展(9932)
- 展(9909)
- 村(9710)
- 农村(9692)
- 收入(9614)
- 贸(9332)
- 贸易(9325)
- 银(9211)
- 银行(9209)
- 机构
- 学院(190372)
- 大学(179568)
- 济(79980)
- 经济(78327)
- 管理(72387)
- 研究(63454)
- 理学(61986)
- 理学院(61440)
- 管理学(60614)
- 管理学院(60294)
- 中国(50605)
- 农(48804)
- 京(36652)
- 农业(36421)
- 财(35505)
- 科学(35490)
- 业大(31961)
- 中心(31110)
- 江(30855)
- 所(30297)
- 研究所(26899)
- 财经(26719)
- 范(26481)
- 师范(26301)
- 州(24274)
- 经(24142)
- 经济学(22946)
- 经济管理(22685)
- 北京(22651)
- 院(22360)
- 基金
- 项目(123948)
- 研究(101372)
- 科学(98097)
- 基金(86113)
- 家(73376)
- 国家(72545)
- 社会(65264)
- 科学基金(62139)
- 社会科(61337)
- 社会科学(61319)
- 省(52044)
- 基金项目(45589)
- 教育(44897)
- 编号(44844)
- 划(41297)
- 成果(36010)
- 自然(34425)
- 自然科(33526)
- 自然科学(33524)
- 自然科学基金(32915)
- 资助(31825)
- 发(30985)
- 课题(30801)
- 农(29589)
- 重点(27866)
- 创(27278)
- 部(27252)
- 制(27029)
- 国家社会(26803)
- 性(26650)
- 期刊
- 济(102065)
- 经济(102065)
- 农(56357)
- 研究(55523)
- 中国(46832)
- 农业(38261)
- 财(26431)
- 教育(25821)
- 科学(25334)
- 业经(25265)
- 学报(25081)
- 管理(23194)
- 融(21882)
- 金融(21882)
- 大学(21206)
- 学学(20083)
- 业(17556)
- 技术(17533)
- 农业经济(15156)
- 农村(14829)
- 村(14829)
- 问题(14564)
- 经济研究(13450)
- 财经(12543)
- 版(11980)
- 世界(11063)
- 经济问题(10999)
- 经(10952)
- 社会(10404)
- 农村经济(9690)
共检索到294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军亮 吴春梅
农村贫困治理内嵌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国家治理范式的演进,农村贫困治理将实现政府主导范式经由市场主导范式向公共治理范式转型。当前,主流的政府主导范式和市场主导范式在理论上遭遇到解释力不足问题,在实践中产生了精准扶贫不精准、久扶不脱贫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形式上表现为过度依赖市场主导范式所产生的"开发"与"扶贫"之间的张力,在实质上表现为贫困治理过程中基于市场逻辑的效率、基于扶贫逻辑的公平、基于公共治理的参与等多元价值冲突。因此,推动农村贫困治理范式转型和产业精准扶贫目标实现,有效整合多元逻辑和多元价值是关键。具体路径应以公共价值为目标,实现对多元价值的整合;以平台构建为支持,促进多元主体协同;以公共能力建设为条件,支撑多元行为逻辑整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建
通过对L乡农村精准扶贫实践的案例分析发现,贫困治理场域的国家自主性呈现一种嵌入式自主的形态。在农村精准扶贫政策实践过程中,通过贫困治理目标、贫困治理动员机制以及扶贫项目的分类嵌入,国家在贫困治理中体现出明显的自主性,提升了农村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由于国家自上而下嵌入的刚性的贫困治理体系无法有效适应多元化的乡村社会,其认证能力、动员能力及扶贫资源分配能力存在有限性,国家自主性的嵌入遇到一定程度的障碍。应从国家在乡村社会的认证能力、在贫困治理场域中的动员能力及扶贫资源分配的公共性等方面着手,提升国家在贫困治理中的权威及政策执行能力。
关键词:
嵌入式自主 农村精准扶贫 国家自主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颜强 王国丽 陈加友
贫困农村在生态特色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资源禀赋条件,但如何切实帮扶贫困群众借助农产品电商渠道精准、长效脱贫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文章首先系统地阐述了电商精准扶贫的定义、内涵、特征及作用范围;其次,结合贵州地方实践,分析了电商精准扶贫的主要路径即增收扶贫、节支扶贫、提能扶贫,并构建了政府主导型、第三方组织参与型、贫困户主动参与型的电商精准扶贫模式;最后,围绕扶贫工作机制、电商人才、基础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等方面,深入剖析了贵州省农产品电商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电商精准扶贫 路径 对策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任伍 肖彦博 唐常
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进入以相对贫困、精神贫困为特征的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韧性和迁移性导致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发生转型,出现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一维贫困向多维贫困、生存性贫困向发展性贫困、收入型贫困向消费型贫困、原发性贫困向次生性贫困、农村贫困向城市贫困转移等六大特征。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发展的动态性和贫困成因的多源性,决定了贫困治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加大了贫困治理难度,产生了新的贫困治理诉求。贫困治理需要围绕"相对贫困""精神贫困"的治理重心,以"攻心"为上,克服贫困治理碎片化、重塑整体性治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治理,摒弃运动式治理、建立制度性治理体系,实施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双轮驱动,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多维动态识别标准,出台"贫困治理法",加强"贫困耻感文化"建设,发挥社会企业在贫困治理中的潜力,发掘贫困者内在的正能量,克服"穷人心态",扩展相对贫困者"带宽",矫正个体失灵,消除代际贫困,实现贫困的最优化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季轩民 温焜
我国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进行农村精准扶贫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村精准扶贫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扶贫目标的精确性、扶贫措施的科学性以及扶贫管理的严格性。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村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农村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长期的粗放式扶贫。文章通过分析原因提出解决路径: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扶贫投入力度;二是统筹城乡发展,科学设计扶贫模式;三是打破固有模式,寻求最佳扶贫途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精准扶贫 粗放式扶贫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彬 张军
高效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不仅关系着3000多万贫困农民的切身福祉,而且也直接影响全面小康是否能如期建成。当前,农村空心化已经成为部分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困境。大量青壮年农民的持续外流,农村发展资源的依附性流失,以及由此引发的发展主体缺失和产业弱化,正是导致精准扶贫工作受阻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培育精准扶贫领军人才,引导扶贫工作开展,同时加速培育新型农民,并吸引这一群体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更加注重扶贫资源的精准配置,同时结合农村优势资源积极扶持发展特色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明星
1.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既要从发展全局出发,加强总体谋划,在战略和规划层面对区域扶贫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政策进行系统设计和部署,明确区域脱贫攻坚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总体方案;又要结合实际,充分尊重发挥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赋予地方和基层的试验空间,允许微观层面的政策创新,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领域和关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相结合 适度竞争 内源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洋 张超
旅游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是促进贫困地区人口实现脱贫的一种造血式、内生性扶贫方式。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发展农村旅游,可以激活农村特色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及经济结构优化;引导更多消费和社会资源流向农村,促进农民增收。本文针对旅游扶贫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发展路径。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村旅游 扶贫优势 困境 路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彬
加速推进农村精准扶贫,事关国家"四个全面"战略落实和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但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却面临着农民缺位、政府越位和社会组织参与不足的问题,难以有效整合多方力量协同推进精准扶贫。究其根源,在于农村扶贫中没有树立协同治理理念。一方面,农村人才过度外流,脱贫主体不足;另一方面,在扶贫中,政府、农民和社会组织缺乏协商合作,导致现行脱贫机制难以满足农村精准扶贫要求。因此,应该通过培育农村脱贫主体,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吸引社会组织参与扶贫,重塑农村脱贫治理机制,来优化农村精准扶贫工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春凝
本文从当前我国农村贫困的相关状况及困境来进行详细分析,面临"十三五"的挑战:一是传统要素优势削减,综合优势尚未构建;二是治污缓堵责任重大,扶贫减贫压力突增;三是增长模式遭遇瓶颈,发展路径变化太大;四是社会投资风险激增,多元投资吸引力小。实施精准扶贫必须把握好总体思路,其路径选择应为: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式多样。第二,整合社会资源,效益最大化。第三,发挥保障性救助制度的效用。第四,创造贫困农户就地劳务的条件。
关键词:
农村 精准扶贫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志建 潘红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扶贫工作就要坚持精准扶贫战略布局。落实精准扶贫政策,需要从精准识别出发,切实做到精准扶贫;从精准帮扶出发,切实强化社会合力;从精准管理出发,切实加强基层组织;从精准考核出发,切实落实领导责任。
关键词:
农村 精准扶贫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光裕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关键环节,在精准扶贫开发过程中政府处于强势地位情况没有改变,扶贫群众主体地位缺失问题解决效果并不明显,社会力量对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支持力度不够,这些不仅是精准扶贫中面临的难题,也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为此,应重塑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转变基层政府的角色,赋予贫困群众主体地位,融入社会力量以加速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村基层 社会治理 创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秋娟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既面临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从精准扶贫背景入手,梳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瓶颈问题,提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合力最大化,效率最高化,真正地实现"精准扶贫"。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基层社会治理 困境 路径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丰安
新时代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路径。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主要表现在精准识别偏离、精准帮扶错位、精准管理缺位和与之相关的精准考核不完善等4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和文化深度性贫困以及政策执行主体面临双重压力、公共品供给错位、市场失灵的政府缺位等国家治理不足等。为此,在脱贫攻坚的最关键阶段,需要重点聚焦深度性贫困问题,从完善精准管理机制,提升帮扶政策精准度;强化力量集成,提升基层扶贫治理能力和水平;激发扶贫对象内生动力,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和积极性等方面增强精准扶贫力度,有效实现精准扶贫的常态化,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新时代 精准扶贫 实践困境 反贫困治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代蕊华 于璇
教育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而目前教育精准扶贫在思维理念、制度建设、扶贫方式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为此,亟需转变教育扶贫思维,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精准扶贫实践;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和完善教育精准扶贫法律制度体系;提升关键环节成效,建构精准化的教育精准扶贫治理机制;发挥政府"元治理"的核心主体作用,构筑多元协同参与的教育精准扶贫格局,从而突破教育精准扶贫中的困境,从根本上保障教育精准扶贫战略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 治理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