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7)
- 2023(14610)
- 2022(12276)
- 2021(11795)
- 2020(9771)
- 2019(22269)
- 2018(21828)
- 2017(41026)
- 2016(22055)
- 2015(25010)
- 2014(24340)
- 2013(24086)
- 2012(22347)
- 2011(20284)
- 2010(20180)
- 2009(18450)
- 2008(17890)
- 2007(15652)
- 2006(13680)
- 2005(12024)
- 学科
- 济(93538)
- 经济(93445)
- 业(62376)
- 管理(54880)
- 农(51235)
- 方法(40189)
- 企(39503)
- 企业(39503)
- 数学(36150)
- 数学方法(35685)
- 农业(33864)
- 中国(26717)
- 业经(23905)
- 财(20771)
- 学(19303)
- 制(19004)
- 贸(18463)
- 贸易(18454)
- 易(18050)
- 地方(17592)
- 环境(17385)
- 发(15146)
- 银(13912)
- 银行(13879)
- 行(13375)
- 融(13255)
- 金融(13252)
- 技术(13032)
- 划(12864)
- 策(12825)
- 机构
- 学院(314631)
- 大学(314504)
- 济(134880)
- 经济(132335)
- 管理(119676)
- 研究(113409)
- 理学(104177)
- 理学院(103010)
- 管理学(101103)
- 管理学院(100526)
- 中国(86296)
- 农(70905)
- 科学(69118)
- 京(66334)
- 财(57171)
- 所(56654)
- 农业(54473)
- 中心(52641)
- 业大(52560)
- 研究所(52097)
- 江(46406)
- 财经(46278)
- 经(42595)
- 范(42116)
- 经济学(41854)
- 师范(41691)
- 北京(41106)
- 院(40790)
- 经济学院(37870)
- 州(35977)
- 基金
- 项目(221065)
- 科学(175241)
- 基金(163418)
- 研究(160903)
- 家(144376)
- 国家(143162)
- 科学基金(121987)
- 社会(104381)
- 社会科(98624)
- 社会科学(98597)
- 基金项目(86393)
- 省(84828)
- 自然(78409)
- 自然科(76590)
- 自然科学(76566)
- 自然科学基金(75188)
- 教育(72662)
- 划(72029)
- 资助(66198)
- 编号(63844)
- 成果(50582)
- 重点(50406)
- 部(50274)
- 发(49109)
- 创(45960)
- 国家社会(44689)
- 课题(43763)
- 创新(43151)
- 科研(43023)
- 教育部(42501)
共检索到462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欣 刘新亮 苏杨
本文通过中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发现,我国农村聚居点环境污染较严重,农村聚居点环境污染的制度成因既在于城乡二元制,也在于这类污染在防治上表现出的特殊性。为此,应明确县乡政府和村集体的事权,落实有关财权;按生产、生活、生态统筹的原则抓好规划;建立相关财政资金使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和多元化的农村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农村聚居点 公共服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杨 程红光 马宙宙 齐晔
农村聚居点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缺失或不当以及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匮乏两方面。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发达地区农村的此类公共服务越来越难以满足需要,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匮乏问题日益普遍。文章总结了这类问题的技术经济成因和制度成因,分析了大规模进行农村聚居点环境整治的必要条件,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对策:明确县乡政府和村集体的事权,落实有关财权;按生产、生活、生态统筹的原则抓好规划;建立相关财政资金使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和多元化的农村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农村聚居点 公共服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久平 李燕 洪云菊 张伟 高静 柴勇
本文针对重庆市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工程技术、法规、建设管理、资金筹措和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重庆市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农村饮用水 安全现状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亚荣
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大问题。农村饮用水安全具有公共性,需要政府进行管理。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水质差、水量不足、取水不便、不能保证供给等方面。为此,需要政府投入和民间筹资多方支持,同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农村配套设施建设,以消除农村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建皿
2011年以来,四川省巴中市财政部门安排资金3000万元,支持8个重点镇和12个中心村734个新农村聚居点建设,并引导各聚居点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对建房腾出的土地进行有序流转、合理使用和集中规模化经营,支持引导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彦红
农村饮水安全不仅事关群众生命安全,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与前景,介绍了日本等国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变中国农村饮水事业发展滞后现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 公共产品 政府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雪绸
农村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 ,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国民经济存在的根本。在城市环境问题得到日益重视的情况下 ,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正在日趋恶化。本文通过对农村环境污染状况的分析 ,提出了保护农村环境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马林靖 张林秀
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制约,饮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使用2005年全国大样本调查获得的100个村和800个农户的相关数据分析表明,农村饮水类型较6年前有了较大的改观,七成以上的农民对饮用水的情况比较满意;但是,"打井压水吃、机井抽水吃"的村庄比例仍然占到40%以上,而饮水设施投资大部分依靠村自筹,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投资仅占一小部分。应加强对农村饮水设施的投资力度,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供水方式,并加强对饮水水源的保护。
关键词:
农村饮用水 供水方式 饮水设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雪妮 蔡岩兵
长期以来,我国"单中心"的农村饮用水供给机制造成了饮用水供给低效甚至无效,而"多中心"的农村饮用水供给机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章主要从饮用水供给机制的特征出发,结合理论与案例分析,总结出"多中心"农村饮用水供给的长效机制应是:多元化的供给主体责任分担机制、融资机制、供水方式机制、供给决策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继平
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饮水的现状和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有供水企业和民营供水企业面对农村供水市场的两种选择,提出了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物品 农村饮用水 对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莹 魏国学 黄季焜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变革使农村居民卫生环境污染问题凸显。本文目的是研究农村卫生环境污染状况及其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基于2008年5省101个村2028个农户的分层抽样调查表明,农村卫生环境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垃圾和畜禽粪便等,受到卫生环境污染的农户比例为18%。计量分析表明,农村卫生环境污染程度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农村卫生环境的治理尤其要关注那些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地区。
关键词:
农村环境 废弃物 污染 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文革 许恩信
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农村的饮用水安全状况,以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法治现状为切入点,揭示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立法缺陷和执法缺陷,最后提出完善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两个方面建议,其一是完善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法律体系,主要措施有:完善国家的饮用水安全法律法规和完善西部地方的饮用水安全法规;其二是提高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执法的有效性,主要措施有:依法行使流域饮用水资源的管理职权、克服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环境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农村地区饮用水源的监督管理以及注重村民的守法及环保教育。
关键词:
西部农村 饮用水 安全 法律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房宇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环境问题,城市污染较为严重,污染已经慢慢的向农村延伸,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发现农村环境污染的污染源,并运用法律手段分析造成严重污染的原因。
关键词:
农村 环境污染 环境权 政府责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建亮 钟涨宝
基于对湖北省农村样本老人的问卷调查,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与农村老人幸福感的关系,以期更好地阐释建设"美丽中国"理念的社会价值。研究发现:农村老人的幸福感较高,认为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的比例合计达到了76.1%。对所在地区环境卫生以及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感知显著影响了农村老人的幸福感,农村老人认为所在地区的环境卫生状况越好,其幸福感越高;所在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越好,其幸福感也越高。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对农村老人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有利于社会治安状况的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