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2)
- 2023(10981)
- 2022(9010)
- 2021(8342)
- 2020(6380)
- 2019(14144)
- 2018(13778)
- 2017(26022)
- 2016(13984)
- 2015(15452)
- 2014(15604)
- 2013(15661)
- 2012(14944)
- 2011(13878)
- 2010(14224)
- 2009(12974)
- 2008(12644)
- 2007(11603)
- 2006(10740)
- 2005(9796)
- 学科
- 济(70971)
- 经济(70912)
- 农(49935)
- 业(44190)
- 农业(33467)
- 管理(29295)
- 地方(25075)
- 中国(23083)
- 业经(22302)
- 企(20998)
- 企业(20998)
- 方法(17077)
- 发(15357)
- 数学(14444)
- 数学方法(14320)
- 制(13221)
- 地方经济(12770)
- 农业经济(12749)
- 发展(12319)
- 展(12287)
- 产业(12163)
- 银(11543)
- 银行(11530)
- 贸(11512)
- 贸易(11498)
- 技术(11409)
- 融(11406)
- 金融(11405)
- 行(11321)
- 学(11294)
- 机构
- 学院(206279)
- 大学(197053)
- 济(90722)
- 经济(88894)
- 研究(78061)
- 管理(75499)
- 理学(63783)
- 理学院(63047)
- 管理学(62181)
- 管理学院(61800)
- 中国(60348)
- 农(54821)
- 科学(45982)
- 京(42576)
- 农业(41334)
- 所(39807)
- 财(36941)
- 业大(36272)
- 中心(36074)
- 研究所(35697)
- 江(34508)
- 范(29479)
- 师范(29235)
- 财经(27970)
- 院(27371)
- 州(27296)
- 省(27023)
- 北京(26725)
- 经济学(26028)
- 发(25305)
- 基金
- 项目(132841)
- 科学(104733)
- 研究(103982)
- 基金(92538)
- 家(79762)
- 国家(78921)
- 社会(67135)
- 科学基金(66682)
- 社会科(63271)
- 社会科学(63259)
- 省(56136)
- 基金项目(49077)
- 划(44873)
- 教育(44605)
- 编号(44539)
- 自然(38258)
- 发(37637)
- 自然科(37256)
- 自然科学(37251)
- 自然科学基金(36562)
- 成果(35391)
- 资助(35071)
- 农(31637)
- 课题(31508)
- 发展(31282)
- 展(30727)
- 重点(30008)
- 部(28593)
- 创(28544)
- 国家社会(27390)
- 期刊
- 济(118922)
- 经济(118922)
- 研究(63306)
- 农(61463)
- 中国(52418)
- 农业(41703)
- 科学(30806)
- 学报(30609)
- 业经(27146)
- 管理(25701)
- 融(25070)
- 金融(25070)
- 财(24734)
- 教育(24546)
- 大学(24479)
- 学学(23345)
- 业(19502)
- 技术(18818)
- 问题(16936)
- 经济研究(16077)
- 农业经济(15475)
- 农村(15119)
- 村(15119)
- 财经(12958)
- 世界(12952)
- 经济问题(12516)
- 版(12172)
- 经(11407)
- 资源(11188)
- 技术经济(10825)
共检索到334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卢荣善
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与加速途径卢荣善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的第三产业总体来说是滞后的,而在我国农村的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所占的份额更小,滞后现象更为严重。在1994年的全国GDP总值(以现价计算,下同)中,农村GDP所占比重为53.1%,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述英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性,一是指发展总量不足,结构演进迟缓,严重落后于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指我国第三产业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而且明显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滞后不等于不发展,发展中仍然滞后。研究和探讨我国第三产业的滞后性及其原因,是制定和实施中央规划的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加快发展目标和确立第三产业发展模式的前提。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分析和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长云
在“十一五”时期乃至2020年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与此同时,“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目前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艺 庞雅莉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是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本文论述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作用与意义 ,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加快我国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农业 第三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天祥 晏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农村居民对生活服务的需求快速提升 ,同时 ,农村一、二产业的发展也要求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本文认为 ,应有效利用农村生产要素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关键词:
农村 乡镇企业 第三产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庞柏林
农村第三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无法满足我国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地要求,所以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及加大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才能满足农民消费需求中的生活服务需求和农村一二产业发展中的内涵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的生产服务需求。
关键词:
农业 第三产业 农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卢荣善
论加速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现实障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卢荣善一第三产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国所追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目标之一,但更主要的还是为了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增加物质财富总量,间接实现社会的发展目标。因此,对第三产业严重落后的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毅 顾益康 潘鹏飞 李建新
突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瓶颈”的研究王毅,顾益康,潘鹏飞,李建新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本文就浙江省农村区域范围内的第三产业发展问题做些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康 周君
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将数字普惠金融纳入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框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使用分位数DID (双重差分)方法分析异质性,结论表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存在异质性影响,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这种影响更为显著;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验证传导机制,表明政策通过技术创新、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三个方面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效率的提高。最后,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完善传导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康 周君
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将数字普惠金融纳入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框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使用分位数DID (双重差分)方法分析异质性,结论表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存在异质性影响,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这种影响更为显著;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验证传导机制,表明政策通过技术创新、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三个方面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效率的提高。最后,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完善传导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季云峰 ,宋达尧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当今,第三产业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较快。本文在对盐城市效区秦南镇(以下简称秦南镇)发展第三产业作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概括为五种“转变”。1、在服务区域上,由服务本地为主的封闭型向既服务本地又向外延伸的开放型转变。秦南镇第三产业在发展的初期以服务本乡本土为主,受“故土难离”、“固守家园”的传统意识的影响,很多人从事第三产业“离土不离乡”,就近服务。随着人的观念的变化及对外交往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加上外地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史东辉
经过三年治理整顿之后,加速第三产业发展,已成为我国90年代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甚至已有学者认定工业化和市场化当成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双重历史任务。然而,在笔者所能见到的有关论述范围内,在如何判定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实际程度及水平、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中的需求问题以及90年代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主要经济意义等方面,目前仍存在着不少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本文拟就此作一讨论,以利于有关疑点的澄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慧副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辽宁省农村非农产业比重偏低,特别是第三产业严重滞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新的有效对策,实现辽宁农村第三产业的跨越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德恒 陈东凌
本文在分析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内涵及与若干国家发展规模对比差距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除原计划体制外,还在于对“劳动价值论”缺乏全面、科学的理解,致使长期来整体上忽视和否认第三产业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作者认为:应把“劳务价值论”作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加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是“劳动价值论”的坚持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增加社会有效供给,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苏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政策等原因,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本文将第三产业内部构成纳入分析框架,并借助于模型,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第三产业地区差距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第三产业 构成 地区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