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4)
- 2023(13873)
- 2022(11612)
- 2021(10950)
- 2020(8737)
- 2019(19739)
- 2018(19786)
- 2017(37796)
- 2016(20558)
- 2015(22905)
- 2014(23242)
- 2013(23285)
- 2012(22269)
- 2011(20608)
- 2010(21290)
- 2009(20092)
- 2008(19766)
- 2007(17905)
- 2006(16698)
- 2005(15628)
- 学科
- 济(111259)
- 经济(111155)
- 业(58323)
- 农(50924)
- 管理(48882)
- 企(34807)
- 企业(34807)
- 农业(33852)
- 方法(33808)
- 中国(33573)
- 数学(29966)
- 地方(29802)
- 数学方法(29771)
- 业经(26449)
- 制(23571)
- 财(20980)
- 学(20255)
- 银(19156)
- 银行(19134)
- 行(18663)
- 融(18221)
- 金融(18221)
- 发(17815)
- 贸(16815)
- 贸易(16799)
- 体(16766)
- 地方经济(16445)
- 易(16230)
- 发展(13967)
- 展(13936)
- 机构
- 学院(309316)
- 大学(305982)
- 济(143387)
- 经济(140613)
- 研究(117737)
- 管理(111152)
- 理学(93690)
- 理学院(92581)
- 中国(91702)
- 管理学(91242)
- 管理学院(90652)
- 科学(67703)
- 农(66951)
- 财(66140)
- 京(65548)
- 所(60954)
- 研究所(54423)
- 中心(52201)
- 农业(50886)
- 财经(50415)
- 江(49016)
- 业大(47343)
- 经(45634)
- 经济学(44856)
- 北京(42393)
- 范(42283)
- 师范(41880)
- 院(40929)
- 经济学院(40050)
- 州(38606)
- 基金
- 项目(189924)
- 科学(149091)
- 研究(143441)
- 基金(136207)
- 家(118285)
- 国家(117169)
- 科学基金(98474)
- 社会(93759)
- 社会科(88574)
- 社会科学(88551)
- 省(75003)
- 基金项目(71418)
- 教育(63775)
- 划(62041)
- 自然(58680)
- 编号(58154)
- 自然科(57194)
- 自然科学(57176)
- 自然科学基金(56163)
- 资助(55205)
- 成果(48667)
- 发(47922)
- 重点(43180)
- 部(43081)
- 课题(41553)
- 发展(39384)
- 国家社会(39319)
- 展(38793)
- 创(38728)
- 性(38541)
- 期刊
- 济(179358)
- 经济(179358)
- 研究(104527)
- 中国(71169)
- 农(69892)
- 财(47394)
- 学报(47145)
- 农业(46864)
- 科学(45038)
- 管理(40615)
- 融(39302)
- 金融(39302)
- 大学(37077)
- 学学(35201)
- 教育(33682)
- 业经(32173)
- 经济研究(28200)
- 技术(26393)
- 财经(26199)
- 问题(24700)
- 经(22745)
- 业(22143)
- 世界(18257)
- 贸(17209)
- 技术经济(16904)
- 经济问题(16531)
- 农村(16373)
- 村(16373)
- 农业经济(15888)
- 版(15595)
共检索到502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鲁品越
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与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十五年来的经验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以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为前奏的,同时也受客观存在的强烈制约。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国民经济再一次获得迅速发展。但是,也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甚至出现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现象并存的苗头。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再一次受到相对滞后的农业的制约,它客观上需要我们在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上采取新举措,使农业的产业结构与农民的消费结构,以及整个农村的人口结构和城乡布局上的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佳南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GDP增长速度与财政收入增速出现了双下降的局面,对农业投入、农业就业、农业收入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同时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低端无效的农产品供给过剩,中高端个性化农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变化的重大战略安排。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于2018年12月出版的《转型的动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晓健 杜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在多元政策体系的支持下,在供给能力、供给结构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但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总量和结构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存在涉农普惠金融有效供给不足、拓展内生动力不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入,采取增加供给主体、完善供给结构、优化政策体系、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及健全农村信用监管体系等措施,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晓健 杜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在多元政策体系的支持下,在供给能力、供给结构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但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总量和结构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存在涉农普惠金融有效供给不足、拓展内生动力不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入,采取增加供给主体、完善供给结构、优化政策体系、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及健全农村信用监管体系等措施,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桂明
本文首先对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与特点 ,尤其是农业投入存在的隐忧 ,农村金融的现状与突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与论述 ,从农村经济发展呼唤农村金融变革的高度 ,对当前强化金融支农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对策性研究。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农村金融 金融变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竹 李诗瑶 常芳
本文以我国粮食主产区为考察对象,运用HP滤波方法比较分析了其中6个省的农业总产值和农业贷款的周期性变化,进而以吉林省为例,基于VAR模型测度了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其中,农村信用社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是具有持续性的,而其他商业银行对吉林省农业发展的贡献很小。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开发新型农业信贷产品,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喜梅
30年前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此后,农地制度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农地制度的变革方向,学术界有四种主要观点:完善家庭承包制、恢复合作所有制、倡导国家所有制和实行私人所有制。本文认为,农地制度变革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的日益融合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等都给土地制度的变革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从短期看,稳定家庭承包制、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最为有效的制度选择;从长期看,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则是可行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农地制度 土地使用权流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月 徐永慧
本文采用生存模型考察结构性改革对经济体由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转型概率曲线呈倒U型,拐点为进入效率驱动阶段后的19-20年,14-19年为实现阶段性转变的高峰期,此后转型概率由上升转为下降,意味着当经济体在效率驱动阶段停留过长时间后会加大转型的困难;贸易部门、行政管理体制与金融部门改革对于转型具有显著正效应,产品市场规制与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效应不确定;顺序效应检验发现两条改革路线,一是贸易部门-行政管理体制-金融改革的路线,二是贸易部门-产品市场规制-劳动力市场改革的路线,采取上述两条改革路线有助于尽快实现由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各经济体设计结构性改革路线时应借鉴国际经验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调整。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创新驱动 效率驱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裴长洪 刘洪愧
一、经济新常态、新理论(一)在经济新常态中开创新局面"十二五"期间,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大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十二五"规划的主要指标均得以实现或超额完成,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十二五"期间,虽然面对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我国经济仍然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第一,我国经济年均增速达到7.8%,远高于世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蒲丽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的是全面共同发展,农村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户籍人口所在地,其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发展实现的水平。文章以此为背景进行研究,发现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政府的政策推动是解决融资难的首要力量,政策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解决。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模式的出现为农村的融资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内源与外源融资两种模式,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融资难问题。文章提出必须创新融资方式,实现满足金融需求的能力提升;扩宽融资渠道放宽融资限制。
关键词:
融资 农村经济 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秉善 王贵
用产业系列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刘秉善,王贵(河北省唐山市农经委)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和弱质产业,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真正由市场经济来调节,让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来维系自身的发展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系列化生产中追求增值,在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晓东
文章利用我国1994—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生产要素供给结构失衡视角实证分析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因素;门限面板估计结果表明:相对于模仿性技术创新,突破性技术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转型路径,在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要素有效供给基础上构建经济结构供需均衡及新旧动能转换动力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萍华
“三农”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将大量滞留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农业劳动力转移,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自身的素质。但由于我国目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许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不公平现象。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云柱
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刘云柱一党的十五大之后,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如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深入调查、分析农村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我认为要将农村改革推向深入,实现农业的新飞跃,必须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娜
通过对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研究可知,金融业通过信贷支持、融资环境优化以及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来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但当前货币资金未能有效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低效资金供给过多而有效供给不足,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普及面窄等问题,制约了金融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文章建议从规范货币资金的流入领域、强化资金供给的高端有效性,以及完善中小经济体的普惠金融体系等层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
供给侧 金融业 实体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