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0)
- 2023(11277)
- 2022(9591)
- 2021(9322)
- 2020(7624)
- 2019(18019)
- 2018(17783)
- 2017(32128)
- 2016(18820)
- 2015(21494)
- 2014(22109)
- 2013(20893)
- 2012(19687)
- 2011(17949)
- 2010(18663)
- 2009(17002)
- 2008(17175)
- 2007(16272)
- 2006(14417)
- 2005(13016)
- 学科
- 济(70740)
- 经济(70652)
- 农(51873)
- 业(51330)
- 管理(39028)
- 农业(34934)
- 企(28222)
- 企业(28222)
- 方法(27320)
- 中国(24271)
- 数学(24153)
- 数学方法(23839)
- 教育(22673)
- 业经(20328)
- 财(16811)
- 学(15876)
- 地方(15695)
- 制(14680)
- 发(14410)
- 理论(14005)
- 贸(12961)
- 贸易(12956)
- 易(12627)
- 农业经济(12471)
- 发展(12201)
- 展(12073)
- 收入(11078)
- 教学(10771)
- 银(10680)
- 银行(10654)
- 机构
- 学院(262586)
- 大学(260482)
- 济(99277)
- 经济(96750)
- 研究(91857)
- 管理(90502)
- 理学(77323)
- 理学院(76291)
- 管理学(74613)
- 管理学院(74107)
- 中国(65800)
- 农(62743)
- 京(56694)
- 科学(56209)
- 农业(47961)
- 所(47419)
- 范(45870)
- 师范(45556)
- 财(45054)
- 江(43927)
- 业大(43577)
- 中心(43496)
- 研究所(42705)
- 教育(37484)
- 北京(36449)
- 师范大学(36289)
- 财经(34902)
- 州(34553)
- 技术(32163)
- 经(31542)
- 基金
- 项目(163888)
- 研究(130969)
- 科学(127691)
- 基金(111596)
- 家(96140)
- 国家(94722)
- 科学基金(78712)
- 社会(78385)
- 社会科(73263)
- 社会科学(73239)
- 省(68381)
- 教育(66883)
- 编号(59627)
- 基金项目(58718)
- 划(57236)
- 成果(51404)
- 自然(46836)
- 自然科(45585)
- 自然科学(45570)
- 自然科学基金(44740)
- 资助(44485)
- 课题(43462)
- 发(38025)
- 重点(37970)
- 部(37549)
- 年(36388)
- 农(35309)
- 性(35013)
- 创(34036)
- 规划(32641)
- 期刊
- 济(120900)
- 经济(120900)
- 研究(85288)
- 农(67074)
- 中国(67028)
- 教育(64019)
- 农业(45511)
- 学报(41213)
- 科学(36876)
- 财(35160)
- 大学(32873)
- 学学(29395)
- 管理(26664)
- 技术(26527)
- 业经(26511)
- 融(24481)
- 金融(24481)
- 业(21822)
- 问题(17224)
- 职业(16829)
- 财经(16715)
- 版(16051)
- 经济研究(15978)
- 农村(15256)
- 村(15256)
- 农业经济(15245)
- 经(14430)
- 世界(13505)
- 图书(13024)
- 经济问题(12599)
共检索到411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文圣 刘晓静
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救助明显存在着救助主体职责不明、救助资金难以落实、救助范围过于狭小、心理救助严重缺位等问题,这不仅侵犯了贫困家庭学生的受教育权,也制约了贫困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还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应建立政府救助为主、社会助学为辅的教育救助体系,并应高度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灵救助。
关键词:
农村贫困家庭 教育救助 对策研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玉凤 黄如兰 赵本纲
本文认为农村贫困生的教育问题是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贫困家庭的贫穷落后状况,加速“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贫困农民的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基础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不断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传统习俗,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增强他们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农村贫困子女 教育问题 基本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三贵 王姮 王萍萍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农村贫困监测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OLS和Logistic模型)来识别与农户贫困和家庭福利状况高度相关的预测指标。我们发现,无论是OLS模型还是Logistic模型,都可以准确预测50%以上的贫困家庭。Logistic模型在准确预测贫困家庭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在选择合适的概率切割点后,预测的准确率可以达到70%以上。我们还发现,要准确预测极端贫困人口是十分困难的。在实践中,较高的贫困线有利于提高预测和瞄准的准确性。
关键词:
农村贫困 贫困瞄准 贫困识别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王春蕊
本文利用2007年河北省7县717个计生贫困家庭NGO(非盈利组织)小额信贷情况的调查数据,从微观角度分析了NGO小额信贷对农村计生贫困家庭的经济救助效果。研究发现,NGO小额信贷各项指标对农村计生贫困妇女个人、家庭收入水平以及家庭达到小康水平的概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项目是否盈利对其家庭达到小康水平概率的边际影响为26.88%。NGO小额信贷对农村计生贫困家庭的经济救助效果显著,作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重要内容,其推广对解决我国农村人口问题和贫困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闽钢 张瑞利
贫困代际传递是长期贫困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CHNS数据,围绕农村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问题进行测算和分析表明,与农村非贫困家庭比较,贫困家庭的代际收入弹性大,收入流动性较差;贫困家庭的子女收入对父母收入的依赖性更强;贫困家庭父辈和子辈在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和医疗保险情况等重要社会因素方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贫困家庭子女容易受到上一代经济和社会劣势的影响;贫困家庭父辈和子辈在受教育水平、上学机会、就业状况以及医疗保险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这表明农村贫困家庭贫困代际传递明显。
关键词:
农村贫困家庭 贫困代际传递 CHNS数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林昕 刘穷志 李宇 温逸露
本文研究的是政府援助农村贫困家庭的民生效果。通过构建二重差分法,并运用家庭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短期的收入增长大部分被储蓄起来,长期只有适度的消费增长;教育程度较高的贫困人口受政府援助的负面影响较小而正面影响大,民生状态较好;贫困人口的产业援助效果参差不齐。纠正选择偏差后,主要结论是稳健的。文章的政策建议是,纠正扶贫过程中加大援助力度就能改善民生的幼稚想法,确定援助的最优规模;改善援助结构,加大教育投入,重点援助家庭饲养业,提高援助的长远与当前效果。
关键词:
贫困 政府援助 民生 效应评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查海波
2005年10月上旬,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安徽省教育厅向合肥、阜阳、巢湖、黄山四市教育部门发出《关于开展贫困学生有关情况调研工作的通知》,各选1-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深入研究“高中致贫”问题。调研组下基层,到学校,采取听取汇报、查阅相关数据资料、走访贫困学生家庭等方式,掌握了大量资料,分析了贫困生类型、致贫原因,并提出了帮扶救助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敬东 张亮 张翔 胡洋
目的:了解农村贫困家庭户主对健康风险的认知及其行为模式,并讨论其背后的政策含义。方法:选取重庆市黔江区9个乡的431户贫困户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计算率比。结果:农村贫困家庭户主对健康风险产生的原因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其应对行为包含了变卖、借债、借贷和寻求救济等。在其风险分担机制方面同时存在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和正式的风险分担机制。前者以族人、邻居和亲戚为核心;后者包括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特困医疗救助。结论:农村贫困家庭户主对健康风险的认识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足,其风险应对行为模式中的非正式机制与正式机制并存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农村贫困家庭的健康风险管理需要一个综合性的制度框架。
关键词:
认知与行为 健康风险 贫困家庭 农村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磊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构建农村相对贫困家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相对贫困家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测度与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相对贫困家庭的综合发展能力远低于非贫困家庭,就业稳定性差、养老保险参保率低、社会支持不足等是造成农村相对贫困家庭发展能力低的主要原因。家庭发展能力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赡养型相对贫困家庭的综合发展能力最弱,生产型相对贫困家庭的凝聚能力最弱;东中西部农村相对贫困家庭发展能力与三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中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最弱,东部地区农村相对贫困家庭虽然在人力资本、社会保险参与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其家庭凝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有待提升。基于此,建议拓宽农村相对贫困家庭就业渠道,增强就业稳定性,以赡养型家庭为着力点加大对农村老年相对贫困群体的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构建文明和谐的家庭关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永丽 李青原
根据甘肃省14个贫困村的入户调查数据,本文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收入结构、健康状况和家庭资源禀赋等方面对贫困与非贫困家庭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在考虑内生性的基础上,运用工具变量法测算了贫困与非贫困家庭的教育收益率。估计结果显示:在纠正了内生性偏差后,贫困与非贫困家庭教育收益率均有所提高,贫困家庭教育收益率显著低于非贫困家庭。进一步分析认为,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和家庭负担、家庭资本有关。
关键词:
贫困家庭 非贫困家庭 教育收益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欢
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2013年的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QR)模型,研究贫困与非贫困对比条件下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决定模型。结果显示:健康、教育、社会保险、非农就业特征与家庭贫困呈显著相关性;对差距缩小的系数差检验结果显示,养老与其他医疗保险、本地和异地外出务工时间比变量的系数差呈显著负向。在稳健性回归检验中,引入低收入与非低收入分位数的回归结果与贫困、非贫困家庭各变量的显著性结果无差异,但各变量的系数差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差异有较大变化,本地非农就业时间比对低收入家庭收入变化的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农村贫困 人力资本 社会保险 外出务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欢
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2013年的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QR)模型,研究贫困与非贫困对比条件下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决定模型。结果显示:健康、教育、社会保险、非农就业特征与家庭贫困呈显著相关性;对差距缩小的系数差检验结果显示,养老与其他医疗保险、本地和异地外出务工时间比变量的系数差呈显著负向。在稳健性回归检验中,引入低收入与非低收入分位数的回归结果与贫困、非贫困家庭各变量的显著性结果无差异,但各变量的系数差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差异有较大变化,本地非农就业时间比对低收入家庭收入变化的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农村贫困 人力资本 社会保险 外出务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初升 罗连发
根据社会资本分层、数据嵌套的特征,采用分层线性模型,利用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家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层级的社会资本影响包括扶贫政策在内的中间变量、进而对家庭福利产生的不同效应及其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比较贫瘠的农村贫困地区,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穷人资本"的功能,其减轻贫困、改善家庭福利的作用不仅显著,而且还存在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贫困 扶贫政策 家庭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