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7)
- 2023(15433)
- 2022(13028)
- 2021(12113)
- 2020(9875)
- 2019(22336)
- 2018(22300)
- 2017(42141)
- 2016(22666)
- 2015(25545)
- 2014(25808)
- 2013(25414)
- 2012(23751)
- 2011(21935)
- 2010(22885)
- 2009(21379)
- 2008(20929)
- 2007(19008)
- 2006(17483)
- 2005(16146)
- 学科
- 济(117144)
- 经济(117056)
- 业(65968)
- 管理(59484)
- 农(51483)
- 企(42732)
- 企业(42732)
- 方法(39425)
- 数学(34889)
- 农业(34310)
- 数学方法(34233)
- 中国(31990)
- 地方(30686)
- 业经(27130)
- 学(20871)
- 制(20131)
- 财(19694)
- 贸(17954)
- 贸易(17938)
- 银(17934)
- 银行(17920)
- 发(17764)
- 融(17431)
- 金融(17430)
- 行(17389)
- 易(17305)
- 策(16849)
- 地方经济(16611)
- 环境(15715)
- 理论(15423)
- 机构
- 学院(334249)
- 大学(326326)
- 济(146999)
- 经济(143856)
- 管理(126141)
- 研究(120014)
- 理学(106910)
- 理学院(105752)
- 管理学(103612)
- 管理学院(103003)
- 中国(94759)
- 科学(71020)
- 京(70045)
- 农(68389)
- 财(64006)
- 所(61093)
- 中心(55674)
- 研究所(54756)
- 江(53506)
- 农业(51969)
- 业大(51784)
- 财经(48942)
- 北京(44897)
- 范(44425)
- 经(44123)
- 师范(44010)
- 经济学(43763)
- 州(42523)
- 院(42401)
- 经济学院(38836)
- 基金
- 项目(211689)
- 科学(166659)
- 研究(158663)
- 基金(150716)
- 家(130476)
- 国家(129297)
- 科学基金(110709)
- 社会(100817)
- 社会科(95306)
- 社会科学(95283)
- 省(85686)
- 基金项目(77868)
- 教育(72093)
- 划(70253)
- 自然(68967)
- 自然科(67358)
- 自然科学(67345)
- 自然科学基金(66063)
- 编号(66058)
- 资助(63016)
- 成果(53823)
- 发(51402)
- 重点(47780)
- 课题(46808)
- 部(46014)
- 创(43833)
- 发展(41788)
- 国家社会(41227)
- 展(41119)
- 创新(40908)
共检索到534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瑞华 崔援民
本文研究复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动态协调发展的决策问题,在对各子系统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建立整个系统的动态协调发展决策模型,并应用于河北农业经济系统动态协调发展决策之中,分析结果对于政府进行科学决策以及制定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体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秀英 谷晓蕾
为准确预测东北三省及其36个城市2015年及2020年的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本文在已有的1995~2010年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基于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进行预测并分析其协调发展类型、过渡发展类型及不协调发展类型在空间格局上的变化。36个地级市、州、区及以上城市的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上升态势,但部分城市呈持续波动性发展,甚至协调度不断降低,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几方面,并在此基础上从人口、经济、社会方面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对策,以引导人口——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钰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的重点在于调控两者在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关系。在掌握两者协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动态的角度预测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未来的协调发展状况,并明确未来的调控方向和力度,对于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文章提出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的预测模型,为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方法和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静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唯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当前我国很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是目前"三农问题"中非常迫切并且是极其重要的问题。深入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构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益路径势在必行。
关键词:
农村 生态环境 协调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慧 赵永峰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三农问题"中非常迫切和重要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当前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剖析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二者关系的分析,提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为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府培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市各级党政领导抓住机遇,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途径,农村经济迅速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扩大经济总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路子。即以集体经济为依托,大力兴办乡镇工业;以乡镇工业为后盾,稳定提高农业;以一二产业发展为契机,积极兴办第三产业;以各业经济外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全面繁荣。这也就是后来被许多经济学家概括为“苏南模式”的主要内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文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国升 高旺盛 陈源泉
本文从我国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现状出发,着重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政策因素等,分析了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并提出了缩小区域农村发展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发展 小康社会 发展差距 发展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耀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为适应新的形势,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应明晰发展思路,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谋划长远,结合本地实际,明确发展定位。以抓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广胜
本文针对物流产业发展特点,从物流发展水平、物流基础建设及物流发展潜力等方面构建了表征我国物流能力的指标体系;选取2 0 0 3-2011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灰色关联模型、D E A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物流能力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选取的物流能力指标,能够较全面的反映我国物流产业的整体实力;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之间的变化趋势相近,且各决策单元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处于最佳状态,物流系统投入产出整体效率较高。研究结果为政府制定物流能力与经济均衡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物流能力 经济发展 灰色关联 DEA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乐华 高强 史磊
近年来,海洋生态经济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陆域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相比,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理论研究仍较薄弱。在海洋生态状况加速恶化、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运行凸显的背景下,从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内涵出发,对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进行剖析,确定其协调发展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并构建出用以促进协调发展的海洋经济主导型、海洋生态主导型、海洋社会节约型三种基本模式,以期为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静 于建平 武彤 刘玮
[目的]探索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规律,为中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协同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方法]通过构建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2004—2017年全国统计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发展得分,再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2004—2017年中国农业生态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农业生态系统得分始终高于农业经济发展得分;两系统的耦合度处于较高水平,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协调程度从中度协调过渡到极度协调。[结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发展"产品品质高、经济效益高、生态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农业,优化财政支农机构、重点支持具有生态正向外部性的项目。加强环境规制力度,以绿色发展路径实现农业生态与经济的协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晓靖
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两者发展并不同步,导致我国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的协同作用难以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者的发展速度。为了有效促进两者的协同发展,本文站在乡村振兴的角度,分析了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实证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升
通过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协调度模型,对全国31个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从东部往西部呈现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其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水平也相对较高;从协调度所属的等级来看,呈现明显的"哑铃"状,属于优质协调的省份和属于严重失调的省份都较多,东部地区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