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2)
- 2023(15661)
- 2022(13485)
- 2021(12652)
- 2020(10391)
- 2019(23725)
- 2018(23555)
- 2017(45871)
- 2016(24932)
- 2015(27970)
- 2014(27871)
- 2013(27707)
- 2012(25370)
- 2011(23050)
- 2010(23275)
- 2009(21444)
- 2008(20896)
- 2007(18731)
- 2006(16945)
- 2005(14832)
- 学科
- 济(104598)
- 经济(104471)
- 业(76088)
- 管理(68559)
- 企(53688)
- 企业(53688)
- 农(51990)
- 方法(41712)
- 数学(36207)
- 数学方法(35715)
- 农业(34642)
- 中国(27302)
- 业经(27042)
- 地方(25624)
- 财(23761)
- 学(20732)
- 制(19774)
- 贸(18531)
- 贸易(18524)
- 策(18181)
- 易(17976)
- 技术(15603)
- 理论(15513)
- 发(15501)
- 环境(15469)
- 和(15086)
- 银(15073)
- 银行(15031)
- 行(14388)
- 划(14359)
- 机构
- 学院(356516)
- 大学(353196)
- 济(143486)
- 管理(143256)
- 经济(140271)
- 理学(124316)
- 理学院(122916)
- 研究(121080)
- 管理学(120941)
- 管理学院(120271)
- 中国(91089)
- 京(74423)
- 科学(74384)
- 农(71701)
- 财(63808)
- 所(60408)
- 业大(56943)
- 中心(55445)
- 研究所(54905)
- 农业(54653)
- 江(53124)
- 财经(50664)
- 范(48537)
- 师范(48204)
- 北京(46734)
- 经(46118)
- 院(43428)
- 州(43052)
- 经济学(40477)
- 经济管理(38941)
- 基金
- 项目(242532)
- 科学(191158)
- 研究(181725)
- 基金(174964)
- 家(151369)
- 国家(149972)
- 科学基金(128839)
- 社会(114502)
- 社会科(107997)
- 社会科学(107969)
- 省(95322)
- 基金项目(92794)
- 自然(82222)
- 教育(81789)
- 自然科(80223)
- 自然科学(80207)
- 划(79324)
- 自然科学基金(78787)
- 编号(76415)
- 资助(71103)
- 成果(62377)
- 重点(53716)
- 部(53394)
- 发(53261)
- 课题(51719)
- 创(49710)
- 国家社会(46327)
- 创新(46226)
- 教育部(45401)
- 科研(45328)
- 期刊
- 济(165338)
- 经济(165338)
- 研究(104461)
- 农(73156)
- 中国(69331)
- 学报(54751)
- 科学(52487)
- 农业(49671)
- 管理(49440)
- 财(45025)
- 大学(42570)
- 学学(40297)
- 教育(39800)
- 融(34458)
- 金融(34458)
- 业经(32247)
- 技术(30210)
- 经济研究(23664)
- 财经(23406)
- 业(23033)
- 问题(22417)
- 经(19851)
- 版(18672)
- 图书(17667)
- 科技(17437)
- 技术经济(17341)
- 现代(16868)
- 理论(16845)
- 资源(16836)
- 世界(16357)
共检索到526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候蔺
本文通过“个人—家庭—村域—社会—文化”关系域分析框架,从纵横两个方面梳理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的形成,将1949~1962年出生的这一代人的生命历程放置于其生活的社会生态系统之中,展现了当代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生成的复杂路径和交错层级。文章认为由于关系域中核心系统及微系统的养老储备不足,中系统及外系统的养老支持匮乏,宏系统的养老导向力度脆弱,导致了内围系统的养老危机不断向外围系统溢出,而外围系统的支撑难以弥合困境,形成了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纵向的内生弱势累积和横向的外生压力叠加,并从远近双重目标尝试探讨了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的优化策略,强调了村域系统在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关系域中的重要作用和解困优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纪春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规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和工业部门转移就业,家庭小型化、农村人口"空心化"趋势明显,再加上"少子化",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日益突出,如何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福利供给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热点。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制度化养老保障水平低、社会化养老服务相对缺失的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以其社区性和互助性优势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创新之举和有效之策,并迅速在全国推广。作为农村未来养老的新模式,农村互助养老在发展过程中遭遇思想观念、法律政策、资金保障、政府执行等现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互助养老 困境 优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储奕洋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相比于城市,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更深、养老问题更为严重。解决农村养老服务问题成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中之重。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的严峻形势下,互助养老作为补充性的模式成为了可行之举。本文以江苏省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为例,对其不同互助养老模式类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目前运行的基础上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明确相关政策要求,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配套设施,有效提升互助养老服务质效,助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养老 互助养老 供给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强社
本文通过对农村养老面临的传统观念弱化、家庭责任转化、经营方式固化、农村产权异化的困境分析基础上,深入探析了农村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制度养老、机构养老四种模式的内涵、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提出了农村养老宜采取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制度养老为支撑、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模式,策略选择上宜从权宜、过渡与长久性的目标出发,分别采取短、中、长期三步走的路径。
关键词:
农村养老 困境 模式 多元化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聂玉霞 汪圣
推进农村社区教育不仅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在调研山东青岛市、潍坊市、泰安市基础上,梳理了三地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理路,发现农村社区教育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即发展空间失衡、理性认知和参与不足、工作队伍人员匮乏及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数字化发展较为落后、教育评价体系尚未成熟等。为此,应基于政策供给和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强化教育理念和内生动力,积极进行人才引进和培训,提供数字化平台和技术,完善评价体系等,多措并举以优化农村社区教育。
关键词:
农村社区教育 乡村振兴 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更立 阮成武
农村学前教育供给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在"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下,为解决农村地区"入园难"问题,一些县区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具有可借鉴性的经验,但我国县区农村学前教育整体供给的制度效率、分配效率和技术效率还很低,导致供给能力不足和供给质量低下。分析当前我国县区农村学前教育供给的有益探索和现实困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不同县区构建有效的学前教育供给体系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
农村学前教育 县域 供给困境 改进策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全林 胡敏洁
近些年来城市人口流动频繁,老年人因各种原因的迁移也在逐渐增多,异地医疗费用报销和医保关系转移等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目前我国老年人异地就医面临着报销手续复杂、比例较低等困境,地区间利益冲突、各地政策不一致、监管难度大等是造成困难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完善异地就医政策和设置定点医院、提高统筹层次,实现省际间医保的转移和最终实现全国统筹三个阶段性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淼 陈晓红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事关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特别是当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问题成为解决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矛盾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现状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制度困境,农村养老保障仍然还延续1992年颁发的政策规定,与时代发展不适应,资金困境、管理困境等,并结合问题给出了在制度法治化、多元化筹资、提升农民收入、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障 家庭养老 筹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海龙
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在缓解老年贫困,保障居民养老权益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辨析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属性的基础上,系统评析了现行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实践中的困境,表现为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过低且公平性差,现行计发办法不合理且调待机制严重滞后,基础养老金筹资责任分担模糊且不合理等。因而,为增强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应从加强公共财政投入、构建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完善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确立正常待遇调整机制以及健全农村基础养老金政府层级间的责任分担机制等方面,优化现行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政策。
关键词:
基础养老金 政策优化 政府补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冀云 李进伟
本文采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分析农村隔代居住老年人与养老规划的现状与特点,结果表明隔代居住的老年人具有低龄、有配偶、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身体健康、个人收入相对较高、生活主要来源于自己及配偶的特点,大部分人具有养老规划,认为老年人的照料承担者应该是自己或配偶,并以打算今后在自己家中养老的居多,说明隔代居住的老年人为了家庭利益最大化到晚年继续贡献是不计回报的,照料孙辈并不是为了换取子辈养老,本研究支持"利他主义"理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汪连杰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社会养老保险有利于缓解农村老年人的经济剥夺感和社会剥夺感;在采用工具变量法消除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社会养老保险通过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信任感、健康水平和政治参与度来降低其相对剥夺感;异质性检验显示,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男性、80岁以上和贫困线以下老年人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效应更大。应建立基础养老金与居民消费指数的联动增长机制,倡导精准扶贫政策向农村老年人群体倾斜,并通过营造重视和关爱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氛围,来逐渐消除其相对剥夺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冀云 李进伟
本文采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分析农村隔代居住老年人与养老规划的现状与特点,结果表明隔代居住的老年人具有低龄、有配偶、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身体健康、个人收入相对较高、生活主要来源于自己及配偶的特点,大部分人具有养老规划,认为老年人的照料承担者应该是自己或配偶,并以打算今后在自己家中养老的居多,说明隔代居住的老年人为了家庭利益最大化到晚年继续贡献是不计回报的,照料孙辈并不是为了换取子辈养老,本研究支持"利他主义"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鲁万波 于翠婷 高宇璇
利用2013年CHARLS数据,分析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及其不平等程度对于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实证发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均对老年人健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相比社会养老对健康的边际效应,家庭养老的边际效应更强;相比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对躯体健康的影响,二者对精神健康的影响更为显著;无论是基于基尼系数还是泰尔指数测算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不平等指标均对老年人健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随着新农保政策的推进,社会养老保障老年人健康的地位日益凸显,伴随产生的老年人养老金收入不平等问题值得进一步
关键词:
整体健康 社会养老 家庭养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匡敏 何飞
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背景下,如何根据农村老年人口健康需求,完善和优化养老服务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根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调查数据,分析"新农保"对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通过PROBIT广义线性模型,在系统控制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新农保"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正向因果关系,提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优化路径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新农保 健康状况 养老服务 优化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淼
本文根据"2014年千村调查"数据资料,描述了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并运用次序Logit模型,对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老人与子女关系、经济状况、健康状况、政策支持状况、个人家庭状况。提出应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建设农村老年人与外界联系的农村通讯网络系统、建立农村老年人自我管理的"村老年协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