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9)
2023(6412)
2022(5194)
2021(5087)
2020(4104)
2019(9210)
2018(9229)
2017(16935)
2016(9612)
2015(10783)
2014(10842)
2013(11235)
2012(10149)
2011(9488)
2010(9923)
2009(9649)
2008(10153)
2007(9832)
2006(9154)
2005(8202)
作者
(28692)
(24620)
(24079)
(22785)
(15162)
(11718)
(10857)
(9574)
(9175)
(8731)
(8409)
(8245)
(7884)
(7634)
(7464)
(7283)
(7204)
(7123)
(6829)
(6775)
(6166)
(6162)
(5923)
(5755)
(5747)
(5567)
(5453)
(5284)
(5086)
(4841)
学科
(48191)
(41552)
(40554)
经济(40510)
管理(33042)
农业(32225)
(22095)
企业(22095)
业经(17551)
农业经济(12329)
(11778)
(11452)
(10673)
方法(10673)
中国(10505)
(9969)
(9451)
农村(9433)
地方(9343)
发展(8440)
(8417)
建设(8225)
(8150)
土地(8029)
(7896)
数学(7780)
数学方法(7715)
(7581)
劳动(7577)
(7220)
机构
学院(145476)
大学(140451)
管理(58348)
(56886)
经济(55335)
理学(47335)
理学院(46881)
研究(46826)
管理学(46316)
管理学院(46021)
(45610)
中国(41437)
农业(33988)
(30384)
科学(28887)
(27706)
业大(27378)
(25994)
(24584)
中心(23888)
研究所(21714)
(20772)
(20642)
师范(20542)
(20391)
农业大学(20342)
财经(20016)
北京(18876)
经济管理(18301)
(17941)
基金
项目(85617)
研究(67959)
科学(66443)
基金(59798)
(51224)
国家(50569)
科学基金(42955)
社会(42546)
社会科(39617)
社会科学(39598)
(35448)
基金项目(32120)
编号(31181)
教育(28711)
(27668)
(27059)
自然(25531)
成果(25435)
自然科(24605)
自然科学(24598)
自然科学基金(24161)
资助(22819)
课题(19909)
(19873)
(18900)
重点(18372)
(17749)
(17261)
国家社会(17220)
(16961)
期刊
(82697)
经济(82697)
(53336)
研究(41661)
中国(38525)
农业(35933)
学报(24058)
(23759)
科学(22670)
业经(20480)
管理(19390)
大学(19031)
(17826)
金融(17826)
学学(17720)
(17501)
教育(15679)
农业经济(14498)
农村(14329)
(14329)
技术(12612)
问题(12008)
(11316)
财经(10748)
资源(10596)
图书(10010)
世界(9344)
(9288)
经济问题(9248)
农村经济(9212)
共检索到243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楼惠新  董谛  
通过对农村自然资源的社区管理进行分析 ,认为农村自然资源采取社区管理这一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是符合我国目前农村实际情况的。社区管理具有 4个属性 :社会性、宗族性、多元化、整合性。对目前的主要类型———企业主导型、科技主导型、异地开发型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农村自然资源社区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动了中国二十多年的农地制度变迁,各地在农地使用权方面创造了多种制度形态,提高和优化了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但是,因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过多,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土地制度的创新,并未完全消除土地在社区和集体内农户之间的重新调整和流动,从而决定了土地调整和土地使用权流转一直是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中的普遍现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元戎  孙剑平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Scott A.Snell在对知识经济时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基于企业核心能力以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为背景提出了人力资本框架模型(Human Capital Architecture)。本文以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本管理为研究对象,以人力资本框架模型为研究工具,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人力资本框架模型提出相应的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规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贤磊  唐鹏  冯淑怡  石晓平  
近年来,中国农村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已经作为重要议题提上议事日程。目前对中国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做的努力仍然面临着许多巨大的挑战。首先,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意味着经济手段、非集中和非正式的资源管理方式变得更为重要。其次,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自由改革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持续影响着国内的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喻后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及分配状况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尽管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已从1978年的151.9元攀升到2001年的2366.4元。但是近几年农民人均收入呈减缓的趋势,致使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从1994年开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翁世淳  江晓跃  
改革中的农村信用社能否在金融业中的得到准确定位并求得发展,实行合规风险管理无疑是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文章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的合规风险管理原则,结合广东农村信用社的合规风险管理建设情况,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实行合规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炳东  
我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起步较晚,直到1982年以后,才由主要经营粮食生产的自给的自然经济逐步转向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的商品性经济。尽管起步较晚,还是取得了初步成效。据统计,1986年农村社会总产值158.58亿元,比1983年的85.58亿元增长85.3%。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3年的13.87%上升到25.6%。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合理,1986年林牧副渔业比重由1983年的39.21%上升到42%。农村正沿着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农、工、商、运、服务综合经营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国强  
本文以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优化配置课题组的408份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98次乡村干部访谈材料,试图客观、全面地描述、论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河南省自然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原因,进而提出新农村建设中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和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陆铭宁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西部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机会增多,经调查显示,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户的借贷频率增高,农户借贷的规模正在大幅加大,借贷需求一再上升,农户借贷已经变为主动的借贷。关系型融资农贷可以因地制宜的设置合适的贷款模式,降低贷款的风险,在解决西部贫困农村农户借贷难问题的基础上增强银行与农户之间的信任。本文对西部贫困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型融资进行了分析,并在探讨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对关系型融资农贷问题进行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传岗  
本文以河南省土地配置现状作为研究背景,初步分析探讨了制约我国农地流转的原因,并提出新农村建设中背景下,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海荣  左停  李小云  李金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国家相应政策的转变 ,我国农村社区在自然资源管理上获得越来越多的权限 ,在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发挥出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暴露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北易县山区村级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现状的调研以及评价现存的社区管理模式对当地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为当地社区自然资源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以期在其他地区可以引以为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国光  
从本质上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公共关系属政府公共关系范畴,它除具有一般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属性外,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公众的特殊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公共关系与其他公共关系相比,公众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主要是广大的投保对象比较广泛,包括农村应投保的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苏静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经济——节约——在于节约劳动时间,降低最低限度的生产成本,但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办学质量是否高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教育能否为经济服务,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办学不仅要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要着力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这对充分而合理地使用教育领域的每一份人力、物力和财力,节约教育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发挥最大的效益,用以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鹏  
目前 ,农民因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特别是政策制度、上级的过度汲取以及恶势力  侵害等结构性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处于极为不利的弱势处境。其根本症结在于 :因公民社  会的发育迟缓而难以出现有组织的、体现自身利益的具有社会团体性质的规范的社会组  织 ,由此严重制约了农村现代化并极大地影响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 ,使社会与国家之间  的良性互动难以实现。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促使中国农村走出困境的具有现代化特征  的社会组织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金麟  
本文认为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增加人力资本总量、提高劳动者收入的重要途径 ,并引用了大量数据对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特征 )和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云南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四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