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2)
2023(9967)
2022(8171)
2021(7793)
2020(6473)
2019(14623)
2018(14213)
2017(27846)
2016(15263)
2015(16673)
2014(16611)
2013(16930)
2012(15893)
2011(13977)
2010(14122)
2009(12825)
2008(13217)
2007(11760)
2006(10141)
2005(8923)
作者
(41922)
(35801)
(35049)
(33678)
(22339)
(17279)
(15691)
(13641)
(13390)
(12690)
(12235)
(11780)
(11387)
(11361)
(11090)
(10752)
(10388)
(10225)
(10132)
(10039)
(8854)
(8809)
(8721)
(8324)
(8145)
(7997)
(7963)
(7693)
(7266)
(7184)
学科
(71590)
经济(71519)
(55455)
(49767)
管理(42711)
(33281)
企业(33281)
(33129)
农业(32958)
方法(32896)
数学(30605)
数学方法(30457)
业经(19552)
中国(18194)
(16748)
(15630)
财务(15625)
财务管理(15566)
地方(15005)
企业财务(15001)
财政(13468)
收入(12750)
农业经济(12382)
(12071)
(12062)
银行(12050)
(11907)
(11243)
(11077)
(10979)
机构
学院(215549)
大学(210708)
(96978)
经济(95364)
管理(83094)
理学(72384)
理学院(71727)
管理学(70738)
管理学院(70344)
研究(69766)
中国(57278)
(55642)
(53259)
农业(42167)
(41308)
科学(40478)
财经(38558)
业大(37130)
(35263)
(34902)
中心(33732)
(32614)
经济学(30934)
研究所(30929)
经济学院(28383)
财经大学(28231)
农业大学(25937)
经济管理(25599)
北京(25105)
(24954)
基金
项目(143404)
科学(113853)
基金(106956)
研究(106075)
(92572)
国家(91688)
科学基金(79152)
社会(71206)
社会科(67459)
社会科学(67440)
基金项目(56622)
(55679)
自然(48980)
自然科(47803)
自然科学(47791)
自然科学基金(46994)
教育(46977)
(45289)
资助(43748)
编号(42051)
成果(33643)
(33543)
(32351)
重点(31537)
(31091)
国家社会(30779)
(29699)
(29645)
教育部(28837)
人文(28619)
期刊
(109278)
经济(109278)
研究(64096)
(61198)
(45472)
中国(43011)
农业(41234)
学报(35267)
科学(31445)
大学(28569)
学学(27761)
(27053)
金融(27053)
管理(25396)
业经(23857)
财经(20084)
(18590)
(17037)
经济研究(16356)
问题(16197)
技术(15329)
农业经济(14726)
农村(14711)
(14711)
教育(13882)
(13769)
世界(12255)
经济问题(11485)
技术经济(10749)
财会(10285)
共检索到324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代贵  马云辉  
做大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途径。农民财产性收入低的直接原因是农民占有的经营性资产数量少,深层原因是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度缺失。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应采取如下策略:高山生态移民安置点、农民集中居住点按照商住分离开发;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地产等乡村成片开发实施以地安置;城市征地农转非尽可能实施"有产安置";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经济建设和发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确保集体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庆媛  杨人豪  曾黎  陈伊多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采用市场机制配置农村建设用地,实现其权益价值的重要途径,对于农民增加土地财产性收入起积极作用。文章基于成都市郫都区实践,分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以及入市促进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效果及机制。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经济价值得以显化并增值,在此过程中,政府进行了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的方式获得收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凭借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获得土地收益,并以2∶8的比例在农民个人和集体之间分配,成为农民个人及集体的土地财产性收益;(2)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农民获得"租金(现金分红)、股金、薪金和公益金",即农民获得土地财产性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入市当年农民人均直接获取土地财产性收益2 086元;(3)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助推农民增收存在存量土地资源不够多、制度不够全等制约因素,需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供给,促进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庆媛  杨人豪  曾黎  陈伊多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采用市场机制配置农村建设用地,实现其权益价值的重要途径,对于农民增加土地财产性收入起积极作用。文章基于成都市郫都区实践,分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以及入市促进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效果及机制。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经济价值得以显化并增值,在此过程中,政府进行了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的方式获得收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凭借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获得土地收益,并以2∶8的比例在农民个人和集体之间分配,成为农民个人及集体的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毅哲  
本文力图在改变认为利息与房屋租赁收入才是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根本原因的传统观念,并认为其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农民的土地财产收益权。为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问题,就要全面实现土地制度的改革,为土地改革创新有利的条件,并实现土地资产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还有利于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土地使用模式,让土地真正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决定性来源,从而解决农民的生产收入较低的问题。笔者首先介绍与土地资本化相关的背景知识,然后简要阐述当前农村土地资产化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姚博  
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基于协整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1993-2011年农村金融发展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作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都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其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能够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发展效率,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却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合理分布农村金融机构,丰富投资理财产品,提高居民金融认知度,转化储蓄为资本资源,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汉明  刘春伟  
本文以武汉市各区1998-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武汉市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并通过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率、人均机械化水平、人均居住面积、耕地年均减少率、农地流转平均价格对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丁晓宁  杨海芬  王瑜  
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之一。本文对河北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分配状况进行研究,从农村信贷资金投入不足、资本市场不合理、农村金融服务不完善等多方面探索农民财产性收入面临的农村金融困境,并基于农村金融视角提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  李力行  
建立在完整财产权基础上的土地流转是提高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之一,而合法转让权则是财产权的核心。通过对近年来成都市农村土地在确权后进行合法流转的大量案例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建立在合法转让权基础上的土地流转,可以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而农民收益的高低与其获得的财产权利强弱紧密相关。政府应该在界定和保护产权的同时,打破城乡要素流动壁垒,逐渐从直接参与土地交易中抽身而出,完成向"公共服务提供者"角色的转变。在农地确权的基础上进行的集体土地流转,可以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克俊  高杰  付宗平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呈现出在纯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较大且有扩大、不同地区结构差异明显等特征。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但在现有土地制度的制约下并没有盘活。为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应从明确农民土地财产权、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盘活农村宅基地和房屋财产、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征地制度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修订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这是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重要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军  
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财产性收入不仅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增长势头强劲,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新增长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民房产和宅基地增值收益是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障农民在这三个方面的财产权利,需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积极探索农户房产和宅基地所有权并轨的途径,让农户对房产(包括宅基地)拥有完全的财产权利,建立并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修改、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倪呈英  
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是实现农民增收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一直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低下,财产变现投资渠道少,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等因素一直制约着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使其表现出明显的比重过低、增速不稳和增加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在阐述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抑制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原因,探讨拓展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淑清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迫切需要拓宽收入来源,特别是在其他结构性收入增长空间受限的条件下,快速提高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金融落后、收入来源渠道狭窄、政策不合理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等是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应尽快把农民手中的财产盘活,及时转变为资本进入市场,遵循市场规律,让农民能够以钱生财、以地生财、以房生财、以股生财、以识生财、以财生财等,实现农民致富增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志仁  
收入、财产和财产性收入是一种互动关系,如何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虽然农民要获得财产性收入会存在着一些障碍,但本文认为,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改革税制等办法,对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乃文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的收入来源从单纯的农业收入扩展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其中财产性收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是农民共享我国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渠道。而就目前的情况,数量庞大的农民却依然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旁观者,因此,分析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找到原因并提出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党提出的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新理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晓光  
农民,土地作为其根本保障,是农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财产。农民因为土地的产权主体不清晰,产权内容不明确,土地的市场化功能发挥不充分,未能真正拥有土地的物权权利,因而无法完全享受土地所能带来的财产性收入。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经济发达地区合肥市高新区的调研,依据当地农民在获得土地财产性收入方面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探讨并提出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方法与对策,即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合理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挖掘土地的市场化功能;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与监督等,最终有利于保障和提高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