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75)
2023(16029)
2022(13541)
2021(12513)
2020(10810)
2019(24548)
2018(24380)
2017(46356)
2016(25454)
2015(28322)
2014(28311)
2013(28079)
2012(26194)
2011(23672)
2010(24155)
2009(22535)
2008(22564)
2007(20988)
2006(18487)
2005(16874)
作者
(74565)
(63221)
(62310)
(59627)
(39665)
(30159)
(28426)
(24388)
(23657)
(22371)
(21512)
(21092)
(20217)
(19906)
(19789)
(19305)
(19025)
(18256)
(18161)
(17866)
(15802)
(15677)
(15347)
(14451)
(14122)
(14097)
(14069)
(13970)
(12817)
(12712)
学科
(103445)
经济(103295)
(75083)
管理(69124)
(52606)
企业(52606)
(51940)
方法(40842)
数学(35548)
数学方法(35115)
农业(34403)
(28575)
中国(28495)
业经(27095)
(25741)
(22376)
地方(21530)
(18315)
(18309)
银行(18265)
(18209)
贸易(18202)
(17722)
(17473)
(17264)
金融(17256)
(16090)
财务(16040)
财务管理(15992)
理论(15361)
机构
学院(360951)
大学(359987)
(147428)
经济(144168)
管理(133237)
研究(127235)
理学(113811)
理学院(112503)
管理学(110354)
管理学院(109683)
中国(98492)
(81047)
科学(78560)
(76923)
(71231)
(66034)
农业(62724)
业大(60301)
中心(59782)
研究所(59546)
(57785)
财经(54721)
(49595)
北京(48164)
(47631)
师范(47088)
(45096)
(44853)
经济学(44751)
(43010)
基金
项目(237800)
科学(185928)
研究(173802)
基金(171559)
(151464)
国家(149858)
科学基金(126202)
社会(109879)
社会科(103663)
社会科学(103632)
(94265)
基金项目(90483)
自然(80525)
教育(79476)
自然科(78632)
(78625)
自然科学(78604)
自然科学基金(77232)
编号(71018)
资助(69473)
成果(59242)
重点(54029)
(53094)
(51651)
课题(49749)
(49018)
(46575)
创新(45882)
国家社会(45629)
(45561)
期刊
(172049)
经济(172049)
研究(107155)
(81839)
中国(81539)
学报(63556)
(57046)
科学(56165)
农业(55016)
大学(48579)
管理(46987)
学学(45934)
教育(40369)
(38415)
金融(38415)
业经(32208)
技术(30521)
(27822)
财经(27442)
经济研究(25540)
(23546)
问题(23484)
(21434)
世界(18307)
业大(17373)
技术经济(17174)
(16904)
科技(16706)
农村(16536)
(16536)
共检索到559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彦  周恒宇  
为寻求治本之策,本文提出了建立"农村计生家庭夫妇‘体面保’养老制度"的政策主张。其最大意义在于,由于与计划生育国策捆绑在一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所要负担的人口将会逐步减少,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并轨也将成为可望又可及。为考量其可行性,笔者选择江苏睢宁做了一县调研。对预期财政负担的测算表明,在我国推行和实施该制度即便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也是可行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文芳  何晖  
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制度有效性面临三大挑战:总体供给不足;家庭地位变迁;家庭观念淡化。在大力推进养老社会化、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同时,应采取规范家庭养老制度、出台家庭养老激励政策、弘扬传统孝道、树立家庭养老保障新观念及大力发展农村社区老龄服务产业等相关措施,以继续保持和发挥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使农村老年居民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陶纪坤  
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必须使家庭养老与新农保制度协调发展,不能顾此失彼。既要弘扬家庭养老的优势,又要发挥社会养老的长处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可以进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家庭养老及新农保各自的优势,使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协调发展,这有利于家庭代际关系的和谐,为农村老年居民创造可持续的、保障全面的养老环境,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军  洪秋妹  
本文以江苏农民为研究对象,从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制度因素三方面展开解析,运用Log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索。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农民个人特征是影响其外出打工的重要因素,家庭特征中的上学人数、年劳动日、经营农地的劳动日和家庭外出打工人数也对其有重要影响,但相对来说,制度因素的影响不是非常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晓玲  
近年来,我国大量非农建设用地都在自发流转,集体土地市场客观上已经形成,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没有建立起来,致使国家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受到严重影响,耕地保护受到严重威胁,国家、集体以及农民个人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因此,本文认为,构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当前土地管理理论和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源  
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不少人士认为,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这种观点尤其在新农保制度开始启动后得到了支持。文章通过从农村家庭养老的历史变迁、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基础及新农保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家庭养老仍是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主体,并提出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完善农村家庭养老法律制度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等完善家庭养老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宏伟  胡浩钰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和2013年两期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考察了"新农保"对农村家庭生存型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农保"在整体上对农村家庭生存型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主要表现在食品、日用品和水电气三类消费。进一步将样本按家庭收入水平分类研究,发现"新农保"养老金主要能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日常福利。从促进农村家庭生存型消费的角度来看,建议政府从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和加大贫困居民的补贴力度出发,持续扩大"保基本"的政策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彦斌  杨学明  
家庭子女是农村养老行为责任实际承担者的观念认知,既是村落共识也是国家规定。农村家庭养老责任制度由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个基础要素构成,其分别通过监督惩戒、价值导向、传递内化机制互为补充合力支持家庭养老责任人践行养老行为。在农村关于家庭养老责任人的制度变迁过程中,规制性要素的制度支持日趋完善,但规范性与文化—认知要素的支持功效出现衰萎。未来的农村养老,首先面临的就是责任人数量减少,养老负担加重的问题;养老的制度支持及其方式调整终将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的"公众议题",需要国家与社会未雨绸缪。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申小菊  吕学静  
本文分析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结论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通过降低生育率和增加家庭收入两个途径,能够促进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增加对提高我国劳动力整体人力资本水平,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提高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水平,增加农村养老保障财政投入,增加农村教育福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申策  John Williamson  
为了改变目前占中国人口70%的农民基本没有老年社会保障的现状,根据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本文提出了建立一个覆盖全国农村的最低社会养老金制度的构想。该构想不要求受益人付费,开始时养老金额要低,并考虑到地区之间收入水平的差别。这一构想的实施将加快农村脱贫的进程,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并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军  樊元华  
政府作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主体,理清政府执政理念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价值取向、政府责任内容影响的作用机制,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古代中国的传统家庭养老制度为例,对"忠君"的执政理念、对"尊老"传统孝道文化的制度价值取向和政府责任内容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有利于剖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运行的内在规律,并准确预测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昌平  谢婷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各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实践经验以及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制度的特点业已证明,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采取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模式作为主导模式。本文运用精算方法,构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精算模型,测算出几种不同利率和投资收益率组合下各参保年龄的趸缴和年缴纯保费;通过分析个人账户养老金收入替代率的敏感性,找出替代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个人账户待遇给付方案,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丽  刘红梅  
本文基于广东7县市728户农村居民的入户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主动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年龄和对养老金领取服务的满意度与农村居民主动参保意愿正相关,且女性较男性具有更高的主动参保意愿;受教育年限、农村家庭人口数和家庭收入水平均与农民主动参保意愿反向相关;乡村集体补贴未达到激励农村居民主动参保的预期目的。所得结论有效解释了新农保试点地区普遍出现的参保率高,但缴费标准低且缴费不连续的现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国军,庹国柱  
1 问题的提出 社会保障体系的提出与发展,受着双重矛盾的制约。政府必须在公平与效率、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权衡中作出选择。作为社会财富再分配手段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目标是社会的稳定与公平。但在社会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社会保障有时又无疑是以效率和经济增长作为代价的,然而,两者的关系并非难以兼得的“鱼”与“熊掌”。因为在有些情况下,尤其是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及农业集约经营、农村工业化的必要条件。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却又共同面临着比较紧缩的资源约束。由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再也不是只取其一的关系,而是选择一个恰当的社会保障的保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仕勇  李洋  
本文以湖北省四市760位农村老年人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家庭内部影响因素中,家庭年收入、子女婚配费用状况、与子女的居住状况、分家状况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满意度影响较大,其中,家庭年收入与子女婚配费用状况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分家状况以及与子女的居住状况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满意度有负向影响。由此,家庭内部代际合作对农村家庭养老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在家庭外部影响因素中,社会舆论以及村委会干预效果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满意度具有较大的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