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0)
2023(7771)
2022(6231)
2021(6235)
2020(4841)
2019(10909)
2018(10838)
2017(18817)
2016(11600)
2015(12986)
2014(13162)
2013(12282)
2012(11480)
2011(10685)
2010(11276)
2009(10202)
2008(9954)
2007(9484)
2006(8676)
2005(8041)
作者
(28815)
(24532)
(24202)
(23348)
(15089)
(11971)
(11028)
(9634)
(9368)
(8832)
(8276)
(8214)
(7679)
(7651)
(7530)
(7457)
(7323)
(7050)
(6977)
(6829)
(6439)
(6116)
(6000)
(5952)
(5842)
(5557)
(5547)
(5382)
(5070)
(4929)
学科
(48302)
(40769)
经济(40625)
农业(32305)
(31578)
教育(20968)
中国(19206)
管理(18689)
业经(17735)
农业经济(12349)
(12245)
企业(12245)
(12033)
理论(11303)
方法(10867)
发展(10865)
(10740)
地方(10504)
(10433)
(9434)
农村(9415)
(9026)
(8066)
(7832)
数学(7686)
建设(7628)
收入(7578)
教学(7547)
数学方法(7543)
(7390)
机构
学院(151483)
大学(148951)
(56006)
研究(55718)
经济(54473)
管理(50835)
(43902)
理学(43201)
理学院(42644)
管理学(41818)
管理学院(41497)
中国(38925)
(32988)
农业(32653)
(32133)
师范(32023)
教育(31625)
科学(31221)
(27372)
(27272)
中心(26655)
业大(26460)
(25596)
师范大学(25537)
研究所(24221)
北京(21350)
(20912)
职业(20075)
农业大学(19932)
技术(19638)
基金
项目(92284)
研究(81239)
科学(74560)
基金(62170)
(51836)
国家(50991)
社会(50811)
社会科(46266)
社会科学(46254)
教育(44567)
科学基金(43164)
(39544)
编号(38984)
成果(34316)
(33404)
基金项目(32108)
课题(29322)
(27224)
(25155)
资助(23386)
自然(22997)
(22782)
(22702)
自然科(22435)
自然科学(22433)
(22430)
规划(22167)
自然科学基金(22048)
重点(21575)
(19939)
期刊
(75259)
经济(75259)
研究(56457)
教育(55265)
(52349)
中国(49722)
农业(35496)
学报(21031)
科学(20111)
业经(19277)
大学(18897)
(18087)
技术(17373)
(17095)
金融(17095)
学学(16058)
(15209)
职业(14992)
农业经济(14500)
农村(14072)
(14072)
管理(13715)
问题(10884)
技术教育(10046)
(10046)
职业技术(10046)
职业技术教育(10046)
社会(9341)
农村经济(9258)
财经(9245)
共检索到256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宇  肖凤翔  
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社会流动关系到当前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农村职业教育概念与农民社会流动概念的解析是研究二者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农民理性的研究和农村职业教育回应农民理性的可能性分析证明了农村职业教育能够促进农民的社会流动。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力促务农人员向新型农民转变,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实现非农就业,指导返乡农民工向农民企业家转型等途径促进农民社会流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佩  
失地农民的被动城市化使他们面临着经济、文化和心理融入社会的障碍。成人教育应肩负起引导失地农民尽快融入社会的重任。为此政府应组建成人教育培训集团;学校要构建有教无类的成人教育体系;失地农民要积极参与成人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佩  
各级政府主导的城市化使失地妇女从乡村转移到城镇,从熟谙的涉农行业向陌生的非农行业流动。由于落伍的文化技能、狭窄的就业机会和缺失的就业保护,使她们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和挑战。接受职业教育是实现失地妇女向上社会流动的最佳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广深  许花桃  许喜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丽英  
近年来在徐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一系列困难,如仍属江苏省内低水平、比较无序、转移层次较低、转移压力大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重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但是徐州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目前和未来几年转移劳动力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结合徐州的实际,本文提出若干促进本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宇  肖凤翔  
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二元制社会治理模式下城乡差距加大,必然导致农民工流向城市,而二元体制的社会治理结构又无法避免"民工荒"危机。二元体制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民工遭遇身份歧视,企业用工要求不断提高和城乡工业化差异成为农民工有序流动的障碍。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民工流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持,输出地和输入地的通力合作等路径以促进农民工有序高效流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浩  
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百年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赓续,以新时代发展为现实依据。总体上包括农民和农村两类主体、内容涉及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样态,拓宽社会保障服务覆盖面,持续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乡村全面全方位振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金台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增强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影响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距离,因此,政府必须统筹规划,职业学校必须抓住契机,通过建立配套健全的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相关的激励竞争机制,从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邬跃   李德龙  
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推动农村共同富裕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具有人才支撑、智力支撑、技术技能支撑等功能,是促进农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有效途径。但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从外部来看,不被社会认可,普遍受到鄙视和歧视;从内部来看,存在办学定位不清、质量偏低、供给不匹配需求等问题。要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应提高认识,以整体性治理思想为指导增加政策供给;明晰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定位;提升质量、以质图强,赢得社会认可和存在感;涵养生态,夯实生存根基,增强发展后劲;适配需求,回应外部变化拓展功能挖掘潜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双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实现农业转型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社会认可程度不高、办学条件下降和办学定位不明确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必须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改革农村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并建立和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铁明太  
文章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视角出发,剖析了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机会以及转移后的处境。从专业设置、素质培养、资源布局等视角,分析了影响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农村职业教育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秋香  李建英  马伟娟  
农村职业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通过对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探索了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一系列对策———加强基础教育,广泛宣传农村职业教育,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农村职业教师队伍建设和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最终促进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栖银  石伟平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在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紧密相关。文章结合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与学术研究成果,提炼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分析框架,包含“高质量”“共享”“全面”与“和谐”四大向度。基于此分析框架,分析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农民物质与精神富裕以及参与乡村生态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未来职业教育应适应产业需求,激发农村产业发展活力;统筹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人才培养,培育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融入农村社会,改善乡村生态与生活环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忠岘   陆俊汕  
<正>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农村职业教育发挥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于为农村输送实用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及技术赋能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随着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持续深入,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呈现出融合共生、相互促进的态势。鉴于此,深入剖析并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之间的互促互进关系,对于实现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新跨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一书,就是其中成果之一。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