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3)
- 2023(13153)
- 2022(11593)
- 2021(11047)
- 2020(9043)
- 2019(20995)
- 2018(21197)
- 2017(40736)
- 2016(22374)
- 2015(25208)
- 2014(25261)
- 2013(25044)
- 2012(22902)
- 2011(20590)
- 2010(20484)
- 2009(18810)
- 2008(18022)
- 2007(15835)
- 2006(13888)
- 2005(11773)
- 学科
- 济(89270)
- 经济(89172)
- 业(64436)
- 管理(55966)
- 农(50917)
- 企(42556)
- 企业(42556)
- 方法(37623)
- 农业(33917)
- 数学(32803)
- 数学方法(32393)
- 业经(24446)
- 中国(22085)
- 地方(21033)
- 财(18661)
- 学(18568)
- 制(15988)
- 贸(14174)
- 贸易(14167)
- 发(14033)
- 环境(13875)
- 易(13714)
- 技术(13695)
- 理论(13614)
- 和(13276)
- 农业经济(12643)
- 策(12442)
- 银(11964)
- 银行(11924)
- 教育(11733)
- 机构
- 学院(310781)
- 大学(308617)
- 管理(125787)
- 济(119364)
- 经济(116573)
- 理学(109828)
- 理学院(108612)
- 管理学(106781)
- 管理学院(106247)
- 研究(102847)
- 中国(77058)
- 农(68749)
- 科学(66233)
- 京(65961)
- 业大(54157)
- 农业(52584)
- 所(51352)
- 财(50655)
- 中心(48284)
- 研究所(47066)
- 江(45171)
- 范(43185)
- 师范(42855)
- 北京(40918)
- 财经(40762)
- 经(37109)
- 州(36959)
- 院(36908)
- 经济管理(34868)
- 师范大学(34388)
- 基金
- 项目(218431)
- 科学(170851)
- 研究(162669)
- 基金(155939)
- 家(135246)
- 国家(134008)
- 科学基金(114826)
- 社会(100519)
- 社会科(94636)
- 社会科学(94608)
- 省(87444)
- 基金项目(84453)
- 自然(74195)
- 教育(72982)
- 自然科(72370)
- 自然科学(72355)
- 划(72309)
- 自然科学基金(71006)
- 编号(69529)
- 资助(62614)
- 成果(55489)
- 重点(48198)
- 部(47624)
- 发(47613)
- 课题(46330)
- 创(45035)
- 创新(41865)
- 科研(41222)
- 国家社会(40173)
- 教育部(40099)
- 期刊
- 济(134892)
- 经济(134892)
- 研究(86528)
- 农(71167)
- 中国(59879)
- 学报(50299)
- 农业(48831)
- 科学(47062)
- 管理(39844)
- 大学(38767)
- 学学(36442)
- 财(35621)
- 教育(35262)
- 业经(28331)
- 技术(26786)
- 融(26259)
- 金融(26259)
- 业(22742)
- 问题(19104)
- 经济研究(17704)
- 图书(17647)
- 财经(17557)
- 版(17262)
- 科技(16186)
- 资源(16000)
- 农业经济(15132)
- 理论(14968)
- 技术经济(14954)
- 业大(14788)
- 经(14776)
共检索到446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诚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聚落功能多元化趋势明显,空间异质性深化,但针对农村聚落功能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从效用价值理论和供需分析视角出发,剖析了农村聚落功能的服务内涵和时空动态特征,提出农村聚落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分类体系,构建了功能评价指标和基于信息熵的综合评价模型,以村为单元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农村聚落功能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案例区西部和北部远离城镇、交通干线地区农业生产功能较强,城镇周边以及沿江地区工、商、文化教育等功能集聚,东北部吕四港地区休闲娱乐和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功能较强;农村聚落功能多元化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多中心"的格局特征,从"中心"向外围地区,随着距离增加,聚落功能...
关键词:
农村聚落 聚落功能 聚落功能评价 启东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秦菲菲 杨山
江苏启东作为中国沿江沿海交汇带的县级城市,其产业正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战略和江苏沿海开发国家发展战略双重影响,面临结构升级和空间重构的压力及机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启东29个行业和12个乡镇的优劣势,确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发展,找出适宜启东发展的4种产业——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提出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体系为主的"两核"、"两带"、"一网"产业空间布局框架。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重构 因子分析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费耀辉 顾大平
1990年农业冬播开始,江苏启东市农业银行与当地政府联合在寅东村进行农村第二步改革的试点,对双层经营的内容进行完善,健全和加强集体统一经营职能,较好地落实了信贷向农业倾斜的政策,解决了农村第一步改革的遗留问题,打破了1984年以来农业产量连年徘徊的局面,夺取了农业全面丰收.1991年全村农、工、副总收入396万元,分别比1984年和1990年增加105万元和75万元.其中棉花总产达1059担,单产90公斤,分别比1990年增加299担和38公斤.粮食总产1030吨,单产806公斤,分别比1990年增加130吨和12.5公斤.全村纯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文亮 肖森平 黄耀焰
启东市近海乡塘芦港村位于长江口最下游的东北边缘,与上海市一江之隔。全村106公顷耕地,600多家农户,2000多农业人口。这个村过去经济发展缓慢,处于“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状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按照“以工促农,兴工致富”的方针,于1979年兴建了“启东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但承龙 王群 厉伟
本文在界定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由耕地数量、耕地质量和耕地生态环境三者组成的整体平衡的基础之上 ,对耕地总量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以启东市为例 ,构建了耕地生产力总量动态平衡规划模式。
关键词:
生产力总量动态平衡 数量 质量 生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佳 华晨 余压芳
对黔中屯堡聚落传统空间特征及发展演变阶段进行总结,梳理了当代屯堡聚落空间的演化路径,包括就地城镇化,衰退型和扩张型。并借助乡村聚落空间研究理论及量化方法,对比屯堡聚落传统区域与新建区域及整体形态的变化,得出扩张型屯堡聚落空间形态近年演变的特征:屯堡聚落边界形态由团状向指状拓展为主,新建区域空间肌理与原有空间差异较大,聚落空间结构性、整体性、致密性降低,建筑地域特征弱化。认为传统屯堡聚落围绕"防御"及"明清汉族文化"的空间组织机制已瓦解,交通便利性和个体价值成为左右近年空间组织的主要因素,而文化的自我认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佳 华晨 余压芳
对黔中屯堡聚落传统空间特征及发展演变阶段进行总结,梳理了当代屯堡聚落空间的演化路径,包括就地城镇化,衰退型和扩张型。并借助乡村聚落空间研究理论及量化方法,对比屯堡聚落传统区域与新建区域及整体形态的变化,得出扩张型屯堡聚落空间形态近年演变的特征:屯堡聚落边界形态由团状向指状拓展为主,新建区域空间肌理与原有空间差异较大,聚落空间结构性、整体性、致密性降低,建筑地域特征弱化。认为传统屯堡聚落围绕"防御"及"明清汉族文化"的空间组织机制已瓦解,交通便利性和个体价值成为左右近年空间组织的主要因素,而文化的自我认同、村民自组织机制、复杂的宅基地产权划分以及各级保护政策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聚落空间的衰退。最后对屯堡聚落空间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陆书通 吴明华 张卫民 施洪燕
启东市位于江苏省东部,长江入海口北侧,陆地总面积1157平方公里,总人口116万人。全市共有24个乡镇,317个行政村。从2006年下半年起,启东市开始推进农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经过近1年多的不懈努力,全市共新建258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改建5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实现了全市农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晔,司徒群,朱彤,扬克诚,付保红,吴文青
本文从中国特色民族—云南傣族聚落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入手,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科学保护和协调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但承龙
启东市土地资源具有后备资源丰富 ,开发复垦潜力大 ,土地利用率较高、土地利用经济效果区域差异较大 ,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土地整理潜力较大的特点。但随着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启东市土地资源将表现出以下若干非持续性的特征 :人口不断增加 ,人均耕地逐年减少 ;土地污染严重 ,耕地质量进一步下降 ;土地利用区域差异较大 ,发展不平衡 ;土地养用矛盾突出 ,滩涂围垦难度加大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启东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然后提出了启东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包括科学编制规划 ,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体系 ;加强非农用地管理 ,建立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 ;充分利用丰富的水面资...
关键词:
土地 可持续利用 启东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钟谷
江苏启东市利用外资发展渔业经济江苏启东市滨江临海,拥有国内四大渔港之一的吕四港。1993年兴办渔业"三资"企业28家,引进外资850多万美元,产品远销日本、美国、南朝鲜等国家,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钟谷)江苏启东市利用外资发展渔业经济@钟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晔,司徒群,朱彤,扬克诚,付保红,吴文青,何云红
通过形态分类即以地形条件、水文条件、农田分布、人口规模和聚落占地面积为依据的分类原则,对勐龙镇12个办事处和89个聚落类型(自然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研究,其中傣族聚落有12个类型,傣族与其他民族混居聚落有1个类型,哈呢族聚落27个类型,拉祜族聚落11个类型,布下聚落1个类型,阿克人聚落2个类型,末标式聚落2个类型,布朗族聚落9个类型,汉族聚落有1个类型,对各聚落的类型特征作了评价分析,提出了傣族农村聚落分类分级体系。探讨了山区、半山区和坝区农村聚落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并针对不同的聚落类型提出各具特色的建设方向和整治途径。
关键词:
分类体系 整治途径 傣族农村聚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昆
文章以石家庄于家村为例,分析和探讨了传统聚落的文化景观及现状,提出要使聚落真正意义上"活下去",就必须在地域类型学的基础之上沿承有序的发展。更新与发展是必然趋势,意味着新与旧的并置是环境多样性的共生,也是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之路,因此更新设计在于满足现实的需求,但又需要着眼于未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旭旦,金其铭
农村聚落是国土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列为规划和整治的重要方面之一。根据最近人口普查公布的江苏省人口统计数字,全省人口已达60,520,000人,平均人口密度每方公里达600人;其中农村人口占74.3%,为44,890,000人,平均密度每方公里约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倩琼 郑行洋 刘樱 周春山
以广州为例,研究大都市区域农村聚落类型、空间布局特征及形成机制,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首先采用2013年广州市农村聚落现状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将广州市行政范围内1 109个行政村划分为8类农村聚落类别,即生态型、农耕型、农—工混合型、工业发展型、工业主导型、人口规模凸显型、外来人口集聚型、商服型,分析了各类农村聚落的特征。其次,通过GIS分析工具将聚类结果与空间数据相关联,探究广州农村聚落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1)市域层面上广州市农村聚落空间结构呈现典型的圈层特点,以主城区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贵州中部峰丛洼地区乡村聚落演化多元路径研究——以普定后寨河聚落为例
川西林盘聚落规划探索及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太行山区商贾驿站型乡村聚落研究——以山西省平顺县花园村为例
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以粤西北传统聚落为例
宗族组织影响下周氏家族聚落营建研究——以进贤县罗溪“十八周”村落为例
基于KANO模型分析的生态乡村景观设计需求聚类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乡村聚落为例
“实心”与“空心”:旅游地乡村聚落土地利用空间“极化”研究——以河北野三坡旅游区两个村庄为例
聚落“双修”视角下乡村振兴路径——以祁东县沙井村为例
国外非正规聚落研究进展及启示
基于“居住场势”理论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重构——以厦门市灌口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