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7)
- 2023(11107)
- 2022(9416)
- 2021(8735)
- 2020(6887)
- 2019(15508)
- 2018(15328)
- 2017(28515)
- 2016(15735)
- 2015(17766)
- 2014(18313)
- 2013(18225)
- 2012(17361)
- 2011(15915)
- 2010(16431)
- 2009(15162)
- 2008(15132)
- 2007(14126)
- 2006(13039)
- 2005(12166)
- 学科
- 济(75231)
- 经济(75147)
- 农(50126)
- 业(49251)
- 管理(36514)
- 农业(33581)
- 企(26409)
- 企业(26409)
- 地方(25628)
- 中国(24741)
- 业经(23453)
- 方法(18375)
- 发(15735)
- 制(15688)
- 数学(14929)
- 数学方法(14690)
- 财(13475)
- 银(13250)
- 银行(13237)
- 学(13021)
- 地方经济(12936)
- 行(12854)
- 农业经济(12792)
- 贸(12495)
- 发展(12493)
- 贸易(12478)
- 展(12457)
- 融(12383)
- 金融(12382)
- 产业(12277)
- 机构
- 学院(231044)
- 大学(221346)
- 济(97324)
- 经济(95064)
- 研究(84319)
- 管理(83195)
- 理学(68996)
- 理学院(68190)
- 中国(67537)
- 管理学(67094)
- 管理学院(66671)
- 农(56088)
- 科学(49734)
- 京(48448)
- 所(43608)
- 财(43412)
- 农业(42161)
- 江(40579)
- 中心(39871)
- 研究所(38436)
- 业大(37913)
- 范(33704)
- 师范(33428)
- 州(32435)
- 财经(32005)
- 北京(31062)
- 省(30851)
- 院(29427)
- 经(28527)
- 经济学(27644)
- 基金
- 项目(139606)
- 研究(111093)
- 科学(108739)
- 基金(95210)
- 家(81341)
- 国家(80432)
- 社会(69415)
- 科学基金(67791)
- 社会科(65254)
- 社会科学(65241)
- 省(59494)
- 基金项目(50277)
- 编号(49106)
- 教育(48945)
- 划(47075)
- 成果(40152)
- 自然(38864)
- 发(38362)
- 自然科(37815)
- 自然科学(37811)
- 资助(37258)
- 自然科学基金(37097)
- 课题(34862)
- 发展(31902)
- 农(31675)
- 重点(31526)
- 展(31343)
- 部(29801)
- 创(29543)
- 性(28871)
- 期刊
- 济(131753)
- 经济(131753)
- 研究(74333)
- 农(61849)
- 中国(61130)
- 农业(41771)
- 学报(32764)
- 教育(32552)
- 科学(32340)
- 财(32070)
- 管理(29844)
- 融(28771)
- 金融(28771)
- 业经(28673)
- 大学(26111)
- 学学(24376)
- 技术(22663)
- 业(19688)
- 问题(18567)
- 经济研究(17321)
- 农业经济(15670)
- 农村(15598)
- 村(15598)
- 财经(15113)
- 经济问题(13473)
- 世界(13433)
- 版(13319)
- 经(13287)
- 技术经济(12108)
- 资源(11724)
共检索到387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庞柏林
农村第三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无法满足我国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地要求,所以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及加大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才能满足农民消费需求中的生活服务需求和农村一二产业发展中的内涵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的生产服务需求。
关键词:
农业 第三产业 农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绍虞
白银市第三产业发展问题探讨郭绍虞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无论是产值比重,还是从业人数比重都在60-70%左右。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产生的推力相当大,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中70%以上是靠第三产业实现的。一种以产品为基础的经济(农业,工业)正在向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立胜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如何使第三产业围绕服务社会化大生产拓宽空间,加快发展县域第三产业,并以此有效地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有大量的问题要解决。本文结合青州的实际,就第三产业发展谈几点看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晓菊 郭倩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加快农村城镇化、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必须走发展非农产业即第三产业服务业的道路。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联系,这为解决我国现今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关键词:
城镇化 第三产业 集聚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长云
在“十一五”时期乃至2020年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与此同时,“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目前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艺 庞雅莉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是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本文论述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作用与意义 ,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加快我国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农业 第三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天祥 晏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农村居民对生活服务的需求快速提升 ,同时 ,农村一、二产业的发展也要求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本文认为 ,应有效利用农村生产要素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关键词:
农村 乡镇企业 第三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毅 顾益康 潘鹏飞 李建新
突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瓶颈”的研究王毅,顾益康,潘鹏飞,李建新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本文就浙江省农村区域范围内的第三产业发展问题做些探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卢荣善
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与加速途径卢荣善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的第三产业总体来说是滞后的,而在我国农村的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所占的份额更小,滞后现象更为严重。在1994年的全国GDP总值(以现价计算,下同)中,农村GDP所占比重为53.1%,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康 周君
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将数字普惠金融纳入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框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使用分位数DID (双重差分)方法分析异质性,结论表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存在异质性影响,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这种影响更为显著;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验证传导机制,表明政策通过技术创新、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三个方面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效率的提高。最后,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完善传导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康 周君
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将数字普惠金融纳入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框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使用分位数DID (双重差分)方法分析异质性,结论表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存在异质性影响,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这种影响更为显著;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验证传导机制,表明政策通过技术创新、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三个方面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效率的提高。最后,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完善传导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季云峰 ,宋达尧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当今,第三产业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较快。本文在对盐城市效区秦南镇(以下简称秦南镇)发展第三产业作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概括为五种“转变”。1、在服务区域上,由服务本地为主的封闭型向既服务本地又向外延伸的开放型转变。秦南镇第三产业在发展的初期以服务本乡本土为主,受“故土难离”、“固守家园”的传统意识的影响,很多人从事第三产业“离土不离乡”,就近服务。随着人的观念的变化及对外交往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加上外地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慧副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辽宁省农村非农产业比重偏低,特别是第三产业严重滞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新的有效对策,实现辽宁农村第三产业的跨越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正书 徐国良
常熟市外向型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已建办外商投资企业305家,合同利用外资18314万美元。近年来,在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外资的工作已逐步向第三产业领域延伸,自1991年6月建办全市第一家“三产”合资企业——常熟维克多游乐场有限公司之后,至1992年6月,全市已批准“三产”利用外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第三产业对吸纳就业、保护环境和支撑传统制造业升级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国际经济前景不乐观、外需减弱的大环境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应要求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尽快提升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份额。当务之急是要创造有利环境,支持第三产业持续加快发展。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发展态势 政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