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7)
2023(7971)
2022(6406)
2021(6429)
2020(5164)
2019(11583)
2018(11706)
2017(20843)
2016(12018)
2015(13169)
2014(13406)
2013(12945)
2012(11867)
2011(10621)
2010(10903)
2009(10255)
2008(10315)
2007(9284)
2006(8469)
2005(7495)
作者
(32453)
(28100)
(27100)
(26263)
(16932)
(13284)
(12250)
(10738)
(10476)
(9826)
(9401)
(9128)
(8870)
(8864)
(8733)
(8130)
(8100)
(7826)
(7815)
(7609)
(7110)
(6972)
(6756)
(6660)
(6314)
(6285)
(6105)
(6042)
(5740)
(5659)
学科
(48776)
(45039)
经济(44969)
(38744)
农业(32495)
管理(28432)
(22848)
(18518)
企业(18518)
业经(17381)
(16276)
中国(15461)
(13590)
财政(13110)
地方(12373)
农业经济(12366)
方法(10672)
(10590)
(10552)
(9893)
(9735)
农村(9716)
及其(9486)
体制(9414)
发展(9278)
(9262)
数学(9245)
数学方法(9158)
(8941)
银行(8926)
机构
学院(159897)
大学(152998)
(64457)
经济(62966)
研究(58963)
管理(56317)
(51043)
理学(47640)
中国(47249)
理学院(47160)
管理学(46369)
管理学院(46085)
农业(38548)
(38025)
科学(35411)
(32653)
业大(30891)
(30792)
中心(27634)
研究所(27231)
(27230)
财经(24879)
农业大学(23522)
(23070)
(22421)
(22090)
师范(21855)
(20468)
北京(20256)
(20018)
基金
项目(101147)
研究(79997)
科学(78034)
基金(69875)
(60737)
国家(60010)
科学基金(49930)
社会(49375)
社会科(46082)
社会科学(46072)
(42484)
基金项目(37004)
编号(35844)
教育(35819)
(33781)
成果(30101)
(29924)
自然(29126)
自然科(28337)
自然科学(28329)
自然科学基金(27776)
资助(26737)
课题(24969)
(23585)
重点(22718)
(22449)
(22030)
(20885)
(20746)
(20403)
期刊
(86444)
经济(86444)
(58340)
研究(51823)
中国(44530)
农业(39305)
(33095)
学报(27783)
科学(24079)
教育(22386)
大学(22307)
学学(21234)
业经(20762)
(18924)
金融(18924)
(17436)
管理(16221)
农业经济(14632)
农村(14424)
(14424)
技术(13354)
财经(12466)
问题(12117)
(12097)
经济研究(10985)
(10674)
世界(9914)
社会(9660)
农村经济(9408)
经济问题(9231)
共检索到264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陶志远  周艺歌  徐若霖  金彦平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也是核心制度。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经历了数次波折之后方才建立的。本文通过梳理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解读其内在机理与深层次原因。同时,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进行评介并比较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以期为农村土地制度的下一步改革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江  李成东  张新春  
新型城镇化、内需、收入分配等诸多社会问题最终可归为一点就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当前,农民经营性收入不确定,工资性收入空间缩小,农民转移性收入不足等各种挑战使得农民持续增收进入困境。结合城镇化、内需等问题,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不但可以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增长点,而且也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激发内需潜力。本文结合30多年来农村改革的轨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当前增加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必要性。结合当前财产性收入在我国农村的表现,论述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温铁军  王平  石嫣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地区的财产制度变迁从未停止:从山东长行村、广东草场村,到山西霍家沟村,都先后自发地实行了体现社区内部"成员权"平等的社区股份合作制,实现了村庄内全体居民共享产业资本收益的、初次分配公平公正的社区内的财产制度创新。由于中国现有的土地村庄集体所有权制度,村庄集体作为经济主体进入工业化或者以土地参与工业化的资产来源,就是以小农村社制为经济基础、内部化产权制度为特征的集体产权,因此,农村改革中的财产制度变迁,应该注重的是那些创造了初次分配公平公正并能实现社区内全体成员共享产业或地租收益的经验,这样的制度创新才是值得推崇、符合国情的发展模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纯清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政治和文化为核心的社会转型推动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农民价值观变迁历经了传统价值观的动摇与主体的觉醒、不同价值取向的碰撞、农民价值观多样化、在碰撞进程中逐步走向整合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对农民价值观的变迁产生深刻影响。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会推动农民的生态观、生产观、教育观、居住观和消费观等发生新的变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洪远  高强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农村市场的交易行为,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成员身份及利益关系,也提出了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现行法律、政策等制度性约束,各地在推进改革过程中都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在成员资格认定、规范股权管理、完善治理结构、培育发展产权市场以及调整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等方面加快试点试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戴思锐  
我国农村改革是以农民为主体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一变迁遵从了市场经济的理性、借鉴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历史经验和传统、重视试验与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农村改革制度变迁在给农民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使相关主体的利益得到了显著增加,实现了帕累托最优。正是由于我国农村改革制度变迁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又得到了政府的认同和社会公众的支持,才使其减少了阻力,降低了成本,并获得了巨大的绩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德军  朱道林  
研究目的:确定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各利益主体效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函数关系。研究方法:以中国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中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基层组织和农民的效用为被解释变量(Yi),而其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Xij),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确定函数关系。研究结果:中央政府效用与中央政府收益和农民满意度显著相关,地方政府效用与地方政府收益和农民满意度显著相关,农村基层组织效用与地方政府和农民满意度显著相关,而农民效用与农民收益和农民保障程度显著相关。研究结论: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利益主体效用都与农民满意度有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该充分保障农民利益才是合乎历史...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宇环  薛澜  
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纵横交织的复杂形势下,民防部门开始由战时防空向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救灾转变。中国民防体系是现代国家安全治理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职能定位-行政体制-资源配置"的相互联动和相互契合是这一现代国家运行体制的基础。基于这一组织分析框架,以上海为例的研究发现,中国民防体系的改革在制度建设、领导体制和资源整合方面还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调节改革中的价值张力、结构张力、运行张力,推动职能-结构-运行三者间的协调联动是破除改革障碍性因素的关键。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杰  
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必须主动重构与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任务相匹配、相适宜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新型金融体系。我国金融体制还存在诸多与经济发展不兼容的问题。为此,应积极探索和发展具有直接融资功能的地方化、专业化中小银行体系,加快发展具有直接融资功能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谷成  
1978年中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财政分权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和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的演变上看,中国"自上而下"的财政分权强调中央政府对资源的掌握和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则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出现,其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分权必须首先明确中央政府的目标,然后依此建立能够取得预期结果的激励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文  许月明  刘倩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私有私营"到"公有公营"再到"公有私营"几个历史时期,每一时期的土地改革始终围绕所有权及其派生的经营权、收益权的归属问题展开;从产权角度,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轨迹可以分为"产权各项权能统一"时期、"两权分离"时期和"两权分离基础上权利进一步分解"时期。不同时期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权利重新界定和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对不同时期土地产权结构及绩效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对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新的结构演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