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5)
- 2023(5138)
- 2022(4243)
- 2021(4152)
- 2020(3267)
- 2019(7384)
- 2018(7374)
- 2017(14472)
- 2016(7993)
- 2015(8892)
- 2014(8865)
- 2013(9019)
- 2012(8394)
- 2011(7562)
- 2010(7800)
- 2009(7396)
- 2008(7351)
- 2007(7000)
- 2006(6542)
- 2005(5939)
- 学科
- 农(48613)
- 济(38071)
- 经济(38027)
- 农业(32270)
- 业(30402)
- 管理(15170)
- 业经(15117)
- 农业经济(12293)
- 中国(10193)
- 制(10105)
- 方法(9981)
- 企(9520)
- 企业(9520)
- 村(9401)
- 农村(9384)
- 发(9295)
- 数学(9141)
- 地方(9035)
- 数学方法(8982)
- 劳(8888)
- 劳动(8884)
- 发展(8214)
- 展(8205)
- 财(7444)
- 土地(7405)
- 建设(7140)
- 收入(7105)
- 体(6958)
- 策(6820)
- 人口(6692)
- 机构
- 学院(116613)
- 大学(110077)
- 济(51536)
- 经济(50480)
- 管理(44473)
- 农(43446)
- 研究(39910)
- 理学(38005)
- 理学院(37688)
- 管理学(37069)
- 管理学院(36895)
- 中国(34793)
- 农业(32419)
- 业大(24851)
- 科学(23293)
- 京(22483)
- 财(21886)
- 所(20766)
- 中心(20614)
- 农业大学(19732)
- 江(19199)
- 研究所(18209)
- 省(16360)
- 财经(16351)
- 经济管理(16085)
- 业(15352)
- 范(15146)
- 师范(15068)
- 州(15024)
- 经(14772)
- 基金
- 项目(72660)
- 科学(57268)
- 研究(57262)
- 基金(52211)
- 家(44626)
- 国家(44073)
- 科学基金(37516)
- 社会(37242)
- 社会科(34717)
- 社会科学(34708)
- 省(30133)
- 基金项目(27935)
- 农(26689)
- 编号(25771)
- 教育(24014)
- 划(23272)
- 自然(21989)
- 自然科(21458)
- 自然科学(21457)
- 自然科学基金(21040)
- 成果(20725)
- 资助(20421)
- 发(17229)
- 部(16443)
- 课题(16302)
- 重点(15518)
- 性(15297)
- 国家社会(15209)
- 制(15197)
- 业(14708)
共检索到188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杰 凌冰
存在的问题移动支付安全性有待提升。目前移动支付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手机病毒、木马的侵袭,或者支付软件自身存在的漏洞,导致客户信息被篡改或盗用,造成资金损失;二是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开放,无线网络没有特定界限,移动数据传输保密性问题突出;三是
关键词:
移动支付 产业链 第三方支付机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郑家庆
普惠金融的实质就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和有效的金融服务,我国广大农民群众正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从国家层面确立了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标志着普惠金融成为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认为,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金融,将金融服务延伸和渗透至农业产业链中,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以普通农户和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需求为导向,提供高效的金融助农产品,是贯彻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移动支付作为最有效能的普惠金融产品之一,其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程度直接关系着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发展进程。近几年来,虽然借助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和支付产品的不断革新,人们的支付观念和消费习惯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我国移动支付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在几年内得到飞速攀升,但是农村地区在这场变革浪潮中却显得反应迟缓、发展滞后。因此,笔者尝试对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机遇进行分析,尝试为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提出精细、合理和审慎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争 杜思佳 郭红玉
移动支付已成为助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一种新兴手段,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小额汇款、小额转账、农村居民新农合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实践过程中存在认可度低、终端覆盖率低、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产业跨界合作困难、国家政策支持不到位等问题。本文从农村居民、银行、通信运营商及政府等多个层面探讨了推动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移动支付 农村普惠金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艳 刘岳平
移动支付业务正快速发展并形成生态,但大多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仍未参与移动支付生态,其背后原因不甚明确。文章基于威胁刚性理论、前景理论、能力本位理论和制度理论等不同理论视角,从经营业绩差距、科技支撑能力和行业压力三个方面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参与移动支付生态决策的理论框架,并运用Cox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际经营业绩与期望经营业绩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更有动力参与移动支付生态;具有更高科技支撑能力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更有能力参与移动支付生态;同业机构参与比例的上升会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带来更大的压力,促使其参与移动支付生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宏业
近年来,普惠金融建设在广大农村得到长足发展,但对照新时期、新常态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村金融仍有"盲点"。农村金融的"盲点"金融机构物理网点分布不均,在组织体系建设上有"盲点"。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全辖农村地区设立金融网点592家,其中农业银行70家、邮政储蓄银行77家,农村信用联社445家,金融组织体系较为单一。同时,金融机构网点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
关键词:
移动支付 支付结算 低端客户 信用意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广见 李振宇 韩亚龙
移动支付缴库主要是指在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电子化入库的基础上,通过银联云闪付、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方式缴纳预算收入,预算资金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为通道实时入库。当前移动支付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移动支付已成为我国支付体系中发展最快的支付方式,未来移动支付缴库有可能成为预算收入缴入国库的主要方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悫华
移动支付是一种高效、便捷的资金支付方式,是我国农村未来资金支付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农村既具有发展移动支付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论文指出,如何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发展移动支付业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银行、移动通信运营商三者共同努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保红
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推动下,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渠道成为居民的广泛选择,深刻且全面地改变了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较低的移动支付设备成本提高了农村区域经济水平。本文结合CHPS数据库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在控制家庭收入、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区域特征和固定效应的情况下,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能够显著推动农村家庭消费提升;第二,移动支付的三个二级指标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促进农村家庭消费,具体系数作用呈现移动支付覆盖率大于移动支付使用率大于移动支付技术水平;第三,从动态效应分析视角观测,移动支付发展能够通过消费示范效应推动农村居民发展型消费,通过完全中介效应推动农村居民整体消费增长;移动支付发展的心理账户机制能有效提升农村家庭的预期价格,且能够通过部分中介效应促进家庭消费整体增长;移动支付发展能够通过支付便利化渠道推动农村消费,具备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代晓慧
移动支付是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金融支付服务融合发展的结果,它填补了传统金融支付服务的空白,已成为信息服务领域新的消费增长点移动互联网已形成新的信息消费热点移动互联网是当今创新最活跃、渗透性最强、影响面最广的领域,我国正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是移动互联网用户不断增加。据统计,截至2013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忠国
移动支付要快速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移动支付标准的建立;消费环境的建立,包括各类智能终端和收单环境;形成一个成熟的商务模式自2011年人民银行下发《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和《关于选择部分城市开展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应用工作的通知》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已开始大规模发行金融IC卡,同时积极开展行业合作,已开展了金融IC卡上加载社保、交通、城市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王君 陈军
虽然当前移动支付业务已经开始被一部分人接受,但该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仍然缓慢。本文在对国外移动支付业务运作模式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国外该业务运作成功的经验;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同时,对我国在农村地区推广移动支付业务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证实了在农村地区推广该业务的可行性;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移动支付业务遭遇的问题及阻碍因素进行探讨,并对此提出了现实性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岳云康
移动支付是在交易活动中以手机作为支付手段,即将手机与信用卡号码链接起来通过手机代替信用卡来支付交易费用,它具有方便、安全、成本低廉等优势,但目前的消费观念、技术支持、利益分配、手续繁杂等多种因素制约了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我国移动支付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主要有虚拟支付和移动现场支付两种基本模式。移动支付提供商应着力于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产业共赢;正确定位,积极开发市场;强化技术支撑,确保交易安全;加强行业协同,规避政策风险;利用新技术,抢占新市场。
关键词:
移动支付 虚拟支付 交易安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鑫 汤思源 廉子龙 杨学成
对移动电子商务支付问题制约因素深入分析,围绕我国移动电子支付产业链,提出关于安全性,运营模式,支付系统,用户消费习惯及法律法规的解决方案,以期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圣兰 封思贤
在识别移动支付操作风险具体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和借鉴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各种度量模型,运用AHP法构建了评估我国移动支付操作风险的层次结构模型,并以互联网词条搜索量为主要原始数据,测算了我国移动支付的操作风险。结果表明,对移动支付操作风险影响最大的因素来自用户自身,其余依次是支付平台、监管当局和电信运营商。因此,不断强化用户自身正视风险的安全意识是管控移动支付操作风险最为重要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
移动支付 操作风险 AHP法 网络搜索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游春 张绪新
移动支付充分体现了金融服务的创新水平,具有传统金融服务所不能比拟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商业银行通过大力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能力,增强竞争力。本文首先介绍移动支付的基本概况,以及银行通过开展移动支付的重要意义,再解读我国目前移动支付的现状,最后对银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