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3)
- 2023(13856)
- 2022(11532)
- 2021(10813)
- 2020(8815)
- 2019(20319)
- 2018(20488)
- 2017(39381)
- 2016(21393)
- 2015(23932)
- 2014(24153)
- 2013(23862)
- 2012(21509)
- 2011(19382)
- 2010(19316)
- 2009(17738)
- 2008(17147)
- 2007(15274)
- 2006(13642)
- 2005(11899)
- 学科
- 济(89448)
- 经济(89340)
- 业(66257)
- 管理(55824)
- 农(52210)
- 企(43332)
- 企业(43332)
- 方法(36710)
- 农业(35262)
- 数学(31762)
- 数学方法(31449)
- 业经(25724)
- 中国(24061)
- 地方(19749)
- 财(19196)
- 学(18333)
- 制(16242)
- 发(15098)
- 贸(14636)
- 贸易(14629)
- 易(14175)
- 技术(13437)
- 理论(13394)
- 环境(12893)
- 策(12803)
- 农业经济(12621)
- 和(12521)
- 银(12459)
- 银行(12418)
- 发展(12193)
- 机构
- 学院(304379)
- 大学(302437)
- 管理(122735)
- 济(120654)
- 经济(118034)
- 理学(107310)
- 理学院(106167)
- 管理学(104338)
- 管理学院(103821)
- 研究(101488)
- 中国(75819)
- 农(68307)
- 科学(64175)
- 京(64082)
- 业大(52717)
- 农业(52147)
- 财(51138)
- 所(50736)
- 中心(46721)
- 研究所(46425)
- 江(44171)
- 财经(41348)
- 范(41112)
- 师范(40786)
- 北京(39817)
- 经(37763)
- 州(36015)
- 院(35995)
- 经济学(34236)
- 经济管理(34217)
- 基金
- 项目(212468)
- 科学(167025)
- 研究(157931)
- 基金(153627)
- 家(133372)
- 国家(132131)
- 科学基金(113569)
- 社会(99502)
- 社会科(93734)
- 社会科学(93710)
- 省(83944)
- 基金项目(82620)
- 自然(72781)
- 自然科(71045)
- 自然科学(71028)
- 教育(70352)
- 自然科学基金(69762)
- 划(69204)
- 编号(66407)
- 资助(61315)
- 成果(53100)
- 重点(46717)
- 部(46447)
- 发(46191)
- 课题(44205)
- 创(43818)
- 创新(40749)
- 国家社会(40465)
- 科研(40031)
- 教育部(39304)
- 期刊
- 济(137188)
- 经济(137188)
- 研究(86354)
- 农(71385)
- 中国(58625)
- 学报(50528)
- 农业(48567)
- 科学(47124)
- 管理(40360)
- 大学(39124)
- 学学(37048)
- 财(35647)
- 教育(32853)
- 业经(28687)
- 融(26927)
- 金融(26927)
- 技术(25284)
- 业(22183)
- 问题(19501)
- 经济研究(19075)
- 财经(18969)
- 版(17213)
- 经(16016)
- 图书(15820)
- 科技(15476)
- 农业经济(15382)
- 农村(15025)
- 村(15025)
- 业大(14920)
- 技术经济(14642)
共检索到438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坤 刘林
该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以包含市民化制约因素的脱贫条件不等式将农民脱贫与农民工市民化这两个问题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并通过应用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2013年中国农村流动人口数据进行测算,得出造成农民工贫困的关键因素不是收入低,而是农民工的非市民化身份带来的各类制约影响了农民工脱贫甚至导致其返贫。因此,推动农民脱贫的关键是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
关键词:
农民工 脱贫 市民化 多维贫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坤 刘林
该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以包含市民化制约因素的脱贫条件不等式将农民脱贫与农民工市民化这两个问题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并通过应用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2013年中国农村流动人口数据进行测算,得出造成农民工贫困的关键因素不是收入低,而是农民工的非市民化身份带来的各类制约影响了农民工脱贫甚至导致其返贫。因此,推动农民脱贫的关键是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
关键词:
农民工 脱贫 市民化 多维贫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甘宇 魏祥
返乡农民工创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使用388份返乡创业农民工调查数据,构建Logit模型,采用熵值法赋权村级指标测算综合得分,实证研究村庄禀赋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的影响。分析发现:第一,良好的村庄禀赋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有显著积极影响;第二,村庄禀赋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的机制在于村庄禀赋影响创业农民工对生产原料获取和产品销售的便利程度,进而作用于创业绩效。据此,本文建议:持续加大西部地区脱贫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搭建与返乡农民工知识储备契合的多元信息平台,推进和优化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从而突破西部地区脱贫县不利的村庄禀赋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形成的制约。
关键词:
村庄禀赋 返乡农民工 创业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名菊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为实现全民小康社会目标所作出的战略部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在广大农村地区,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的攻坚工作,党和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实现农村地区的全部脱贫。返乡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村地区扶贫攻坚的主力军,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援助已经成为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为农村地区脱贫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民工创业 农村地区脱贫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帅 郭铖 张琴
社会排斥如何影响和制约农民工生计,人情支出成为农民工脱贫的助力还是束缚有待考量,针对农民工的多维脱贫研究有利于拓展贫困治理的思路。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4年平衡面板数据,运用Biprobit模型分别分析了社会排斥、人情支出对农民工长期多维贫困和摆脱多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摆脱多维贫困可从减少社会排斥着手,然而社会排斥却不是农民工长期多维贫困恶性循环的致因。人情支出较低成为农民工长期多维贫困的束缚,摆脱多维贫困却不能倚重增加人情支出。提升农民工主观福利感受对多维贫困治理具有能动作用,工作满意度提高对农民工多维脱贫产生积极影响,社会地位提升有利于减缓农民工长期多维贫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慧 阮文彪 孙博睿
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也是无稳定就业、无城市户籍、无法公平享受公共服务的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最大弱势群体。随着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生两代农民工的规模持续扩大,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就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焦点。为此,综合国内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效,从农民工市民化内涵、市民化意愿、障碍因素、实现路径、市民化成本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多角度评述及预测,以期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英强
从农民工市民化的"作用力"的视角分析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以此构建分析框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对数回归分析方法对各因素进行定量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创新户籍制度改革、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主要着力点。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作用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智雷 朱明宝
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落地生根"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命题。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构建了社会保护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利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项调查数据检验了农民工所拥有的社会保护对其在城市中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在克服了异方差、多重共线性和内生性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结果显示,和其他因素相比,社会保护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因素;城市社会保护对农民工市民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社会保护对农民工市民化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保护对弱势群体的市民化作用更为明显;在农民工群体内部,文化程度或者职业地位越低,社会保护对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慧 阮文彪 孙博睿
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也是无稳定就业、无城市户籍、无法公平享受公共服务的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最大弱势群体。随着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生两代农民工的规模持续扩大,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就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焦点。为此,综合国内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效,从农民工市民化内涵、市民化意愿、障碍因素、实现路径、市民化成本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多角度评述及预测,以期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文献综述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亮 李亚军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政府出台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政策尚存在创业资金缺乏、培训针对性不强、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及时、人才短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政府可以通过采取多维举措来促进农民工返乡企业:拓宽财政金融资金来源渠道;根据本地创业的特点与需求制订培训计划;鼓励各地建立专门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服务协调机制;多渠道共同解决人才缺乏问题;拓宽渠道和创新方式,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制定与落实帮扶政策评估考核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亮 李亚军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政府出台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政策尚存在创业资金缺乏、培训针对性不强、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及时、人才短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政府可以通过采取多维举措来促进农民工返乡企业:拓宽财政金融资金来源渠道;根据本地创业的特点与需求制订培训计划;鼓励各地建立专门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服务协调机制;多渠道共同解决人才缺乏问题;拓宽渠道和创新方式,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制定与落实帮扶政策评估考核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烜 程名望
本文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数据所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市民化和农民工就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民工市民化与就业满意度显著相关,市民化程度越高就业满意度也就越高;户籍制度和农民工自身素质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变量;农民工对市民化既有一定诉求和向往,又存在一定的恐惧和鸿沟,其诉求不是表现在经济收入方面,更多地表现在基于政策因素的社会保障、权益平等、城市融入等方面。因此,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政策取向是消除政策不平等,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农民工平等享有基本权益。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满意度 市民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易毅
加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以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转变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共同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涉及政府主体和非政府主体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和基本社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利益关系,农民工市民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主体在博弈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满足政府主体的利益是农民工市民化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政府主导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增进农民工和城市原居民等非政府主体的利益,直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稳定城市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延辉 龚紫钰
文章基于"社会质量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问卷数据,从社会质量视角审视我国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数据分析发现,厦门、深圳、苏州、东莞四城市农民工总体市民化进程指数为0.563,达到"半市民化"水平,而包含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增能四个维度的社会质量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具体影响方式上,社会经济保障水平越高,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就越高;社会越是团结,即农民工社会信任水平越高、越是具有利他主义倾向,其市民化水平就越高;社会包容程度越高,即农民工感知到的社会歧视越少,社团参与越积极,其市民化进程就越快;社会增能水平越高,即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和相信依靠后天努力能够改善生活的预期越积极,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就越高。文章据此提出了推动农民工有序实现市民化的路径构想。
关键词:
社会质量 农民工 市民化 社会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杰成
目前,我国农民工群体已经高度分化。不同阶层、代际、行业、城市农民工面临的市民化问题存在一些特性,应通过科学的分类治理,提升对不同类别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的推进效率。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分类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