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0)
- 2023(13990)
- 2022(11993)
- 2021(11373)
- 2020(9397)
- 2019(21624)
- 2018(21833)
- 2017(41204)
- 2016(22692)
- 2015(25676)
- 2014(26147)
- 2013(25645)
- 2012(23455)
- 2011(21216)
- 2010(21220)
- 2009(19374)
- 2008(18723)
- 2007(16724)
- 2006(14810)
- 2005(12771)
- 学科
- 济(89737)
- 经济(89628)
- 业(64323)
- 管理(58991)
- 农(50815)
- 企(43040)
- 企业(43040)
- 方法(37052)
- 农业(33774)
- 数学(31986)
- 数学方法(31593)
- 业经(24774)
- 中国(24323)
- 地方(21084)
- 学(20167)
- 财(19716)
- 制(17950)
- 理论(14996)
- 发(14333)
- 贸(13834)
- 环境(13828)
- 和(13827)
- 贸易(13827)
- 技术(13752)
- 教育(13545)
- 体(13494)
- 易(13410)
- 策(12953)
- 银(12914)
- 银行(12867)
- 机构
- 学院(318400)
- 大学(315767)
- 管理(126506)
- 济(120087)
- 经济(117135)
- 理学(109462)
- 理学院(108264)
- 研究(108231)
- 管理学(106336)
- 管理学院(105790)
- 中国(80460)
- 农(72894)
- 科学(69922)
- 京(68131)
- 业大(56562)
- 农业(56007)
- 所(54869)
- 财(52368)
- 中心(50382)
- 研究所(50164)
- 江(48193)
- 范(43807)
- 师范(43381)
- 北京(42484)
- 财经(41419)
- 院(38995)
- 州(38859)
- 经(37711)
- 技术(35684)
- 省(35551)
- 基金
- 项目(221958)
- 科学(172544)
- 研究(164876)
- 基金(156931)
- 家(137300)
- 国家(136014)
- 科学基金(115500)
- 社会(100669)
- 社会科(94649)
- 社会科学(94621)
- 省(89607)
- 基金项目(84232)
- 自然(74843)
- 教育(74831)
- 划(74254)
- 自然科(73005)
- 自然科学(72985)
- 自然科学基金(71631)
- 编号(70465)
- 资助(63441)
- 成果(56981)
- 重点(49331)
- 课题(48284)
- 部(48141)
- 发(48116)
- 创(45537)
- 创新(42367)
- 科研(42065)
- 项目编号(40554)
- 大学(40545)
- 期刊
- 济(139269)
- 经济(139269)
- 研究(90037)
- 农(74504)
- 中国(68267)
- 学报(55100)
- 农业(50786)
- 科学(49620)
- 大学(41829)
- 管理(41664)
- 教育(40972)
- 学学(39241)
- 财(37389)
- 技术(29013)
- 业经(28743)
- 融(27008)
- 金融(27008)
- 业(23717)
- 问题(19160)
- 图书(18983)
- 财经(18514)
- 经济研究(18504)
- 版(18210)
- 科技(16621)
- 业大(16202)
- 经(15644)
- 资源(15323)
- 农业经济(15241)
- 技术经济(15227)
- 理论(14981)
共检索到470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建
农村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应包括制度保障体系、适老实体体系、养老服务体系、文化建设体系、组织支持体系。要坚持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规划性原则。客观实体指标包括社区环境、社区居住和社区设施,主观评价指标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组织和社区文明。要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科学运行、考核评价主体选择和评估结果科学应用三方面建设评估机制。
关键词:
老龄化 宜居社区 评价体系 指标 构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金颖 焦燕 王岩
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村镇宜居社区应具备经济持续度、环境友好度、资源节约度、生活便利度、社会和谐度五个方面的特征;建立了村镇宜居社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括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以及5个加分项指标。
关键词:
村镇社区 宜居社区 评价指标 体系框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军红
农村的宜居水平关系到农村的整体发展理念、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农村投资环境、农村的生态建设状况等方面。因此,农村宜居水平的高低影响到农村建设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体现了农村规划和建设的基本精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形势下,加强农村的宜居水平建设,营造适宜于农民居住的环境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实际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建设 农村宜居 指标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忻昕
为实现2020年辽宁宜居乡村建设的宏伟目标,辽宁省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我们开展了"辽宁省宜居乡村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研究"工作,其中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为指标体系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基础。通过调查逐渐明确了宜居乡村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从而制定了宜居乡村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实施的路径。这一研究成果为其他省市农村生态宜居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也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关键词:
宜居乡村 生态宜居 考核指标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银利军 银浩然
环境宜居型农村社区的基本体现包括:居住环境安全舒适、服务设施完善、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目前农村社区规划设计普遍存在住宅设计不合理服务设施不完善、环境绿化有误区等问题,为构建环境宜居型家园,要重点做好:从设计模式、楼层高度、户型设计、建筑质量等方面优化住宅设计;加强各项公共设施建设,灵活确定多种设施规划布局;合理选择绿植品种,结合实际进行景观布置。
关键词:
环境宜居 农村社区 规划设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敏 宋彦
宜居社区的建设既是对生活空间的再造,更是对国人现代性的再造。其建设交织了一系列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中国特征,并强调内涵型的城市功能建设以及均衡的公共服务供给与公平规则享有。本文通过对中美宜居社区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宜居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经济持续度、环境友好度、资源节约度、生活便利度和社会和谐与进步等方面,并对各项指标分别展开子项指标的选取与说明,以期引导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谐社区构建、人们生活品质提高。
关键词:
宜居 比较分析 绿色 和谐 关键评价指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聂继凯
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和生活政治理论为理论基础,借助问卷调查结合定量、定性分析技术,在解析宜居社区相关科研文献、政策文本、实践经验和融合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包括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和70项三级指标的宜居社区评估指标体系。借助AHP法计量指标权重后发现,务实和潜在变动性构成了评估指标体系的基调和特征,安全、智慧与自组织分别是当下社区居民的主导性需求、宜居社区的构成性要件及宜居社区建设的基础性方式,据此提出了双导向、系统设计、动态调整3个评估指标体系优化原则,及多元共治、智慧社区与社区安全3个日后宜居社区重点实践方向,最后指出了扩充指标建构方法、丰富分析数据、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3个后续研究进路。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宜居社区 评估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渠立权 邵远征 舒帮荣
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是新形势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地使用效率和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仅是改变农民的居住方式,更是农民生活方式和就业形式的重大变革。这种深层次的变革需要一定的土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支撑。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可行性论证分析以及各级规划的约束。在分析建设流程的基础上,构建多指标分析模型,讨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可行性分析方法,分析指标包括土地自然条件、农地经营制度改革、农民搬迁意愿、新型社区建设模式等内容,指标权重用Delphi和AHP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出BOM模式是一种较好的农村社区建设组织模式。提出农村新型社区规划体系包括传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伏湘 胡希军
从国内外研究成果入手,通过对宜居城市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设计了覆盖面更全、操作性更强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24个领域层指标和81个指标层指标,对科学评价城市宜居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万江 朱允卫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和生活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运用系统科学层次分析法提出反映农村全面小康的子系统,在子系统内严格选择个体指标并科学确定相应的指标标准值;然后根据各子系统和个体指标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分别确定其权重;最后再编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评价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有关数据对农村全面小康的建设状况及其前景进行了综合评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立清 李明贤
本文以解决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量化问题为基本任务,概括了国内包括重庆市“简便实用型”、北京市房山区“新农村数字化模型”、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和南京市江宁区、湖南湘西自治州等地方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评价、简便可行、系统性、可比性和导向性等六大基本原则。文章采用AHP方法,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50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运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 评价实践 指标体系 评价原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建芳
社区教育是成人继续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网络建设不断提升,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已经逐渐具备了建设信息化社区教育的必要条件和实际需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到农民继续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社区教育实际情况的分析,结合农村实际需求提出了新农村信息化社区教育体系建设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 信息化 社区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秀杰
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不仅能够带动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能够满足广大城市居民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同时也是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现实需要。当前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现实背景下,农村生态旅游区要想获得旅游者的认可,不仅需要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同时还应该进行旅游区的形象建设,通过广泛的宣传,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态旅游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关键词:
美丽宜居 村庄 农村生态旅游区 形象建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少群 林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