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8)
2023(7852)
2022(6452)
2021(5749)
2020(4569)
2019(10036)
2018(9875)
2017(18856)
2016(10025)
2015(11029)
2014(11057)
2013(11209)
2012(10777)
2011(10034)
2010(10454)
2009(9902)
2008(9731)
2007(9018)
2006(8520)
2005(7719)
作者
(29341)
(25663)
(24915)
(23753)
(15739)
(12098)
(11073)
(9777)
(9554)
(8977)
(8909)
(8132)
(8065)
(7883)
(7793)
(7486)
(7144)
(7072)
(7049)
(7011)
(6406)
(6237)
(6164)
(5996)
(5809)
(5771)
(5394)
(5267)
(5123)
(4940)
学科
(73245)
经济(73200)
(48324)
(35856)
农业(32276)
管理(24518)
地方(20039)
业经(18937)
方法(17331)
数学(15697)
数学方法(15600)
(15335)
企业(15335)
中国(14190)
农业经济(12401)
(12103)
地方经济(11637)
(11502)
(11444)
(10853)
发展(9846)
(9836)
(9527)
(9407)
农村(9386)
(9213)
及其(8897)
环境(8387)
(7990)
金融(7990)
机构
学院(156944)
大学(150371)
(80679)
经济(79318)
研究(57663)
管理(57521)
理学(49255)
理学院(48783)
管理学(48145)
管理学院(47877)
中国(46537)
(45768)
农业(34227)
(32582)
科学(31494)
(30402)
(28944)
业大(28026)
中心(27175)
研究所(25770)
财经(25356)
经济学(25111)
(24547)
(22900)
经济学院(22306)
农业大学(20994)
经济管理(20115)
科学院(19342)
(19244)
(19180)
基金
项目(97249)
科学(77161)
研究(74918)
基金(71107)
(60801)
国家(60158)
社会(51748)
科学基金(51582)
社会科(48596)
社会科学(48584)
(39159)
基金项目(37666)
教育(31041)
编号(30747)
(30248)
自然(29473)
自然科(28715)
自然科学(28711)
自然科学基金(28191)
资助(27764)
(27706)
成果(24357)
(24140)
国家社会(22055)
(22020)
重点(21479)
发展(20630)
课题(20353)
(20351)
(19873)
期刊
(106605)
经济(106605)
(53545)
研究(49406)
农业(36278)
中国(33473)
(24407)
学报(22405)
科学(22186)
业经(21820)
(19440)
金融(19440)
大学(18848)
学学(18581)
管理(18188)
(15683)
经济研究(15207)
问题(14811)
农业经济(14656)
农村(14200)
(14200)
财经(13295)
技术(12930)
世界(12454)
(11593)
经济问题(11076)
(10088)
技术经济(9831)
农村经济(9307)
社会(9015)
共检索到251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铮  
农业经济比较利益偏低,特别是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资源配置的“错位,造成了当前农业经济徘徊、萎缩的局面。为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确立双重目标加强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并分为国家、省、县三个层次来进行。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铮  
农村微观经济主体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益导向从事经济活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但市场经济调节在一定时期的盲目性,不仅会带来相当规模的经济效益的损失,而且还不能完全保证社会效益和社会公平,这势必危及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殊产业——农业的基础地位.为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要求政府在宏观上以社会公平为原则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运用有效的经济杠杆加以调节,并辅之科学的信息指导和畅通的流通渠道,同时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苗世修  
宏观调控仍需强化 1993年,是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轨的一年,是粮食经营和价格全面放开的一年。在加速农村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半年多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各级政府积极贯彻实施,对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有效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地区一度出现的非农产业开发热,农业冷的倾向有所抑制。特别是对减轻农民负担已取得共识,全国上下基本上形成了减轻农民负担的大气候,多数地方农民负担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海发  
农业宏观调控目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对农业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是一个关系到农业发展成败的重大问题。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宏观目标、宏观调控手段和宏观调控政策,其中宏观调控目标是最为重要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学秋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谭学秋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后,一再有人告诫,切不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抛弃计划经济。甚至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市场经济又是计划经济。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市场经济作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8773亿元,同比增长9.7%。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累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幅从2月底的53%降低到7月底的31.1%,累计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则从1月底的11.8%增加到7月底的12.8%。这说明国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珏  钟夫  
本文探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控的诸种特性,揭示了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特有产物;同时,将宏观调控与传统计划管理作了严格区别,并对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内在关系作了论述。在对典型国家宏观调控发展过程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立宏观调控的起始模式是市场调节优先这一见解,并对我国宏观调控发展的逻辑序列作了构想。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何廷栋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强调.“要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建立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与方法”.这不仅给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那么,如何开展宏观经济审计,使审计监督为宏观调控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呢?这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点粗浅意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一)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1)稳定币值(包括国内物价与对国外的汇率);(2)正常速度的经济增长;(3)较高的就业率。西方中央银行只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对总量调控作出决策。但它对经济结构是无能为力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资本家为了更多地榨取剩余价值,尽量压低工人的收入,而榨取的剩余价值除了满足资产阶级本身挥霍无度的生活之外,还是把越来越多的积聚的财富投入到生产中去。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越多,由于工人收入的相对低下,缺乏有效需求,这就发生市场商品滞销。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瑞  
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几个不同的特点:既有总量目标,也有结构目标;确立了经济和社会两类调控目标;在数量上绝不止4个,且优先顺序相机选定;目标选择灵活,并不拘泥于调控时间以及所谓政治周期。"十二五"规划充实了许多宏观调控指标,也带来了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应当继续坚持以GDP指标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目标,科学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万元产值能源综合消耗目标应当采用更加先进的计量标准。当前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无法实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隐忧。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斌  
本文首先辨别了减税与减税政策之间的差别,进而分析了我国结构性减税目前应有的政策定位和作为一项中长期政策的定位,认为结构性减税政策本身更多地侧重于结构调整而不是扩大总需求,因此更适合作为结构调整而不是宏观调控的工具使用,而由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性,结构性减税政策也应作为中长期税制改革的目标存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方军  
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是一种政府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经济活动的行为。它的基本目标是合理、有效地进行社会资源配置,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结构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并不断握高宏观经济效益。新型的农业宏观调控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