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38)
2023(2743)
2022(2177)
2021(2301)
2020(1693)
2019(4066)
2018(4225)
2017(6229)
2016(4836)
2015(5535)
2014(5861)
2013(4916)
2012(4540)
2011(4334)
2010(4633)
2009(3791)
2008(3557)
2007(3400)
2006(2979)
2005(2742)
作者
(10119)
(8590)
(8457)
(8166)
(5259)
(4202)
(4055)
(3515)
(3341)
(3148)
(2997)
(2855)
(2727)
(2717)
(2703)
(2567)
(2551)
(2503)
(2468)
(2426)
(2402)
(2263)
(2246)
(2068)
(2045)
(1934)
(1908)
(1898)
(1895)
(1788)
学科
教育(18382)
(13388)
中国(9398)
农业(8647)
(8568)
经济(8561)
(7318)
教学(5569)
理论(5546)
(4548)
发展(4343)
(4221)
(4094)
管理(3704)
(3205)
改革(3173)
高等(3069)
思想(3053)
研究(3021)
业经(2991)
政治(2920)
技术(2893)
思想政治(2807)
政治教育(2807)
治教(2807)
德育(2780)
教育改革(2775)
农业经济(2674)
方法(2638)
学校(2601)
机构
大学(57148)
学院(54734)
教育(25616)
研究(22617)
(18891)
师范(18855)
师范大学(15560)
(14534)
管理(14168)
经济(13961)
(13717)
(13526)
科学(12525)
理学(12318)
理学院(12094)
职业(11958)
管理学(11717)
管理学院(11591)
(11059)
技术(10669)
农业(10299)
研究所(10126)
中国(10099)
教育学(9957)
(9913)
北京(9399)
业大(9386)
中心(9327)
职业技术(8123)
(7672)
基金
研究(33771)
项目(33234)
科学(27536)
教育(24442)
基金(19575)
社会(18112)
编号(17931)
成果(16990)
社会科(16656)
社会科学(16654)
(15850)
课题(15576)
国家(15486)
(15462)
(14734)
(13610)
科学基金(12301)
规划(11039)
(10122)
(9873)
(9790)
基金项目(9709)
(9575)
研究成果(9333)
项目编号(9171)
(9076)
重点(8959)
(8924)
(8879)
阶段(8860)
期刊
教育(44349)
研究(25513)
中国(22655)
(17335)
经济(17335)
(15153)
职业(11229)
农业(10325)
技术(9538)
技术教育(7498)
职业技术(7498)
职业技术教育(7498)
学报(6697)
大学(6644)
科学(5777)
高等(4974)
业经(4813)
成人(4756)
成人教育(4756)
(4621)
论坛(4621)
(4585)
学学(4517)
高等教育(4260)
(4035)
农村(3943)
(3943)
农业经济(3903)
职教(3845)
发展(3578)
共检索到91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永清  
近几年,由于我国教育适龄人口下降,而又要保持一个庞大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开拓生源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教育部从2008年开始在每年的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通知中,不断强调要拓宽思路,创新招生机制,多方组织生源,面向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复转军人、进城农民工、青年农民和未升学高中毕业生招生。分析发现,通过这样的拓展来增大中职招生的规模不太现实。目前,农村地区的初中应届毕业生还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在此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断追求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将会抑制农村地区普通高中的正常发展,也将会使更多的农村学生被动员到中等职业学校,这将不断扩大城乡教育的不公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申家龙  赵宗淑  
中等职业教育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而发展,但作为一个教育层次,它能起到什么作用是由历史经济社会背景所决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生产技术的日益复杂,它必然会不断萎缩甚至于消失,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产生也是历史的产物,同样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当原有预期目标已经没有意义,也没有任何效果的情况下,如何转变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了,我们也应该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申家龙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充分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迅速得到释放,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不断壮大,也可以说,没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经济。然而,号称为三农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却对此视而不见,"为农村培养留得住、永久牌的落地式人才"一直是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开放前二十多年的价值取向,时至今日,仍然余音缭绕。显然,尽管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与培养目标未能适应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难以满足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实际需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谯欣怡  
2007年以来,我国陆续实行了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努力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但对2006年至2012年中职招生数分析得出,免补政策并没有效刺激中职教育的需求。中职教育作为教育市场上的一种"商品",应从扩大招生对象范围,扩宽毕业生发展道路,加大政府监管力度等方面,切实提高中职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树峰  
农村籍职业教育对象是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现有和潜在的主要受教育群体。它不局限于在读的农村籍中高职学生,而且还包括尚未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村籍初高中毕业生、待转移和已转移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留守的妇幼老弱群体和中老年农民以及未来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和振兴农村经济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对这些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是整体上提升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昊文  曹建华  吴志敏  
作为培养新型农民"工作母机"的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拓宽新型农民就业渠道、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本文分析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内外环境,探索基于培养新型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建立多渠道投资机制、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构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新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诠路  
本文在对2001-2005年农村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难题的关键,也就是要在政府的关注和干预下,振兴“农村职业教育”,大胆创新、深化改革,从而为农村城镇化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柯炳生  
为切实落实好"三农"大政,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社会各界深刻认识"三农"问题的全局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于促进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昭春  梁永国  张浩杰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平均受教育年限低,2005年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正处于推动经济起飞的“临界区间”。由于农民家庭学杂费负担较重,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难度加大,成为制约农村经济起飞的瓶颈。因此,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必然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景琴玲  文聪  
文章基于陕西省720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农户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耕地规模、对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了解程度、对职业教育培训作用的认知、对农村发展前景的预期、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和费用等都会影响农户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意愿。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精准识别农民需求、响应农民培训意愿、提高农民主体认知、完善政策与资金投入体系方面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玥  
通过对哈尔滨市产业现状及人才培养等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中职教育发展对接城市产业调整的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美珠  谢云天  
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中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职业学校、教师的认识发生偏颇,职业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杂乱无章。为此,学校应转变观念,发挥学校对农村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帮助建立农村家长学校,加强对农村学生的生活教育,开展亲情活动,重视家长委员会建设,构建反馈、监督、评价体系,以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成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生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居民生活、人口发展、高等教育等方面的转型或变化,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五统筹"发展战略要求统筹农村职业教育;社会公平要求关注农村学生;"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要求振兴农业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力跃  
第一,要树立农村职业教育分类发展的思路。对于留守务农的纯粹农业劳动者,应通过创办有农村特色的职业学校开展与农民发家致富相关的实用技术培训;对于准备进城打工的农民,要根据输入地的产业要求设置专业,与城市职业教育有效联动、合理分工,科学分解目标,农村职业学校负责农民工进城前的较为通用宽泛的职前初阶教育培训,城市职业学校承担更接近岗位职业需求的专项高阶技能培训;对于希望继续升学的农村青少年,则应开设比例较大的通识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