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7)
2023(14415)
2022(12628)
2021(12034)
2020(9885)
2019(22785)
2018(22849)
2017(43720)
2016(23839)
2015(27142)
2014(27187)
2013(26955)
2012(25123)
2011(22417)
2010(22399)
2009(20683)
2008(20099)
2007(17910)
2006(15867)
2005(13724)
作者
(68845)
(57790)
(57003)
(54366)
(36457)
(27921)
(25957)
(22733)
(21850)
(20444)
(19911)
(19345)
(18060)
(18032)
(17449)
(17447)
(17434)
(16864)
(16471)
(16115)
(14338)
(14110)
(13945)
(13255)
(12939)
(12932)
(12822)
(12554)
(11630)
(11545)
学科
(97288)
经济(97182)
(67412)
管理(62395)
(51409)
(46132)
企业(46132)
方法(40405)
农业(34270)
数学(34153)
数学方法(33689)
业经(26134)
中国(24716)
地方(24044)
(21214)
(21062)
(17961)
(16298)
贸易(16288)
理论(16155)
(15741)
(14925)
(14905)
环境(14864)
技术(14380)
教育(13772)
(13598)
(12719)
农业经济(12696)
(12671)
机构
学院(337958)
大学(336540)
管理(133368)
(128646)
经济(125514)
理学(115858)
理学院(114473)
研究(112730)
管理学(112366)
管理学院(111763)
中国(84490)
科学(72617)
(72570)
(72061)
业大(57039)
(56683)
(56101)
农业(55135)
中心(53015)
研究所(51621)
(50426)
(48094)
师范(47722)
北京(45253)
财经(44761)
(41360)
(40703)
(40241)
师范大学(38321)
经济学(36084)
基金
项目(233652)
科学(182790)
研究(172973)
基金(167686)
(145961)
国家(144603)
科学基金(123653)
社会(107599)
社会科(101374)
社会科学(101346)
(92125)
基金项目(90753)
自然(79997)
自然科(78043)
自然科学(78025)
教育(77680)
自然科学基金(76598)
(76597)
编号(73552)
资助(67168)
成果(59399)
重点(51312)
(50817)
(50438)
课题(49073)
(47515)
创新(44134)
科研(43798)
国家社会(43351)
大学(43004)
期刊
(149819)
经济(149819)
研究(96025)
(73848)
中国(67549)
学报(56676)
科学(52202)
农业(50378)
管理(43833)
大学(43492)
学学(40845)
(40601)
教育(39701)
业经(29644)
技术(28519)
(28187)
金融(28187)
(23641)
图书(21723)
问题(21152)
财经(20566)
经济研究(19672)
(19164)
(17481)
资源(17469)
科技(16984)
业大(16138)
理论(15887)
技术经济(15820)
现代(15531)
共检索到497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薛颖  权东计  张园林  杨扩  
从农村社区重构角度出发,以关中地区为例,通过对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体系及文化活动的总结,对比目前农村社区的公共空间及传统文化状况,分析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保护及文化传承在农村社区重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变迁的动力机制;探究如何在社区重构过程中保护其传统的公共空间及文化,建设人文气息浓厚的农村社区,为农村社区重构及城市社区发展提供借鉴,实现能够安放"乡愁"的城镇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园林  刘玉亭  权东计  
以关中地区的乡村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制度干预、社会变迁、空间演变"的辩证分析视角,从政府、乡村二元主体出发,分析其演变特征及机制。通过历史追踪,总结了关中地区乡村公共空间"繁荣—弱化—复兴—衰落—迷茫"的演变历程。结果表明:关中地区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主体是政府和乡村,不同时期驱动力分别表现为乡村内生发展、制度干预、乡村内生恢复、乡村离散、行政干预。行政力量的强制介入会造成传统公共空间的衰落,而在当前发展背景下单靠乡村内生生长也难以为继。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充分正视行政力量再次干预造成的乡村公共空间衰落问题,进而更多重视在多方力量协调互动下实现其有机生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聪  王军  
一些传统村落依靠自身资源,在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特点。论文运用村落空间纵横向、行为与环境关系比较方法,对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聚落空间及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聚落空间进行比较研究。在分析两村发展历程及村落空间的基础上,归纳了两者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乡村旅游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根据两村各自特点,总结出“物化传承”类型传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精神传承”类型传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朔  李世平  
研究目的:基于关中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现状,探讨解决途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关中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未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应当引入"精明增长"理念,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长规模,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立区域土地利用沟通协调机制,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兰萍  
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意义。随着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以及农耕文明的过去,农村民间文化的留存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农村民间文化大量流失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政治、社会原因,其结果则是进一步地推动了社区生活的离散性和弱化了农民的文化认同感。为此,我们需要投入切实的工作来保护和发展各地农村丰富的民间文化,以尽可能地留存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维护文化传统的延续性和传递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善珍  藕海云  曹承龙  李兰  
本文以对安徽省肥西县农村社区的实地调查为基础,采用深度访谈、资料分析等方法,从农村社区的组织建设、网格化创新管理、信息化管理、服务化管理、农村居民的再就业能力提升、农村社区管理的持续发展、区域院校与农村社区合作共建发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内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维东   陈云辉   钟京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特色风貌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但是,当前农村社区空间设计忽视人民的根本需求,社区空间建设未发挥当地资源的优势,社区空间日趋同质化,地方特色缺失,农村文化无法传承。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居住空间、公共空间与绿化空间三方面提出空间营造的可行性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博  
[目的]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对陕西省农村居住环境进行优化研究,对集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关中地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新型城镇化的陕西省关中地区农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优化策略进行分析。[结果]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居住环境总体得分为81. 39,处于中等偏下水平,5个系统的得分顺序依次为基础设施>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居住条件。[结论]农村绿化水平、投资和创业环境、集体供暖率、医疗设施满意度以及社会福利与保障是影响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居住环境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及特色小镇建设,重点改善资源利用不合理、建筑设计美感缺乏,景观协调度不足,人文气息缺失等制约农村居住环境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率全面提升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居住环境质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玉春  唐娟莉  
文章运用2007年7—9月陕西省关中地区24个乡镇102个村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投资的满意程度以及农民的投资意向。研究表明,农民对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满意度最低,但农民对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投资意愿却是很高的,仅次于农民对农村道路的投资意愿;而农民对文化娱乐公共项目投资的满意度和投资意愿都很低。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根据目前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意愿,加大对农民不满意但又有强烈投资需求的项目的投入力度;对农民既不满意也不愿投资但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项目也应给予鼓励和支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瑛  
文章总结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城镇化与农村公共文化的相互影响,提出了面向城镇化开展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的应对之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姬建军  
研究利用陕西关中地区271份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民对农村基础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农村基础教育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村庄类型、村庄距县城的距离、农民对政策评价、基层政府对政策执行的效果、农民对乡镇政府评价、改进情况和教育支出变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大治  徐益娟  洪百舸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原本脆弱的乡村文化会进一步受到挑战和侵蚀,但与此同时,新媒体也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承与重构提供新方向。文章首先围绕不同时期乡村文化空间的特征变化展开研究,剖析新媒体背景下传统乡村文化空间衰落的内因以及其特征的转变,其次总结出利用新媒体进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和复兴的重点,最后从培育村民主体意识、维护传统文化"记忆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焕发乡村原生文化活力、构建"四位一体"的文化治理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探索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共生从而完成传承与重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镇中  段汉明  
从区域视角出发,应用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区域地理要素对城镇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通过解析关中地区城镇空间格局演变与区域地理要素方面的关系,认为区域城镇空间格局是自然基础、交通条件、技术经济、社会政治等诸多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区域地理要素的变化,区域的城镇空间格局也会相应的处于不同演化阶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可心  刘科伟  程永辉  赵丹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系统方案,明确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科学逻辑和发展重点,探索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战略模式,对有效推动区域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域,以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为核心,在评估乡村发展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关中地区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和重点任务。[结果]关中地区乡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少,传统农业经营增收困难,而环境门槛的提高和资源禀赋的影响,又使得原本薄弱的非农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也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压力;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受限的情况下,通过县域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农业人口就近转移,并据此提高农业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同时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挖掘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同时,在农村人口外流、农业可投入劳动力减少的背景下,乡村发展要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构建便捷交通、移民搬迁等手段引导居民集中居住,逐步构建合理的镇村体系及其相应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并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构建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彰显乡村特色风貌的乡村。[结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应结合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乡村产业振兴与经济发展模式、镇村体系及公共服务配套模式、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战略模式及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窦妍  南灵  
论文以关中地区为评价区域,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综合指数法对陕西关中地区及各地市2000-2009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价。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关中地区耕地集约度呈现波动变化,并在近两年具有下降趋势;关中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社会经济和耕作制度因素以及自然因素是影响关中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