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93)
2023(17043)
2022(14577)
2021(13806)
2020(11417)
2019(26341)
2018(25971)
2017(50138)
2016(27100)
2015(30266)
2014(30213)
2013(29981)
2012(27562)
2011(24494)
2010(24965)
2009(23363)
2008(22253)
2007(19742)
2006(17568)
2005(15608)
作者
(74936)
(62736)
(61900)
(59212)
(39637)
(30111)
(28187)
(24285)
(23861)
(22354)
(21358)
(21020)
(19768)
(19639)
(19346)
(19077)
(18557)
(18146)
(17995)
(17626)
(15445)
(15376)
(15048)
(14412)
(14142)
(13971)
(13947)
(13833)
(12666)
(12380)
学科
(105506)
经济(105364)
(84607)
管理(80282)
(62421)
企业(62421)
(52027)
方法(42235)
(39403)
数学(36649)
数学方法(36277)
农业(34594)
中国(34052)
业经(29003)
(28861)
(28544)
金融(28539)
(27904)
银行(27866)
(26741)
地方(26204)
(22286)
财务(22215)
财务管理(22159)
企业财务(21074)
(20271)
(19816)
(17474)
贸易(17459)
理论(17158)
机构
学院(372242)
大学(370159)
(150165)
管理(147058)
经济(146763)
理学(126843)
理学院(125499)
管理学(123523)
研究(123208)
管理学院(122860)
中国(100385)
(78685)
(77511)
科学(74027)
(72260)
(60918)
中心(58975)
业大(58042)
财经(57927)
(56305)
农业(55047)
研究所(54586)
(52587)
北京(49459)
(48069)
师范(47707)
(45597)
经济学(44525)
(43989)
财经大学(42653)
基金
项目(250337)
科学(196697)
研究(188606)
基金(180803)
(155277)
国家(153859)
科学基金(133009)
社会(119072)
社会科(112525)
社会科学(112495)
(98357)
基金项目(96875)
教育(84826)
自然(84105)
自然科(82056)
自然科学(82038)
(81150)
自然科学基金(80537)
编号(79145)
资助(72930)
成果(64407)
(55457)
重点(55215)
(53707)
课题(53322)
(52078)
(50053)
国家社会(48686)
创新(48560)
教育部(47660)
期刊
(172484)
经济(172484)
研究(113746)
中国(79669)
(73162)
(63448)
学报(56550)
科学(52314)
管理(50264)
农业(49211)
(48097)
金融(48097)
大学(44521)
学学(42088)
教育(39282)
业经(31785)
技术(30792)
财经(28402)
经济研究(24727)
(24074)
问题(23487)
(22902)
(19694)
理论(18905)
图书(17574)
现代(17398)
实践(17284)
(17284)
科技(17274)
技术经济(17035)
共检索到567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海荣  张国强  谭园  田甜  
重庆市农村财政与金融供给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从较长时期看存在较强的正向均衡关系。农村财政与金融供给对服务"三农"发展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农村财政与金融供给存在体系错位和功能异化、金融机构"啄序选择"和"逆向配置"、治理制度缺失等问题。应深化农村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金融供给机制;引入市场机制,构建多元化综合型的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建立健全风险分散、补偿和转移机制,实现农村金融生态的良性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科  王钊  
以重庆市为例,对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现象进行了考察,构建了一个信贷交易合约模型来分析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生成机理,发现模型中贷款利率管制、农村项目成功概率低、担保抵押难、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低效利用等因素导致信贷交易合约无法完成,从而出现农村金融服务缺失。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变信贷合约中贷款利率、农村项目成功概率、担保抵押、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等变量来强化农村金融服务的对策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崇碧  
近年来,我国城乡社会救助覆盖面及保障标准有较大提升,但在财政预算机制、财政分担机制、财政转移支付机制、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需要调整和解决的问题,各级政府宜从多方面积极努力,具体对策包括:健全社会救助资金预算管理;建立合理的社会救助财政责任分担机制;规范社会救助资金的转移支付办法;建立社会救助财政投入稳定的增长机制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冉光和  张金鑫  李敬  
从农村经济自身发展层面出发,在分析重庆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运用1997年-2006年的相关数据,对重庆直辖以来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农村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资金的不断外流和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低下,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清华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阻碍着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以重庆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为例,从区域视角分析科技金融服务发展现状、科技金融服务联动机制探索及其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角度,提出市区联动、部门联动、金融主体联动、企业主体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联动机制构建框架;从科技金融联动综合服务平台搭建、企业信用库建设、风险资金池组建、基金规模扩大、模式创新与监管及科技金融人才培育等方面,有针对性提出进一步完善机制框架构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道持  钱昱如  王玲燕  
耕地流转将会引起耕地的用途发生变化。本文在对研究区的实际调研基础上,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流转耕地用途变化的数量特点、空间差异,从理论上阐述了耕地流转中用途发生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表明:耕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耕地用途的变化,流转耕地用途变化趋势主要是耕地变为建设用地、耕地变为园地等其他农地、种粮田变为非种粮田,土地利用比较效益是推动流转耕地用途变化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小昭  张敏  刘灿  
指出留守儿童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阅读状况极大地影响着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平和国民素养。以重庆市为例,运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观察等方法,调查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了解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环境的现状;提出改善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环境的建议,以期能为推进全国城乡公共信息资源服务公平化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忠民  
本文从村镇银行内涵和功能定位出发,以当前重庆市农村金融需求特征和现实融资困境为背景,分析重庆市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就有效发挥重庆村镇银行作用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珂凡   王志章   龚钰涵  
文章基于重庆市18个区县的一手调研数据,延续“两不愁三保障”框架,建立农户收入保障指数指标体系,测度重庆市各地区微观农户的收入保障水平;通过建立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模型,讨论政府实施的三大补助对农户收入保障指数产生的效应。研究发现,重庆市的农户收入保障指数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三大补助均产生了正向效应,但教育补助和医疗补助的正向效应对高保障农户更显著,表现出逆向补助特征,住房补助的作用最大且呈现“倒U”型状态。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曾崇碧  
近年来,重庆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规范化的财政投入机制却未相应健全。一方面,城乡低保财政投入增长迅速,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城乡低保均等化,并实现了中央、市、区县三级财政分担城乡低保资金;但另一方面,低保覆盖面与保障水平仍有待提升,转移支付机制有待完善,分担结构有待改善。应建立低保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基于因素法的城乡低保转移支付制度,并建立合理的城乡低保财政责任分担机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晓庆  王成  王利平  蒋伟  熊川铭  
农村居民点整合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时间上,既要与农村居民点建设相联系,又要真实反映未农户的居住意愿、需求与偏好;在空间上,既要满足不同农户的生产、生活需求,还要考虑农户所在村落的空间层次;尊重农户的整合意愿与发挥农村居民点整合效应间的耦合,已成为农村居民点整合和解决民生的重心。研究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白林村为样点,采取"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3S(GIS+RS+GPS)"的方法建立"农户—土地"空间特征与属性特征一体化数据库,按农户生计资产配置结构和未来生计发展趋势,剖析不同类型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合的意愿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农村居民点整合意愿各异,非农专业化发展型(72.82%)>非农多样化发展型(49.66%)>兼业发展型(44.44%)>农业专业化发展型(36.84%)>农业多样化发展型(37.33%)。农户农村居民点整合意愿受家庭经济、居住环境、社会交往及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农户后顾生计来源及其收入变化、居住条件、邻里关系、社会地位感知是农户农村居民点整合意愿形成的重要驱动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建  彭珏  
本文基于PSR模型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反映结果和行为的、相对系统的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重庆市1997—2006年为样本数据,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AHP法、熵值法计算重庆直辖十年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最终加权计算出综合绩效。计算结果表明,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综合绩效较差,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建强  李超  刘莎  刘瑜珮  
土地流转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改革的一大难题。通过对重庆市合川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问卷调查,从中发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主要以出租为主,其中大部分农民都会选择中短期转让,并且土地转让后土地出现多元化使用,也适当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研究探讨出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正规化程度不高,规模化转让偏低,相关的服务与福利也不够完善等问题,并在已有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强调了政府在这一转让过程中所要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对相应政策的改进与大力宣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建强  李超  刘莎  刘瑜珮  
土地流转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改革的一大难题。通过对重庆市合川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问卷调查,从中发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主要以出租为主,其中大部分农民都会选择中短期转让,并且土地转让后土地出现多元化使用,也适当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研究探讨出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正规化程度不高,规模化转让偏低,相关的服务与福利也不够完善等问题,并在已有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强调了政府在这一转让过程中所要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对相应政策的改进与大力宣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庞新军  龚晓红  
构建更加和谐社会是"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重庆市各区县之间还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和谐。本文利用GDP极差比率和人均GDP极差比率,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背离的倾向,出现背离主要由于财政的分权和金融的集权所导致;利用财政金融协调效应是否可以调节区县经济差异主要取决于财政金融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的方向和力度;实现区县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必须加强政府、市场、财政金融的相互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