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7)
2023(9658)
2022(7282)
2021(6801)
2020(5029)
2019(11184)
2018(11057)
2017(21166)
2016(11656)
2015(12609)
2014(12562)
2013(12233)
2012(11035)
2011(9990)
2010(10128)
2009(9424)
2008(9271)
2007(8535)
2006(7961)
2005(7229)
作者
(33406)
(28912)
(27860)
(26879)
(17486)
(13579)
(12425)
(11091)
(10820)
(9869)
(9808)
(9272)
(9016)
(8960)
(8746)
(8580)
(8305)
(8196)
(8162)
(7970)
(7218)
(7170)
(6977)
(6586)
(6543)
(6434)
(6298)
(6125)
(5795)
(5694)
学科
(53238)
经济(53198)
(49115)
(38610)
农业(32888)
管理(23592)
业经(20018)
(17582)
企业(17582)
中国(16377)
方法(14269)
地方(13576)
(12823)
农业经济(12530)
(12394)
数学(12334)
数学方法(12238)
发展(10906)
(10893)
土地(10064)
(9914)
(9783)
(9592)
(9556)
农村(9534)
(8966)
产业(8562)
(8477)
银行(8463)
(8146)
机构
学院(167872)
大学(159713)
(71193)
经济(69806)
管理(61042)
研究(60065)
(52499)
理学(52457)
理学院(51928)
管理学(51048)
管理学院(50784)
中国(47810)
农业(39687)
科学(36951)
(33578)
业大(33213)
(30629)
(29363)
中心(28229)
研究所(27808)
(27169)
农业大学(24344)
财经(22962)
(22668)
师范(22461)
(21483)
(21015)
经济学(20979)
(20940)
(20898)
基金
项目(112569)
科学(88758)
研究(85985)
基金(80345)
(70504)
国家(69777)
科学基金(58899)
社会(55984)
社会科(52551)
社会科学(52536)
(46355)
基金项目(42815)
(37356)
教育(37005)
编号(36763)
自然(35143)
自然科(34205)
自然科学(34200)
自然科学基金(33590)
(30803)
资助(30194)
成果(28581)
(27676)
重点(25595)
课题(24934)
(24700)
国家社会(23473)
(23194)
发展(22668)
(22328)
期刊
(90759)
经济(90759)
(59665)
研究(47582)
农业(40370)
中国(38742)
学报(28437)
科学(27564)
业经(23004)
大学(22688)
学学(21927)
(20152)
(19709)
金融(19709)
(18559)
管理(18242)
教育(15977)
农业经济(14953)
农村(14677)
(14677)
问题(13857)
技术(13460)
经济研究(11691)
(11527)
财经(10809)
世界(10739)
经济问题(10269)
资源(9897)
农村经济(9602)
社会(9483)
共检索到256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剧乂文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而这又依赖于耕地面积与耕地质量。就目前我国现状看,耕地面积增加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改造中低产田以进行农村耕地结构调整是实现土地肥力持续增加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可耕地结构的调整也为实现土地集约经营提供了条件。在改造中低产田过程中,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对依托粮食生产的产业实现一体化的结构性调整。由此,实行改、用、养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促进传统耕作方式的转变,提高土地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易维希  李一平  
走出“中低产田改造”的误区──兼论中、高产田增的潜力、效益及途径易维希,李一平当前,“中低产田改造”无论作为口号或措施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农业部在《关于到2000年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意见》中明文提出,国家对农业投资应主要用于“中低产田改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东升  
本文首先论述了中低产田的概念。然后,以四川省三台县中低产田改造实施三年后的效益分析,当基准率按8%计算时,该项目的财务净现值率为167.57%,内部收益率为31.22%,投资回收期4.9年。据中低产田的增产潜力,到2000年增产500亿公斤粮食,有80%的增加量要从改造中低产田中获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铁辉  韩昕儒  陈永福  
本文基于粮食产出能力、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气候因素三个维度和16个具体指标构建了中低产田改造地区优先排序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八大区域中低产田改造的优先排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区、东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是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优先考虑区域;西南区、华南区和西北干旱区可以考虑在区域内的重点地区进行局部改造;黄土高原区和青藏区中低产田改造有必要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建国  
据测算,在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高产田约为5.5亿亩,12.7亿亩为中低产田。中低产田比重高,既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农业增产的潜力所在。大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中低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懿  梁春祥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在做耕地数量的加法,有力地遏制前些年全国耕地数量减少的不利趋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在做耕地质量的乘法,对提升我国耕地质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耕地占补平衡面临诸多困难:一是耕地后备资源日益减少,部分地区已经成为制约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的"瓶颈";二是补充耕地质量不高,土壤熟化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大部分为旱地,水田比例偏低;三是经历多年的开垦,大部分新增耕地位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明秋  韩桐魁  
本文在分析建国后我国荒地开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大力开展中低产田改造 ,尽量少开荒甚至不开荒 ,是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措施 ,并对中低产田改造的措施选择和资金筹措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晓玲  徐保根  樊兰瑛  董联蓉  
在计算环境因素满足度的基础上,对中低产田的主要限制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据此划分中低产田的成因类型,这种划分方法对中低产田的开发改造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恩泽  刘海凤  王肃  
本文论述了划分中低产田类型的依据,并根据现阶段中国国情和吉林省改造中低产田的多年实践,将中低产田划分为6种类型。这6种类型,对全国各地不同区域均有普遍参考价值。作者还依据不同农业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条件的差异性,提出了不同区域的中低产田的量化标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琳  张凤荣  姜广辉  姚慧敏  
本文从粮食总产量、单产水平分析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历史变化,根据我国高产田、中低产田的投入和单产水平的利用现状,指出改造低产田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途径,在防止耕地退化、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蓝盛兴  王有星  
农业生产是和水、土、气、生物直接打交道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构成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其中土地是农业最根本的生产资料,是万物生产的基础。我国现有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7%。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构成,以及人们对自然界实践活动的影响,对农业发展形成不同的后劲,形成不同的单产——高中低产田。具体地说,一般都是以水利设施程度,土层的深厚与浅薄,交通条件和气候况状,及经营方式等方面来综合划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克清  李双柱  
涟水县第二期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效益分析涟水县农业开发局黄克清涟水县余圩乡政府李双柱国家立项投资的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调控农村经济运行,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涟水县立项开发投资的一期工程从1988年开始,至1990年实施结束,二期从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