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44)
2023(19859)
2022(16991)
2021(15926)
2020(13269)
2019(30378)
2018(30103)
2017(57612)
2016(30991)
2015(34737)
2014(34033)
2013(33362)
2012(30149)
2011(27116)
2010(27107)
2009(25350)
2008(24392)
2007(21396)
2006(18917)
2005(16502)
作者
(86613)
(72374)
(71674)
(68267)
(45738)
(34749)
(32419)
(28321)
(27512)
(25545)
(24407)
(24398)
(22812)
(22507)
(22198)
(22081)
(21524)
(21281)
(20669)
(20505)
(17805)
(17784)
(17438)
(16718)
(16229)
(16078)
(15999)
(15887)
(14592)
(14199)
学科
(121976)
经济(121812)
(89413)
管理(87969)
(67749)
企业(67749)
(52493)
方法(52158)
数学(45204)
数学方法(44530)
农业(34855)
(32309)
中国(32219)
业经(31589)
(26803)
(25741)
地方(24339)
(21465)
贸易(21453)
(20856)
理论(20031)
(19530)
财务(19442)
财务管理(19395)
(19004)
技术(18873)
(18758)
银行(18709)
环境(18428)
企业财务(18335)
机构
学院(428385)
大学(427242)
(170115)
管理(167529)
经济(166457)
理学(145364)
理学院(143797)
研究(141978)
管理学(141027)
管理学院(140255)
中国(107421)
(89770)
科学(87783)
(82162)
(79173)
(70408)
业大(67985)
中心(65627)
研究所(63857)
(63633)
农业(63083)
财经(62610)
(57061)
(56839)
师范(56316)
北京(55860)
(51635)
(50859)
经济学(50803)
财经大学(46386)
基金
项目(295961)
科学(232809)
研究(218168)
基金(214218)
(186583)
国家(184992)
科学基金(159108)
社会(137996)
社会科(130382)
社会科学(130350)
(116271)
基金项目(113344)
自然(102550)
教育(100351)
自然科(100168)
自然科学(100144)
自然科学基金(98299)
(97090)
编号(89802)
资助(87187)
成果(72774)
重点(66167)
(65167)
(63158)
课题(61418)
(61383)
创新(57277)
国家社会(56645)
科研(56522)
(56296)
期刊
(189829)
经济(189829)
研究(124736)
中国(86235)
(81123)
学报(69628)
科学(63555)
(61149)
管理(60049)
农业(54904)
大学(54329)
学学(51253)
教育(49385)
(38229)
金融(38229)
技术(37484)
业经(35688)
财经(30216)
经济研究(28576)
(26904)
(25852)
问题(25478)
(22800)
图书(20738)
科技(20726)
技术经济(19659)
理论(19449)
现代(18807)
业大(18786)
世界(18323)
共检索到632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晓明  
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制度环境的制约。本文立足于制度主义视角,以"合法性机制"为解释逻辑,采用个案研究方法,探讨农村老年人协会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深入观察和分析,本文发现:港畔村老年人协会是在与乡土社会的制度环境长期互动的情况下形成的制度化的组织,而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老年人协会的成立和生存都依赖于乡土社会的制度资源,即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共享的社会价值观念等,它能否正常运转取决于制度为人们的接受程度和协会对制度资源的利用程度。老年人协会作为农村社区重要的草根NGO,对乡村传统文化的重建具有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它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鹏  
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将构成中国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主题。在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由外部资源促进内部发展"是老年人协会建立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乡村社会复杂多元的制度环境,老年人协会依靠村庄动员形成了制度化的动员型组织结构,表现为结构增生、功能外溢和规则妥协。制度化成本和组织内在张力导致老年人协会逐步走向日常化。日常化意味着老年人协会真正融入村庄的社会网络和文化传统,成为村庄秩序和文化传统的守护者和担纲者。国家在扶持和推广农村老年人协会时,需要从文化建设和乡村建设的战略着眼,鼓励和尊重老年人协会自发探索的积极性,形成"低成本、高福利"的老年人协会建设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洪云虎  蒋先宏  张广才  张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飞强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拆迁是一个复杂的难题。引发拆迁困难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物质补偿标准的原因,非物质补偿也会影响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个案村的实证研究表明,村民对非物质补偿的诉求,包括两个主要方面:拆迁安置能够保障自身的长远生活;拆迁后的安置能够维系或重组原有的村落共同体。因而,在村落的拆迁过程中,要考虑如何为村民长远的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要尊重村落共同体结构和社会网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峰  
老字号餐饮企业是我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它是旅游目的地市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资源之一。但是,目前有一些老字号餐饮企业的经营出现了一些困惑的现象,传统的经营方式受到了新兴企业的挑战。本文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某老字号餐饮企业消费者的顾客满意度研究,找寻出影响该企业经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经过实证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对该企业的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非常高,进而针对该企业的经营策略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这一针对性的研究对老字号餐饮企业改善经营策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梅志罡  
本文描述了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下一种特殊的农村村民自治模式———均势型的村民自治 ,分析了其中的均势机制 ,指出了这种模式的实质内涵、现实合理性及其发展趋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树茁  徐洁  左冬梅  曾卫红  
本文基于对当前转型期农村老年人生计与福祉现状的认识,探讨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应用于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个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该框架研究中国农村老年人家庭生活福祉脆弱性的形成与特点、养老模式的形成、演化与变迁的途径和规律,探索农村家庭养老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本文用生计来研究老年人福祉,并建立了农村老年人生计、福祉与家庭支持政策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福祉研究和实践有积极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树茁  徐洁  左冬梅  曾卫红  
本文基于对当前转型期农村老年人生计与福祉现状的认识,探讨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应用于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个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该框架研究中国农村老年人家庭生活福祉脆弱性的形成与特点、养老模式的形成、演化与变迁的途径和规律,探索农村家庭养老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本文用生计来研究老年人福祉,并建立了农村老年人生计、福祉与家庭支持政策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福祉研究和实践有积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灿鹏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公共物品,内生于社会历史环境中,是在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中形成的行为规则和价值准则,它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任何制度的本质都是对利益关系的规范,有效的制度结构能够为个体提供比较巨大的利益激励和比较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也能够为人们建立比较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从而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达到利益需要的实现和满足。一个制度或制度体系都有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周期,它总是处在制度均衡—非均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夏雪  
我国从2001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布局调整中学校数量的锐减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出现。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这一政策实施中的政府机会主义行为,具体表现在逆向选择、应声虫现象和道德风险三个方面。最后,作者从改革政府考核机制、完善奖惩并重的人大监督方式、加大对贫困家庭资助几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春文  柯雪龙  
在华北平原的一个村庄,尽管有国家、市场、资本等力量的介入和影响,具备规模化农业生产条件的村庄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仍然维持着以小农农业为主的农业格局。研究发现,虽然国家、市场、资本等力量的介入极大地改变了村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使其有利于经营规模农业,小农农业却在乡土社会的基础上找到了克服小生产局限的经营之道,实现了规模效益与家庭经营优势的结合。本文认为,应当重视乡土社会观念及其规则的重要作用,因为正是乡土社会与诸多外来力量的互动赋予了小农农业存续的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春文  柯雪龙  
在华北平原的一个村庄,尽管有国家、市场、资本等力量的介入和影响,具备规模化农业生产条件的村庄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仍然维持着以小农农业为主的农业格局。研究发现,虽然国家、市场、资本等力量的介入极大地改变了村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使其有利于经营规模农业,小农农业却在乡土社会的基础上找到了克服小生产局限的经营之道,实现了规模效益与家庭经营优势的结合。本文认为,应当重视乡土社会观念及其规则的重要作用,因为正是乡土社会与诸多外来力量的互动赋予了小农农业存续的空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文章将"宏观"普查数据和"微观"村庄调查数据结合起来,考察当前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存方式。研究显示,农村超过90%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有1个及以上的存活儿子,约70%有两个及以上存活儿子。只有一个儿子的老年人在直系家庭生活的比例较高。但有多个儿子的老年父母与已婚儿子分居各爨成为主流,他们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由诸个儿子"轮流"赡养占较大比例。就整体而言,农村老年人缺少可以支配的经济资源,尽管他们的衣食之需得到基本满足,但居住条件明显不如中青年子代,医疗消费很低。农村老年人与中青年人的生存方式并没有获得"同步"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