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2)
- 2023(6919)
- 2022(5431)
- 2021(5207)
- 2020(3858)
- 2019(8557)
- 2018(8153)
- 2017(15292)
- 2016(8335)
- 2015(8854)
- 2014(8499)
- 2013(8361)
- 2012(7609)
- 2011(6937)
- 2010(7046)
- 2009(6514)
- 2008(6291)
- 2007(6112)
- 2006(5528)
- 2005(4784)
- 学科
- 农(48900)
- 济(34482)
- 经济(34430)
- 农业(32904)
- 业(30005)
- 业经(15592)
- 管理(14082)
- 农业经济(12332)
- 中国(10250)
- 发(9588)
- 村(9453)
- 农村(9436)
- 地方(9402)
- 发展(8491)
- 展(8476)
- 制(8283)
- 企(8267)
- 企业(8267)
- 收入(7539)
- 土地(7323)
- 建设(7227)
- 方法(6870)
- 劳(6756)
- 劳动(6755)
- 分配(6722)
- 策(6554)
- 及其(6361)
- 农业劳动(6344)
- 人口(6310)
- 体(6293)
- 机构
- 学院(115632)
- 大学(106236)
- 济(47888)
- 经济(46868)
- 农(44486)
- 管理(42621)
- 研究(40038)
- 理学(36778)
- 理学院(36468)
- 管理学(35930)
- 管理学院(35756)
- 农业(33384)
- 中国(32142)
- 业大(25529)
- 科学(23761)
- 京(21144)
- 农业大学(20306)
- 中心(20119)
- 所(19860)
- 财(19050)
- 江(18650)
- 研究所(17900)
- 业(16037)
- 省(15808)
- 范(15685)
- 师范(15583)
- 经济管理(15349)
- 发(14809)
- 州(14600)
- 财经(14567)
- 基金
- 项目(78007)
- 研究(63227)
- 科学(60898)
- 基金(54133)
- 家(46836)
- 国家(46199)
- 社会(40631)
- 科学基金(38609)
- 社会科(37760)
- 社会科学(37752)
- 省(33331)
- 基金项目(28900)
- 编号(28766)
- 农(27822)
- 教育(26691)
- 划(26197)
- 成果(22508)
- 自然(21353)
- 自然科(20773)
- 自然科学(20766)
- 自然科学基金(20371)
- 发(19841)
- 资助(19534)
- 课题(19019)
- 重点(17200)
- 制(17121)
- 部(17039)
- 性(16887)
- 国家社会(16652)
- 发展(16476)
共检索到177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立春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空巢老人逐渐增多。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实背景下,如何解决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是一项重要的现实问题。农村地区的乡土文化和邻里关系为实施互助养老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面临服务功能定位不清、服务内容创新不足、服务职责划分不明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金玉
农村养老问题是我国解决老龄化问题的短板。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引起重视的同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农村空巢老人经济、生活与精神上的压力不容忽视,但传统家庭功能弱化以及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下的养老体系与养老资源供给问题等因素,是导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主要原因,需要从农村养老保障与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特点出发,以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空巢老人 养老困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玉坤 王青松
人口老龄化、"银发中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常态。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养老难题。面对"人口红利"消失和"未富先老"的客观现实,传统的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下的养老服务需求。有鉴于此,近年来,作为新型养老模式的互助养老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其问题也随之凸显:互助养老存在认同度低、缺乏法律政策支撑、配套设施不完善和参与主体单一等诸多困境,亟需优化我国互助养老的发展路径,促进互助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互助养老 困境 优化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鹏
当前,农村幸福院互助养老面临历史实践积累少、集体共识建构难、合作信任维系难、组织依托建设难、老人素质保证难、质效提升保障难等多重困境,这些问题仅靠制度建设难以解决。面对家庭养老弱化和机构养老认可度低的形势,应积极推动农村幸福院互助养老向以多主体融合为基础的多功能、专业化、立体式、普惠型社区综合性养老转变。为此,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幸福院机构化、平台化、社区化和合作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多主体融合性和合作性参与的政策保障体系,即确立以社区养老为本的顶层设计,实施以福利偏向为主市场为辅的社区养老政策,建立以社区居民为主的自治型社区养老队伍,确保农村社区养老机构管理与服务的自治性,提升家庭在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的供给能力和农村老人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实施农村社区养老智能化与网络化发展工程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鹏
当前,农村幸福院互助养老面临历史实践积累少、集体共识建构难、合作信任维系难、组织依托建设难、老人素质保证难、质效提升保障难等多重困境,这些问题仅靠制度建设难以解决。面对家庭养老弱化和机构养老认可度低的形势,应积极推动农村幸福院互助养老向以多主体融合为基础的多功能、专业化、立体式、普惠型社区综合性养老转变。为此,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幸福院机构化、平台化、社区化和合作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多主体融合性和合作性参与的政策保障体系,即确立以社区养老为本的顶层设计,实施以福利偏向为主市场为辅的社区养老政策,建立以社区居民为主的自治型社区养老队伍,确保农村社区养老机构管理与服务的自治性,提升家庭在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的供给能力和农村老人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实施农村社区养老智能化与网络化发展工程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虹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的新常态,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极具本土化色彩的就地养老模式,以其社区性优势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创新之举,但作为新兴事物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覆盖率不断攀升的互助幸福院在建成之后,长期冷冷清清甚至无人入住。因此,互助养老应真正契合农村社会的现状和老年人的需求,这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
农村 互助养老 基础 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虹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的新常态,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极具本土化色彩的就地养老模式,以其社区性优势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创新之举,但作为新兴事物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覆盖率不断攀升的互助幸福院在建成之后,长期冷冷清清甚至无人入住。因此,互助养老应真正契合农村社会的现状和老年人的需求,这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
农村 互助养老 基础 优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浩华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空心化趋势日益严峻,传统养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在农村地区获得广泛实践,成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中农村互助养老面临着乡土文化韧性、社会关系脱嵌、政策法规缺位、多元协同困境等发展瓶颈。嵌入性理论强调的“社会行为需要镶嵌于社会链接网络之中”为互助养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为此,以嵌入性理论为背景,通过认知嵌入、关系嵌入、制度嵌入、结构嵌入探讨互助养老在农村地区的可及性,破解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瓶颈,进而提出农村互助养老高质量发展的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继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论述,可以说对于促进"三农"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但是基于城市化、工业化演进以及城乡之间"推拉"效应影响,农村青壮年仍然多数处于外出务工状态,进而引致留守农村的空巢老人数量呈现增长态势。该研究从实证调查入手,以安徽省C县D村作为研究个案,运用社会学的质性研究方法,从制度规范的限定性出发,深度透视农村空巢老人深处乡土社会中的社会支持困境,并进一步在乡土秩序的基础上从正式制度的刚性约束和非正式制度的柔性钳制等双重约制层面来探究这一现象的成因以及实然样态背后的逻辑机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加明 华学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使得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在空巢老人聚居的城市单位型社区中,社会资本比较丰富,空巢老人彼此之间存在比较频繁的日常交往,并自发形成了非常普遍的互助之风,由此导致了空巢老人对于互助养老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为了实现个人分散的养老资源的集聚与互补,可以组织空巢老人开展诸如男女互助、轻老互助、精英与大众互助等多种形式的互助养老实践,构建一张多元立体的互助养老网。这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时代背景下开展"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纪春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规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和工业部门转移就业,家庭小型化、农村人口"空心化"趋势明显,再加上"少子化",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日益突出,如何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福利供给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热点。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制度化养老保障水平低、社会化养老服务相对缺失的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以其社区性和互助性优势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创新之举和有效之策,并迅速在全国推广。作为农村未来养老的新模式,农村互助养老在发展过程中遭遇思想观念、法律政策、资金保障、政府执行等现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互助养老 困境 优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储奕洋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相比于城市,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更深、养老问题更为严重。解决农村养老服务问题成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中之重。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的严峻形势下,互助养老作为补充性的模式成为了可行之举。本文以江苏省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为例,对其不同互助养老模式类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目前运行的基础上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明确相关政策要求,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配套设施,有效提升互助养老服务质效,助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养老 互助养老 供给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琳
当前,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陷入价值边缘化困境,家庭地位和社区地位的边缘化导致留守老人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基于中部S县的田野调查发现,县级政府引导的农村互助养老实践通过内外联动,形成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社区层面缓解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困境的重要方式。通过关系重建、空间重构和认知重塑,留守老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重新建立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摆脱边缘化的价值体验。在县域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重视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将村庄社区重新建设为留守老人的精神家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琳
当前,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陷入价值边缘化困境,家庭地位和社区地位的边缘化导致留守老人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基于中部S县的田野调查发现,县级政府引导的农村互助养老实践通过内外联动,形成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社区层面缓解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困境的重要方式。通过关系重建、空间重构和认知重塑,留守老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重新建立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摆脱边缘化的价值体验。在县域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重视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将村庄社区重新建设为留守老人的精神家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旋迪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空巢”现象愈发突出的背景下,在农村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必然趋势。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养老服务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社会工作嵌入农村养老服务,能有效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但由于独特功能隐匿、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原因,社会工作嵌入农村养老服务陷入困境。通过优化从业人才结构、构筑保障机制,才能有效推进社会工作嵌入农村养老服务,进而为农村养老服务作出贡献。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农村 养老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