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89)
2023(14939)
2022(12037)
2021(11017)
2020(9056)
2019(20305)
2018(20061)
2017(38992)
2016(20508)
2015(22801)
2014(22823)
2013(22475)
2012(20306)
2011(18390)
2010(18416)
2009(16857)
2008(16064)
2007(14138)
2006(12890)
2005(11344)
作者
(56998)
(48422)
(47843)
(45528)
(30358)
(22842)
(21647)
(18826)
(18289)
(16654)
(16493)
(15994)
(15012)
(14967)
(14777)
(14524)
(14146)
(13912)
(13777)
(13586)
(12101)
(11639)
(11629)
(11187)
(11006)
(10901)
(10304)
(10294)
(9687)
(9516)
学科
(110906)
经济(110811)
(61634)
管理(55091)
(50326)
(40424)
企业(40424)
方法(39653)
数学(35292)
数学方法(34832)
农业(33551)
业经(27210)
地方(25885)
中国(25698)
(19830)
(18421)
(17120)
(16166)
(15005)
贸易(14996)
(14550)
地方经济(14005)
(13940)
技术(13711)
环境(13683)
(13476)
金融(13475)
(13318)
(13276)
银行(13258)
机构
学院(297048)
大学(292857)
(136794)
经济(134428)
管理(116907)
理学(101681)
理学院(100722)
研究(99132)
管理学(99077)
管理学院(98532)
中国(75678)
(60357)
(58724)
科学(57227)
(57091)
(47900)
中心(47003)
业大(46129)
财经(45981)
农业(45767)
(43665)
研究所(43432)
经济学(42801)
(41907)
经济学院(38311)
(37799)
师范(37457)
北京(35853)
(34575)
经济管理(34229)
基金
项目(201682)
科学(161038)
研究(150602)
基金(148486)
(127919)
国家(126820)
科学基金(110563)
社会(100616)
社会科(95245)
社会科学(95222)
(79070)
基金项目(78590)
自然(68144)
教育(67475)
自然科(66589)
自然科学(66578)
自然科学基金(65374)
(64575)
编号(61069)
资助(59248)
成果(48341)
(45650)
(45249)
重点(44500)
国家社会(42776)
(42178)
课题(40397)
创新(39481)
教育部(39285)
人文(39048)
期刊
(156907)
经济(156907)
研究(86323)
(63762)
中国(54277)
农业(43239)
(42209)
学报(41982)
管理(41144)
科学(40826)
大学(34323)
学学(32834)
业经(29760)
(29048)
金融(29048)
技术(27333)
教育(24414)
经济研究(24070)
财经(22956)
问题(21837)
(19966)
(19851)
世界(16809)
技术经济(16447)
农村(15337)
(15337)
农业经济(15233)
(15116)
经济问题(14988)
统计(14725)
共检索到438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立雄  何炼成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出现了三个有决定意义的变化,一是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三是农村劳动力的大流动。但这三种发展模式由于知识的瓶颈约束在新世纪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在减弱,实现农村经济知识化既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突破瓶颈约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农村经济知识化是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最优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盛世豪  
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刻,世界经济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第一,计算机、通讯技术和媒体产业的一体化,正以迅猛的速度推动着全球经济的整合、企业再造和就业方式的变化;第二,伴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并推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林香  
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农村市场化是基础,农业产业化是中介,农村城镇化是目标。目前,"三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建议增强农产品竞争力,走市场化道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走产业化道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走城镇化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成吉  李雪莲  丛丽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不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不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就不能完成。农民知识化是我省现代农业建设的"十化"之一。如果没有农民的知识化,新农村建设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农民知识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天芸  
仓库收据(WarehouseReceipt)作为实际商品代表的可转让的金融工具,已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农业大国的中国,由于长期的低投入和融资体系缺乏效率,农业的发展遇到很大阻碍。因此,如何在整个经济货币化乃至金融化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杜鹰  
一、现阶段农村调查研究工作的特殊意义所谓调查研究,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即占有材料、分析综合、把握规律。首先是大量占有材料。必须承认,我们对很多事物是不知道, 不认识的,或者是知之不多的。从调查研究的目的出发,需要重新收集和整理材料,尤其是要关注新发生的情况和问题。其次,在这个基础上,不要把资料看作是一个平面的东西,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有同等的重要性,甚至有的资料是有假象的,所以要做分析。把所掌握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代俊兰  刘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2020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定的中国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间节点。尽管尚有五年期限,不少地方已然掀起了一场教育现代化的"达标"运动。很多人心中疑惑,这次的"达标"与以往的达标(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评价)有何本质的不同?达标评价的目的就是认定一下"是否达到"就够了吗?"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对于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意义究竟在哪里?首先要说的是作为"外生型后发国家"的我们,应当警惕一种叫做"现代化陷阱"的误区。那些作为"内生型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祥荣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跃上新台阶杜祥荣一、淄博农业已基本具备了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的条件山东省淄博市是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近来年全市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1亿元,第一、二、三次产业比重分别达到10.1%、...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锦生  
农村经济结构对农民就业选择的影响王锦生(安徽省巢湖地委办公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剩余劳动力呈逐年增加之势。据测算,目前农村尚有1.3亿的剩余劳动力,到本世纪末农村还会新增约1亿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天慧  胡霜  贺家欣  
移风易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基层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资源下乡”“行政下乡”的背景下,村干部知识化可能更加适应基层治理中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新要求,也是国家政策导向。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村主任知识化对农村家庭人情支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与宗族等非正式制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能显著且稳健地降低农村家庭人情支出占比,而宗族势力等非正式制度的存在会制约村主任的积极作用。但如果村主任自身来自宗族内部,则治理效果更加明显。结果验证了非正式制度可能会削弱正式制度的功能和作用,但二者也可能是共存互补关系的理论解释。为此,本文提出在基层治理和文明乡风建设中应注重基层干部的个人能力,提高其受教育水平,处理好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静  
作为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兼有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特点的乡村旅游,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新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在农业发展急需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璐璐  
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为此国家制定了许多可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基于此,针对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了解,可以全面掌握金融对农村经济所形成的作用效果,有利于制定理高质量的金融发展策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针对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优化问题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爱华  
1.转换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走合理、长效、科学、有序的经济发展之路。理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坚持经济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转变分散的、小规模的、竞争力不高的传统发展方式,真正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