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2)
- 2023(8807)
- 2022(6819)
- 2021(6588)
- 2020(4816)
- 2019(10896)
- 2018(10594)
- 2017(18486)
- 2016(11259)
- 2015(12546)
- 2014(12456)
- 2013(11662)
- 2012(10595)
- 2011(9892)
- 2010(10102)
- 2009(9092)
- 2008(8723)
- 2007(8272)
- 2006(7365)
- 2005(6662)
- 学科
- 农(48299)
- 济(38346)
- 经济(38312)
- 业(32511)
- 农业(32388)
- 教育(20461)
- 管理(18581)
- 中国(17235)
- 业经(16572)
- 农业经济(12365)
- 发(12232)
- 企(11729)
- 企业(11729)
- 发展(10984)
- 展(10859)
- 地方(9847)
- 村(9379)
- 农村(9360)
- 理论(8779)
- 制(8679)
- 方法(8633)
- 学(8267)
- 策(7641)
- 财(7447)
- 数学(7429)
- 教学(7390)
- 收入(7365)
- 建设(7360)
- 土地(7337)
- 数学方法(7313)
- 机构
- 学院(147447)
- 大学(141624)
- 济(53252)
- 研究(53033)
- 经济(51922)
- 管理(48726)
- 农(43894)
- 理学(42319)
- 理学院(41805)
- 管理学(41032)
- 管理学院(40741)
- 中国(35151)
- 农业(32686)
- 范(30972)
- 师范(30857)
- 京(30803)
- 教育(30643)
- 科学(30455)
- 业大(26937)
- 所(25744)
- 江(24994)
- 师范大学(24497)
- 中心(24377)
- 研究所(23143)
- 财(22303)
- 职业(20695)
- 技术(20282)
- 农业大学(20097)
- 北京(19658)
- 州(19175)
- 基金
- 项目(94674)
- 研究(83331)
- 科学(76208)
- 基金(63096)
- 家(53237)
- 国家(52406)
- 社会(50840)
- 社会科(47189)
- 社会科学(47179)
- 教育(44826)
- 科学基金(44024)
- 省(41409)
- 编号(39802)
- 划(34767)
- 成果(33799)
- 基金项目(32693)
- 课题(29929)
- 农(27625)
- 年(25808)
- 发(24451)
- 自然(23340)
- 资助(22710)
- 自然科(22692)
- 自然科学(22689)
- 性(22660)
- 部(22614)
- 规划(22577)
- 重点(22410)
- 自然科学基金(22256)
- 制(20906)
- 期刊
- 济(69358)
- 经济(69358)
- 教育(53390)
- 农(52393)
- 研究(50767)
- 中国(45229)
- 农业(35774)
- 学报(20651)
- 业经(19735)
- 科学(19391)
- 大学(18491)
- 技术(17485)
- 学学(16068)
- 业(15558)
- 财(15324)
- 职业(15028)
- 农业经济(14482)
- 农村(13665)
- 村(13665)
- 融(13657)
- 金融(13657)
- 管理(12293)
- 技术教育(10145)
- 职业技术(10145)
- 职业技术教育(10145)
- 问题(10116)
- 版(9965)
- 农村经济(9138)
- 社会(8670)
- 世界(8373)
共检索到235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邬跃 李德龙
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推动农村共同富裕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具有人才支撑、智力支撑、技术技能支撑等功能,是促进农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有效途径。但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从外部来看,不被社会认可,普遍受到鄙视和歧视;从内部来看,存在办学定位不清、质量偏低、供给不匹配需求等问题。要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应提高认识,以整体性治理思想为指导增加政策供给;明晰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定位;提升质量、以质图强,赢得社会认可和存在感;涵养生态,夯实生存根基,增强发展后劲;适配需求,回应外部变化拓展功能挖掘潜力。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职业教育 整体性治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攀 仲玉英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战略目标,赋予了农村职业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催生出教育更多层次的价值需求。然而,农村职业教育受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等外源依赖性困境及自身内部变革冲击等内源发展性困境影响,仍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本是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带有工具主义倾向。在技术理性的驱动下,探寻职业教育的价值内核,寻求乡村社会价值与乡村人本价值的耦合或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追求。从融合与协作视角出发,农村职业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包括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整合城乡职教资源;坚持多元合作协同发展,建设合作育人体系;坚持灵活机动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职业教育 价值追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鸣 魏佳朔
实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短板和弱项在农民农村。当前,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仍有缩小空间,也还需将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稳定在合理区间内,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建设有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公益事业仍有发展空间。对此,中央及有关部门、部分地区已有一些政策安排,但在范围上和内容上还有优化空间。面向2035年加快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还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优先向农业农村投入支持的长效体制机制、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并实现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辉 梁勇 田勇
乡村产业振兴是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农民富足的支撑点。乡村产业振兴可以通过创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民就业与创业技能,并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本文通过分析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并基于产业振兴面临的困境,提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即畅通要素自由流动,加强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城乡产业深度融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与管理体系。
关键词:
产业振兴 共同富裕 内在机理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培 郭俊华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然而共同富裕的实现存在诸多现实梗阻,突出表现为城乡贫富差距难弥合,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城乡机会均等有待提升。推动农民增收既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助推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可以有效促进生产和改善分配,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加速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应加快畅通要素流转、夯实基础支撑、消弭数字鸿沟、紧密利益联结,为产业振兴注入内生动力,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共建共享共富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洋 王雪锋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促进共同富裕中具有独特优势。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能够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开辟农民增收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进而促进共同富裕。但在现实运行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共同富裕面临困境,应探索和推广多种稳健经营模式、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联结机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队伍、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政策体系。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共同富裕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夏瑾 潘建林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类型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多样化人才的重要举措、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新时代助推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文章在深度分析职业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及现实逻辑基础上,明晰了职业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包括赋能乡村振兴的社会价值、赋能人才振兴的育人价值、赋能职业素养与人格精神的德育价值、赋能稳就业促创业的就业价值,进而提出聚焦“做大共富”,奏响党政校社协同育人“协奏曲”;构筑“职普融通生态圈”,做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压舱石”;打造“城乡融合共同体”,按下高素质人才培养“加速键”,以此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在助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落地生根、行稳致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淑英 杨明珠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教育类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选取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系统分析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及其各维度均有正向影响,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职业教育能够通过推进城镇化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数字经济对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基于上述研究发现,应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水平,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以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卫丽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为民谋福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根本体现。推动农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民富裕的核心和关键。本文基于推动农民共同富裕价值意蕴,针对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的现实阻碍,探赜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加快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链;优化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化人才培育为农民共同富裕提供支撑;完善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价值审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缪仁亮 潘锡泉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凭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优势,为社会人力资本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助力缩小社会差距和增进人民幸福感,促进共同富裕。浙江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创新实践,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形成了系列经验。借鉴浙江经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需进一步深化职教改革,明确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为共同富裕保驾护航;提高职业教育育人质量,向共同富裕输送人才;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供给,促共同富裕提质增效;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均等,助共同富裕大步向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春龙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重点目标就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使社会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其中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是“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强调的群体。以上群体中的绝大多数,都需要依靠职业教育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但是职业教育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视程度不够;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思想还未融入办学理念等。而解决办法应围绕重视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思想纳入职校办学理念等几方面进行。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等收入群体 共同富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航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消除绝对贫困、为共同富裕创造前提,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运用系统论整体论方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从历史观、价值论、方法论上确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哲学逻辑,系统回答了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不竭动力、实现路径三方面的问题。阔步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应当全面总结共同富裕“路线图”深刻的哲学意蕴,准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系统性整体性的方法论内容,多渠道拓宽共同富裕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敏
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是伴随着互联网兴起的新生事物,也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不可回避的时代背景。厘清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与数字化的互动机理、剖析数字化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构建农村数字化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对于数字赋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化农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真平 王志华
职业教育是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基于角色理论,文章构建职业教育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角色分析框架。脱贫攻坚阶段的扶智者、乡村振兴阶段的供给者、共同富裕阶段的协调者是政府及社会对职业教育角色的一般期待。针对职业教育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和角色不清等问题,可以通过差异化角色定位下的功能嵌入、角色比较优势下的资源嵌入及角色互动下的关系嵌入等路径重塑职业教育角色,提升职业教育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际效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栖银 石伟平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在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紧密相关。文章结合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与学术研究成果,提炼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分析框架,包含“高质量”“共享”“全面”与“和谐”四大向度。基于此分析框架,分析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农民物质与精神富裕以及参与乡村生态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未来职业教育应适应产业需求,激发农村产业发展活力;统筹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人才培养,培育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融入农村社会,改善乡村生态与生活环境。
关键词:
农民农村 共同富裕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