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36)
2023(15745)
2022(13528)
2021(12593)
2020(10244)
2019(23323)
2018(23466)
2017(44783)
2016(24062)
2015(27111)
2014(27346)
2013(27403)
2012(25548)
2011(23468)
2010(23792)
2009(22015)
2008(21216)
2007(18936)
2006(17212)
2005(15516)
作者
(71567)
(59976)
(59198)
(56284)
(37816)
(28644)
(26692)
(23575)
(22658)
(21345)
(20320)
(20107)
(19011)
(19001)
(18270)
(18164)
(17426)
(17372)
(17090)
(16878)
(15127)
(14890)
(14453)
(13936)
(13548)
(13371)
(13174)
(13173)
(12258)
(11843)
学科
(120856)
经济(120745)
(69570)
管理(62591)
(51427)
(46492)
企业(46492)
方法(42103)
数学(36334)
数学方法(36005)
农业(34326)
中国(31822)
地方(30960)
业经(28464)
(23667)
(21197)
(19831)
(18128)
(17995)
贸易(17981)
(17318)
地方经济(16810)
(16798)
环境(16784)
银行(16758)
(16568)
金融(16567)
(16222)
技术(16019)
(15749)
机构
学院(353096)
大学(351363)
(151556)
经济(148394)
管理(138569)
研究(126638)
理学(119024)
理学院(117703)
管理学(115928)
管理学院(115299)
中国(95509)
科学(76431)
(75669)
(72065)
(64302)
(64183)
研究所(58089)
中心(57108)
业大(56376)
农业(54898)
(53162)
财经(50708)
北京(48190)
(48013)
师范(47626)
(46027)
(44811)
经济学(44464)
(42901)
经济学院(39635)
基金
项目(234330)
科学(184004)
研究(175344)
基金(168377)
(145865)
国家(144533)
科学基金(123516)
社会(111414)
社会科(105195)
社会科学(105167)
(92363)
基金项目(89725)
教育(78061)
自然(77490)
(76367)
自然科(75586)
自然科学(75573)
自然科学基金(74209)
编号(73004)
资助(68210)
成果(59307)
(54843)
重点(51994)
(51613)
课题(49834)
(48045)
国家社会(45578)
创新(44774)
发展(44485)
教育部(43897)
期刊
(182601)
经济(182601)
研究(109618)
中国(73719)
(73615)
学报(54795)
科学(52370)
农业(50034)
管理(49505)
(45243)
大学(42376)
学学(40086)
教育(38693)
(35194)
金融(35194)
业经(33007)
技术(31235)
经济研究(27296)
财经(24627)
问题(24252)
(23347)
(21089)
技术经济(18962)
世界(18420)
图书(17855)
(17676)
科技(17086)
理论(16895)
经济问题(16780)
现代(16772)
共检索到542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昆  
农业农村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发展,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增加农村消费和扩大内需创造了重要条件;农村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农村安定和谐,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保持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所以应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首位。只有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才有全国的现代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永峰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问题。甘肃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在此背景下,对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了解农民的金融需求及农业银行拓展业务所面临的难题,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政策、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程极明  
进入90年代的后世界经济情况一直不太好。根据联合国《1993年世界经济概览报告》的统计,世界经济1990年的增长率为1.6%,1991年为0.2%,1992年为0.6%,估计1993年为1.5%。世界银行估计1993年为1.1%,而且到1994年也不会有大的起色。这样,90年代前5年的形势就不太好。 这是一种“低迷”状态,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这几年都是低速增长,不同步地进入经济危机,而走出谷底时又复苏无力;原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方卫  杨壬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诗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普通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都有融资需求,只有建立运转健康、资金充足、服务意识强、协调有力、监管到位的农村金融体系,切实解决广大农民和产业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才能推动各项新型农业产业项目的落实,才能跟上党和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脚步。随着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一批正规金融机构的逐步建立,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初现成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问题,但随着农村产业模式改革和市场进一步发展,这种单一的金融支持体系显然不再适用。到今天,形成了以合作性银行、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等为代表的正规金融机构和以互助社、民间借贷等为代表的非正规金融同向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宣告着农村金融建设质的进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吕雁琴  赵斌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广义分位数模型考察数字金融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了在政府财政支农、市场化进程下数字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门限效应。研究显示: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但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样本分组的稳健性检验也得出相同结论;随着财政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市场化进程的深化,当其跨越门限点后,数字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上官绪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桂明  
本文首先对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与特点 ,尤其是农业投入存在的隐忧 ,农村金融的现状与突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与论述 ,从农村经济发展呼唤农村金融变革的高度 ,对当前强化金融支农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对策性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亚美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自提出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详细解读了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的发展目标;其次,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最后,提出了综合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珺  王倩  
"癌症村"的癌症发病率或死亡率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是癌症高发现象在村级空间尺度上的反映。90%左右的癌症村的形成都与现代工业污染有关,本文通过数据研究,采用不同的回归方法得出了稳健的结论。癌症村的环境污染往往是水、土壤、空气的同时污染,但以水污染最为主要。因为村民的生活取水方式特点,含致癌和有毒物质的污染水,经过直接、间接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温志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斌  
经济发展为金融运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金融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发展农村经济就需要着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村服务保障能力,提高农业自我发展能力,而要真正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就必须改善金融机构的服务,发挥信贷投入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工商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宝瑞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万宝瑞一90年代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影响整个战略任务的实现。今后6年,粮食总产要增加1000亿斤,棉花增加1000万担,肉类和水产品分别增产1000万吨,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晓河  王为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国友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较多 ,其科技和文化素质相对较差 ,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是农民。发挥电化教育的优势 ,开展农村电化教育 ,向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 ,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促进电化教育转化为生产力。这对进一步振兴农村经济 ,实现农村社会的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