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5)
- 2023(12149)
- 2022(10126)
- 2021(9535)
- 2020(7552)
- 2019(17201)
- 2018(17044)
- 2017(32440)
- 2016(17685)
- 2015(19955)
- 2014(20124)
- 2013(19791)
- 2012(18991)
- 2011(17590)
- 2010(18399)
- 2009(17355)
- 2008(17265)
- 2007(15974)
- 2006(14888)
- 2005(13580)
- 学科
- 济(97415)
- 经济(97313)
- 业(54940)
- 农(50166)
- 管理(48402)
- 企(34703)
- 企业(34703)
- 农业(33439)
- 方法(30289)
- 数学(25295)
- 数学方法(24963)
- 业经(24735)
- 地方(23985)
- 中国(22872)
- 学(18353)
- 制(17242)
- 财(17125)
- 策(15986)
- 发(14335)
- 理论(14214)
- 贸(13706)
- 贸易(13692)
- 地方经济(13316)
- 易(13215)
- 体(12925)
- 银(12905)
- 银行(12886)
- 融(12647)
- 金融(12647)
- 农业经济(12609)
- 机构
- 学院(267319)
- 大学(262290)
- 济(120606)
- 经济(118066)
- 管理(100122)
- 研究(94064)
- 理学(85263)
- 理学院(84353)
- 管理学(82932)
- 管理学院(82450)
- 中国(74583)
- 农(57973)
- 京(54503)
- 科学(53932)
- 财(53907)
- 所(47372)
- 农业(43843)
- 中心(43550)
- 江(43257)
- 研究所(42190)
- 财经(41316)
- 业大(40761)
- 经(37288)
- 经济学(36415)
- 范(36232)
- 师范(35943)
- 北京(34388)
- 州(33804)
- 院(32265)
- 经济学院(32229)
- 基金
- 项目(163180)
- 科学(128732)
- 研究(125720)
- 基金(117167)
- 家(99920)
- 国家(98883)
- 科学基金(84898)
- 社会(81255)
- 社会科(76389)
- 社会科学(76372)
- 省(64651)
- 基金项目(60706)
- 教育(57336)
- 编号(52768)
- 划(52246)
- 自然(51116)
- 自然科(49905)
- 自然科学(49894)
- 自然科学基金(49033)
- 资助(48061)
- 成果(44369)
- 发(37036)
- 部(36917)
- 课题(36769)
- 重点(36233)
- 创(33185)
- 国家社会(33109)
- 性(32605)
- 农(32549)
- 教育部(31783)
- 期刊
- 济(154723)
- 经济(154723)
- 研究(85426)
- 农(62657)
- 中国(60716)
- 农业(42230)
- 财(39573)
- 学报(37872)
- 管理(37385)
- 科学(37307)
- 教育(31368)
- 融(30737)
- 金融(30737)
- 大学(30642)
- 学学(28995)
- 业经(28170)
- 技术(25046)
- 经济研究(22496)
- 财经(21463)
- 问题(20485)
- 业(19430)
- 经(18729)
- 世界(16489)
- 农村(15577)
- 村(15577)
- 农业经济(15367)
- 技术经济(15025)
- 版(14419)
- 经济问题(14165)
- 贸(14131)
共检索到429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卫 朱有志
本文对农村基本生产资料的完全产权进行分割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经济组织的委托—代理关系的结构特征,并构建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以中国农村改革实践对理论模型主要结论进行实证。我们认为,中国农村经济从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一直到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时期的变革是经济组织中委托—代理关系完善的过程,基于代理关系的激励机制是决定农业生产绩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经济组织 委托—代理关系 激励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祝丽云 李彤 赵慧峰 郭杨
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如何有效设计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使代理成本最小的理论。本文试图将其引入村级会计监督体系中,通过分析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对村级会计监督的影响,提出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监督的建议。
关键词:
委托代理关系 会计监督 会计信息系统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峰
本文试图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论点 ,观察、分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提出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次级委托人的角色错位和代理关系的不均等、初始委托人的行为能力弱、村委会作为委托人和双重代理处于两难困境、乡政府的不合理干预较多。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 ,村民、村委会和乡政府的责、权、利关系不清 ,并缺乏相应的激励、惩罚和约束机制。要变革农村基层组织委托———代理关系 ,必须合理界定村民、村委会和乡政府的责、权、利关系 ,提高初始委托人的行为能力 ,拓展村委会的生存空间 ,提高代理人素质 ,规范乡政府行为
关键词:
农村基层 组织建设 委托——代理关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孝义
完善委托代理制管好用好政策性贷款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作贡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朱孝义1996年,农业发展银行各项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为指针,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服从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钰文 王茂福
农村集体经济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而代理人村干部的机会主义行为问题严重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现有研究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村干部机会主义行为何以发生,却较少回应此类行为差异化的逻辑和原因机制。本文基于“委托一代理”的社会嵌入性视角,结合对S省Q村实地调查的现实案例分析后发现:村民与村干部围绕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活动形成了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监督成本差异,使得不同代理关系结构的约束有所不同;而委托代理关系的社会嵌入性能以不同方式和程度软化代理结构约束;代理结构约束和社会嵌入性软化之间的耦合,决定了村干部机会主义行为的策略空间及选择位序,使其产生差异化的机会主义行为选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华伟 刘友兆
在阐述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经济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诊断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问题,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使代理人的主观努力符合委托人的利益。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土地整治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具有双层多级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代理人问题。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成立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业主委员会,有效优化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委托代理关系,加强契约激励约束、监理人激励约束和市场激励约束,有效激励代理人努力水平,促进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不断提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迎 吴有昌 马捷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及其监督和激励机制。我们首先将公有经济描述为初始委托人(共同所有者)与最终代理人(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双重等级结构,然后分析“正宗”公有经济中公有化程度(初始委托人的数量)和公有经济规模(公有企业的数量)对初始委托人的监督积极性和最终代理人的工作努力水平的效应。我们的分析得到的一个基本命题是,初始委托人的监督积极性和最终代理人的工作努力水平随公有化程度的提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非对称信息下的委托代理理论应用研究》课题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玮
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全面推行后,在目前的条件下这一政策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否得到全面深入的贯彻执行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文运用多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中国多层级垂直行政管理体系中的政策执行问题,认为地方基层政府利用政策存在无法执行的可能性以及信息传递中的噪音,从事违背税费改革精神的行为,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的利益以及要求地方基层政府完成各种政策任务的考虑默许、袒护这一行为,并提出了全面贯彻执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所要采取的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浦徐进 吴林海
基于一个新的委托-代理视角(将农户或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看作委托人,将龙头企业看作代理人)来研究农户或农户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相互博弈的过程和产生增收效应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以分成制契约的框架下,由于农户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更好地抵御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风险,降低不守信的龙头企业再次寻找到合作方的概率,因此能够使参加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获得更多的利润分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颖聪 张文秀
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实现了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全部或部分分离的制度安排,构成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机制。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根源、特点和相关问题的分析,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土地流转市场 委托代理 契约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静漪 袁桂林
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供给方面,政府间的委托代理产生了两大问题,即下级政府义务教育财政供给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反向选择、下级政府义务教育投入行为不能被监控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政府间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收益的不一致,二是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供给契约缔结过程中的代理人缺位。要解决这两大问题,必须构建相应机制,具体包括建立义务教育财政信息披露机制、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供给状况考核机制、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供给决策参与机制等。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财政供给 委托代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海波
在乡村社会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农民作为委托人不能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需求的错位。而要想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则必须改变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即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农村公共物品 供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贺文慧 高山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委托人的农民很难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来约束政府的行为,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体制。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政府服务供给和农民需求错位,质量不高。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藉此提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安排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供给 委托代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文力 张旭
(一)整合涉农财政补贴,重点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生态产业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财政补贴虽然逐年增加,但由于政出多门,大钱散用,总体效益不佳,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效果不大。为此,应改变涉农财政补贴方式,统筹使用财政资源,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方面的财政资助。一是设立农村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对于从事生态产业开发、有机农业生产、农村荒山、荒水、荒滩治理等农村生态建设和治理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给予专
关键词:
农村生态建设 经济合作组织 农村生态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