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84)
- 2023(20898)
- 2022(18008)
- 2021(16817)
- 2020(14304)
- 2019(32935)
- 2018(32712)
- 2017(62632)
- 2016(34165)
- 2015(38622)
- 2014(38703)
- 2013(38233)
- 2012(35262)
- 2011(31680)
- 2010(32029)
- 2009(29816)
- 2008(29753)
- 2007(26926)
- 2006(23551)
- 2005(20926)
- 学科
- 济(137091)
- 经济(136903)
- 业(102759)
- 管理(98562)
- 企(78101)
- 企业(78101)
- 方法(62026)
- 农(54320)
- 数学(54060)
- 数学方法(53348)
- 财(38556)
- 中国(36879)
- 农业(36228)
- 业经(33753)
- 制(30951)
- 学(29474)
- 地方(26842)
- 贸(24330)
- 贸易(24321)
- 务(23908)
- 财务(23819)
- 财务管理(23757)
- 易(23643)
- 银(23613)
- 银行(23551)
- 企业财务(22524)
- 理论(22488)
- 行(22346)
- 融(21860)
- 金融(21853)
- 机构
- 学院(489789)
- 大学(489140)
- 济(194115)
- 管理(190177)
- 经济(189814)
- 理学(164037)
- 研究(162651)
- 理学院(162212)
- 管理学(159114)
- 管理学院(158241)
- 中国(125344)
- 京(103606)
- 科学(102155)
- 农(94416)
- 财(92859)
- 所(82708)
- 业大(77625)
- 中心(76093)
- 研究所(75094)
- 江(73657)
- 财经(73145)
- 农业(73127)
- 经(66453)
- 北京(64959)
- 范(63865)
- 师范(63226)
- 州(59075)
- 院(58364)
- 经济学(58170)
- 财经大学(54217)
- 基金
- 项目(330644)
- 科学(258909)
- 研究(239985)
- 基金(239088)
- 家(208980)
- 国家(207054)
- 科学基金(177090)
- 社会(150380)
- 社会科(142209)
- 社会科学(142170)
- 省(130221)
- 基金项目(126484)
- 自然(115647)
- 自然科(112897)
- 自然科学(112863)
- 自然科学基金(110831)
- 教育(110461)
- 划(108757)
- 资助(98650)
- 编号(98573)
- 成果(80475)
- 重点(73928)
- 部(72751)
- 发(69787)
- 创(67991)
- 课题(67733)
- 创新(63520)
- 科研(63504)
- 教育部(61907)
- 国家社会(61591)
- 期刊
- 济(214972)
- 经济(214972)
- 研究(142272)
- 中国(96487)
- 农(91216)
- 学报(81563)
- 科学(73484)
- 财(72784)
- 管理(66705)
- 大学(62216)
- 农业(61595)
- 学学(58982)
- 教育(52044)
- 融(47950)
- 金融(47950)
- 技术(42416)
- 业经(38491)
- 财经(35480)
- 经济研究(32501)
- 业(30684)
- 经(30289)
- 问题(28970)
- 版(26320)
- 技术经济(23365)
- 图书(23335)
- 理论(23121)
- 科技(22995)
- 统计(22770)
- 现代(21500)
- 业大(21460)
共检索到723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美 张昌柱 李春根
在阐释生计脆弱性与脱贫户返贫风险生成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农村脱贫家庭返贫风险的测度指标体系并测算其返贫风险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全国农村脱贫家庭的返贫风险较低,西部地区农村脱贫家庭的返贫风险较高,且同时面临外源风险和内源能力较弱双重困境;风险适应能力强弱是引致返贫风险的主要指标,五项资本贡献率不尽相同,其中金融资本、人力资本是增强风险适应能力的主要贡献因子。在此基础上,可从信息收集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判断预警级别、预警等级情况核查、预警措施介入、预警措施评估五个方面构建返贫风险预警机制。可聚焦易返贫地区,预防外源返贫风险,提升农村脱贫家庭抗风险能力,完善落实防止返贫预警帮扶机制。
关键词:
脱贫家庭 返贫风险 风险测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植民 杜轩
在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新时代背景下,脱贫人口返贫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的重要风险因素。以“收入能力+债务承担能力-最低生活标准支出-突发风险所致支出”形成的收支缺口作为返贫风险信号,从返贫对象监测及识别、返贫风险预警、配套支撑3个方面构建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其中:返贫对象监测层面以收支缺口作为标准,从动力、风险、经济、社会4个维度筛选多维有效指标构建返贫对象识别指标体系;返贫风险预警层面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返贫风险预警机制模型,从技术上对监测对象进行鉴定和识别,并发出预警;配套支撑层面则从计算机体系与数据库体系构建、技术创新和返贫风险应对协调机制3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若晨 李实
农村贫困问题是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而分析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影响,对回答好按期实现脱贫目标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贫困脆弱性方法能够对贫困人口脱贫与非贫困人口返贫共同进行描述,克服了传统研究方法中只关注当期收入(消费)贫困问题的缺点;另一方面,研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家庭的影响能够帮助扶贫工作更好地借助农村人口的内生动力,提高扶贫的效率。为了控制劳动力禀赋差异导致的误判,研究中利用了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贫困线标准下(1美元、1.25美元和2美元),劳动力外出都能显著降低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该结论对于暂时性贫困人群、慢性贫困人群和全体样本都成立,具有稳健性。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村家庭持久脱贫,充分利用农村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党和政府应该将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作为扶贫规划的重要内容,积极为农村劳动力提高人力资本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为外出务工劳动力提供适宜的社会保障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繁荣。
关键词:
劳动力外出 农村家庭 贫困 贫困脆弱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国庆 刘钇 时朋飞
有效识别返贫风险并及时预警是阻断脱贫人口返贫的前提。采用生计脆弱性分析框架构建民族地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体系,并对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脱贫户返贫预警机制。结果发现:脱贫户的返贫风险主要集中在人力风险和金融风险,是兼有一定程度的自然、物质、社会风险的高度复合形态;脱贫户返贫预警机制应结合警度与警源,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脱贫户,持续测度其生计状况,评估政策有效性,优化改进方案。因此,民族地区政府面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脱贫户,政策制定需要因户制宜;五大返贫风险需应对及时,靶向精确;应着力于改善区位条件,挖掘资源优势,为脱贫户提供多样化的生计策略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国庆 刘钇 时朋飞
有效识别返贫风险并及时预警是阻断脱贫人口返贫的前提。采用生计脆弱性分析框架构建民族地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体系,并对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脱贫户返贫预警机制。结果发现:脱贫户的返贫风险主要集中在人力风险和金融风险,是兼有一定程度的自然、物质、社会风险的高度复合形态;脱贫户返贫预警机制应结合警度与警源,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脱贫户,持续测度其生计状况,评估政策有效性,优化改进方案。因此,民族地区政府面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脱贫户,政策制定需要因户制宜;五大返贫风险需应对及时,靶向精确;应着力于改善区位条件,挖掘资源优势,为脱贫户提供多样化的生计策略选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军 沈怡宁 唐文浩
2020年底中国将实现全面脱贫,特殊困难群体的持续性脱贫问题成为新的关注点。为此,本文以贫困脆弱性作为衡量特殊困难群体长效稳定脱贫的指标,并借鉴可持续生计模型,构建社会资本对贫困脆弱性影响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测算中西部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基础上,实证研究社会资本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相较于男户主家庭,女户主家庭持有的生计资本较少,其贫困脆弱性程度更高。内部生计资本中的金融资本体现了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直接显著地影响家庭贫困脆弱性。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外部资本,可以提高家庭风险抵御能力,进而对降低贫困脆弱性产生积极影响。在风险抵御上,女户主家庭主要依靠强关系进行非正规借贷,而男户主家庭主要依靠弱关系进行正规借贷以抵御风险冲击。研究还表明,女户主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也会受到重大事件、政府补助金额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应当关注女性或女户主家庭的贫困脆弱性问题,短期可加大对贫困脆弱女户主家庭的救助力度;长期可从增加社会资本的角度为其制定长效脱贫政策,如有针对性地引导社会组织和社区为女户主家庭提供支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瑞晶 王丽媛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数字金融对家庭返贫风险的影响以及家庭财务脆弱性的非线性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对家庭返贫风险的影响呈U型特征,随着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返贫风险先下降后上升。第二,数字金融防返贫非线性效应的中介机制是通过家庭财务脆弱性实现的,数字金融的适度运用有利于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防止家庭陷入贫困,但滥用会加剧家庭财务脆弱性,增加返贫风险。第三,金融素养较低、收入较低以及处于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的家庭更容易遭受数字金融带来的负面影响。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推广应用数字金融的同时,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坚守数字金融的普惠本质,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对促进共同富裕的正向效应;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提升居民的金融素养和抗风险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广洲 付少平
基于“风险-适应能力-敏感性”框架,文章通过对陕西省两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的脱贫人口的生计状况进行量化研究,科学地评价了脱贫人口生计脆弱性,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了影响脱贫人口生计脆弱性的重要因素,描述了脱贫人口的生计现状,为衔接过渡时期扶贫政策的制定和脱贫人口生计状况的改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陈建仲
以农户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为研究目标,基于生计脆弱性分析框架,使用甘肃2016和2021年两期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户在脱贫前后生计资本、暴露风险与生计脆弱性的变化。就农户的生计资本来看,在精准扶贫后有了较大变化,特别是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等维度的提升幅度较大,贫困户的生计资本增长幅度高于非贫困户,二者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就农户的风险暴露来看,健康风险和自然风险有所下降,但市场风险和突发事件有所上升;就农户的生计脆弱性程度来看,绝大部分农户处于较低脆弱性位次,但有近8.43%的农户脆弱性程度比较高,属于易返贫人群,应高度关注、及时预警,并制定一系列精准应对措施。
关键词:
防返贫 生计资本 风险暴露 贫困脆弱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迪 王明哲
在脱贫攻坚决胜阶段,防止脱贫又返贫现象的发生,巩固已有脱贫成果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为此,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脆弱性脱贫理论,以期能解释出现返贫现象的内在逻辑,并进一步论证了如何降低和防止脱贫又返贫。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4年三轮微观调查数据,文章首先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验证了家庭资产禀赋能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随后构建"条件Markov模型"探究一般情景和风险冲击情景下,不同资产禀赋水平对"脱贫—返贫"状态转移的影响,最后讨论了脱贫未返贫路径机制。研究发现:资产禀赋能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具体地,生产资产禀赋最明显;资产禀赋防止家庭从轻度脱贫返回为浅度贫困的作用最明显;当存在风险冲击时,资产禀赋的作用将增强;而当地区存在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或高福利水平以及个体存在借款行为时,资产禀赋的作用将减弱。因此,文章认为将资产指标纳入贫困动态调整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福利体系,从根本上鼓励贫困家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实施教育技能培训,将有助于巩固已有的脱贫成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聂荣 张志国
本文利用1993—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农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计算中国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并将总体贫困脆弱分解为慢性贫困脆弱和暂时性贫困脆弱,同时考察贫困脆弱动态与家庭特征和地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程度呈下降趋势;中国农村家庭更多表现为慢性贫困脆弱;慢性贫困脆弱比重与户主年龄和家庭规模呈U型关系,与教育程度和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暂时性贫困脆弱比重则相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栋浩 尹志超
贫困脆弱性研究关注农村家庭在未来发生贫困的可能性,在贫困研究中具有前瞻性,贫困脆弱性指标也是衡量脱贫机制长效性的重要工具。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数据,研究金融普惠对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首先,基于因子分析法,本文从金融服务的渗透度、使用度和满意度三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了村庄层面的金融普惠指数,发现金融普惠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改善金融普惠状况将有助于降低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其次,进一步通过区分金融普惠的不同维度发现,金融普惠的渗透度对降低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有更大的作用,尤其是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的渗透度;在金融普惠的使用度上,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数字金融服务可以比传统金融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金融普惠通过提高农村家庭风险应对水平缓解风险性问题,进而对降低其贫困脆弱性产生积极影响。本文研究表明,以增加金融服务广度为目的的金融普惠发展,作为中国当下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金融普惠 风险应对 贫困脆弱性 农村家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玉山 陆远权
在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背景下,利用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产业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扶贫政策显著抑制了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在考虑了遗漏变量和安慰剂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对于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力度较大的地区而言,产业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的抑制效应更加突出。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明确了生计模式和致富意愿是产业扶贫政策降低脱贫群体生计脆弱性背后的深层原因,其中生计模式呈现了更为明显的渠道效应。在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本文为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衔接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忍 陈云
文章基于脆弱性预期定义给出多维贫困脆弱性定义和构造对应数学表达式,并利用CHNS数据库数据测算我国农村多维贫困,运用三阶段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我国农村多维贫困脆弱性的测度,借鉴Shapley分解思想对家户与平均脆弱性家庭的差进行分解,基于家户特征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发现:多维贫困脆弱性更多地依附于多维贫困的变化而变化,家庭户主年龄越大,家庭多维贫困脆弱性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高,家庭多维贫困脆弱性越低;家户多维贫困脆弱性随家户人数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贵州、河南多维贫困脆弱率最高。
关键词:
多维贫困 农村家户 贫困脆弱性 FGLS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鹏 吴明朗 张翔
贫困被视为人类幸福的敌人。我国脱贫攻坚战略在取得成效的同时面临返贫风险,财政对阻止返贫的机制及效用值得重视。本文探讨返贫发生机制及财政“阻返”作用机理,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数据,在A-F多维贫困测量的基础上识别家庭的多维返贫情况,并使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家庭财政转移支付的“阻返”效应。结果显示:家庭财政转移支付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能显著阻止脱贫家庭返贫的可能,现金转移支付的“阻返”和阻止致贫或持续性贫困效果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