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0)
2023(4472)
2022(3526)
2021(3426)
2020(2620)
2019(5887)
2018(5657)
2017(10430)
2016(6260)
2015(6997)
2014(7011)
2013(6676)
2012(6221)
2011(5915)
2010(6027)
2009(5252)
2008(5032)
2007(4789)
2006(4401)
2005(3814)
作者
(15764)
(14074)
(13405)
(12775)
(8151)
(6698)
(5890)
(5433)
(5341)
(4756)
(4665)
(4463)
(4274)
(4125)
(4100)
(4065)
(3984)
(3942)
(3891)
(3661)
(3560)
(3534)
(3379)
(3327)
(3320)
(3173)
(3121)
(2875)
(2848)
(2842)
学科
(47519)
农业(31762)
(25909)
经济(25890)
(23262)
业经(13165)
农业经济(12204)
中国(10067)
(9297)
农村(9280)
(8744)
发展(7948)
(7946)
管理(6953)
地方(6904)
土地(6841)
建设(6744)
(6562)
劳动(6562)
农业劳动(6306)
收入(6139)
人口(6066)
(5884)
分配(5850)
动力(5774)
劳动力(5758)
方针(5702)
农业人口(5698)
及其(5672)
(5619)
机构
学院(85700)
大学(75760)
(39299)
(34232)
经济(33451)
管理(30231)
研究(29536)
农业(29278)
理学(26547)
理学院(26278)
管理学(25843)
管理学院(25678)
中国(22347)
业大(21051)
农业大学(17759)
科学(17424)
(15329)
(15146)
中心(14955)
(14596)
师范(14540)
(14525)
研究所(13639)
(13491)
职业(13446)
经济管理(12480)
技术(12265)
(11778)
(11771)
(11682)
基金
项目(56148)
研究(48632)
科学(45017)
基金(38007)
(32090)
国家(31564)
社会(29926)
社会科(27662)
社会科学(27657)
科学基金(26640)
(25510)
(25376)
编号(24094)
教育(23757)
基金项目(20603)
(20167)
成果(18009)
课题(16812)
(14977)
自然(14429)
(14237)
自然科(14035)
自然科学(14034)
自然科学基金(13775)
资助(13579)
(13473)
(13240)
(13006)
(12900)
发展(12749)
期刊
(49335)
(47043)
经济(47043)
农业(33751)
中国(24708)
研究(21410)
教育(19031)
业经(16562)
农业经济(14124)
(13969)
农村(13144)
(13144)
学报(12993)
科学(12863)
技术(12540)
大学(11368)
学学(10968)
职业(10338)
(9951)
金融(9951)
农村经济(8874)
技术教育(7971)
职业技术(7971)
职业技术教育(7971)
问题(7679)
(7669)
社会(7157)
世界(7023)
社会科(6844)
社会科学(6844)
共检索到132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丽娟  
中职教育的对口升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新建中职学校的师资问题,但对农村职业教育却是无意插柳柳成荫,使农村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得到了改善;90年代为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口升学力度进一步扩大,但一直维持了以专科为主的基本格局,即使这样,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给农村职业教育带来了短暂的繁荣。然而,随着我国适龄人口高峰的过去,在普通高中资源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等因素作用下,对口升学的价值很快就降低了。由于对对口升学的依赖,中职教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既没有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锻炼一批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当对口升学难以支撑时,转型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贺利娟  
自2007年12月28日我国正式启动加入《政府采购协议》(GPA)谈判以来,GPA发达成员国如欧盟、美国、加拿大等试图以最快的速度将我国拉进GPA,纷纷在我国开展加入GPA培训与研讨,向我国政府采购管理机构介绍各自国家有关GPA的法规、市场准入等。在2010年国际公共采购大会上,中国何时、以何种开放程度加入GPA再次成为各国专家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可以说在国际社会上,要求我国加入GPA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白晓君  孟凡波  
鉴于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与其他管理方法相比,标杆管理拥有更广阔的适用空间,但是我国企业在进行标杆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创新精神,防止企业战略趋同。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唐智彬  
以H省贫困地区某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过程为个案,基于当前反贫困国家战略下强化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策略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资本与能力双重缺失"现实状况,分析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路径选择。学校在"嵌入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力建设与通过"对口帮扶"实现社会资源汲取的双重作用下,不断积聚自身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本,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在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政策环境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异质性资源汲取渠道与方式,学校要通过对关键资源的精准识别,立足于自身能力建设,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启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村职业学校因为办学条件差等原因,招生难还好理解,办学条件较好的城市职业学校同样出现了招生困难,就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30多年来实施二元体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紧密相关。农村人口只能在农村的职业学校就读,所以,在农村地区建立了大量的职业学校,形成了职业学校遍地开花的局面。当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市场之后,失去了吸引力,城市人口对它不再青睐,它们也只能到农村地区招生,这样就形成了农村职业学校与城市职业学校竞争生源的局面。然而,尽管整个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市场,但我们的二元管理模式却没有改变,我们还在向县域职业学校要规模,1∶1普职比的利剑依然悬在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小丽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农村地区开始大面积建立职业学校,这些学校从建立开始到现在一直面临着招生困难,近几年,不少农村地区的职业学校更是出现了生存危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农村职业学校规模效应的缺失和财政支撑能力的不足不失为主要原因,伴随着农村职业学校和城市职业学校专业和功能的趋同,县域农村职业学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也将成为必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田易兮  郑超  
当青岛啤酒在国际独享无上尊荣之时,华润雪花于2006年以500万千升的年产量成为了中国产量第一的啤酒企业,同时英特布鲁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中国啤酒市场面临新的洗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致君  
普查疾病对于了解社会人群健康,制订防治规划,组织科研攻关都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但是它兴师动众,耗资、费时,不宜轻率决定,频繁进行。对此举的得与失,有必要作一番考察、权衡。这里引录一些事例: 1.1973年,某地区组织力量在600万人口中普查麻风病,历时一个月,只查出4个可疑病人,后又全部否定。 2.某县为了解疥疮情况,抽调县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金晔  许景  
宝洁大多数广告中规中矩,视觉效果都很温和,对观众和消费者有着强烈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宝洁广告的一成不变和固执,却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燕  
共生是一个直到今天才凸现出来的问题,但一经出现便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教育学者的关注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研究取向,本文就这些研究进行梳理以找寻进一步研究的基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喜辉  
农村职业技能教育不仅仅包括相关的职业技能教学,也应包括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等综合性的素质教育。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着语文底子薄、学习兴趣差、动笔能力弱等客观不足。如何使农村职校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并乐于动口表达、动手写作,成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要求的实用人才,是本文思考和尝试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飞  孙志河  史帆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怎样改革和发展,是关系能否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河北省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省教育厅与省委组织部、省农办联合发文,决定在全省实施农村改革发展和农民科技致富"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将职业教育涉农专业的招生对象扩展到具有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的45周岁以下青壮年农民,并"送教下乡"。历经4年的探索实践,在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河北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日臻成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琪  曹晔  盛子强  
针对农村职业学校教师补充困难、队伍不稳、素质不高的现状,借鉴国外STW(从学校到工作)框架的四种模式,根据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初步构建了我国农村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发展的STW模式,并提出了有效实施新模式的保障措施,从而为农村职业学校建立起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农村职业学校健康、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红卫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显示:职业学校多数师生认为直接升学制度有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但作用有限;部分师生认为现行升学比例不合适,但与学生升学需求的差距并非较大;欠发达地区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意愿、师生对升学制度的认可度高于发达地区;职高学生的升学意愿、对升学制度的认可度高于中专及技校学生;职业学校认可升学制度的价值,重视对有升学意愿学生的辅导工作;现行升学制度对职业学校正常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问题并不突出;只有坚持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才可能正确评价升学制度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作用,才可能做好现行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工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存江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培养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领域,对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理论界与实践领域已经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针对目前新型职业农民财经素养偏低的问题,农村职业学校以培养乡村"财务自由人"为目标,补齐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短板",大力开展"财商+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和激励传统农民及其子女识别并把握乡村振兴中的商机,主动投身于建设美丽乡村的创新创业实践中,不仅大有可为,必将大有作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