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82)
2023(15642)
2022(13510)
2021(12758)
2020(10557)
2019(24159)
2018(24285)
2017(46229)
2016(25290)
2015(28701)
2014(28816)
2013(28424)
2012(26185)
2011(23651)
2010(23823)
2009(22189)
2008(22001)
2007(19977)
2006(17881)
2005(15908)
作者
(72998)
(61121)
(60510)
(57708)
(38723)
(29433)
(27409)
(23907)
(23242)
(21881)
(20888)
(20630)
(19291)
(19143)
(18765)
(18462)
(18189)
(17848)
(17585)
(17198)
(15229)
(15138)
(14738)
(14077)
(13867)
(13697)
(13604)
(13490)
(12318)
(12152)
学科
(101453)
经济(101254)
(76410)
管理(73561)
(55961)
企业(55961)
(51398)
方法(41543)
数学(34247)
农业(34137)
数学方法(33802)
业经(29220)
中国(27873)
(26546)
(24242)
地方(21625)
(21273)
理论(18091)
(16946)
(16912)
(16502)
贸易(16491)
(16041)
(15735)
银行(15693)
技术(15690)
环境(15669)
(15579)
财务(15493)
财务管理(15457)
机构
学院(360435)
大学(360306)
管理(141900)
(140933)
经济(137572)
理学(122305)
理学院(120967)
研究(120460)
管理学(118849)
管理学院(118205)
中国(91532)
(77533)
科学(74398)
(73261)
(66306)
(60372)
业大(58470)
中心(56160)
农业(56022)
(55216)
研究所(54317)
财经(51541)
(48761)
北京(48719)
师范(48352)
(46734)
(44253)
(42829)
经济学(40420)
(39012)
基金
项目(241351)
科学(189339)
研究(181362)
基金(173431)
(149823)
国家(148419)
科学基金(127434)
社会(113980)
社会科(106929)
社会科学(106899)
(95169)
基金项目(92412)
教育(82645)
自然(81019)
自然科(79062)
自然科学(79047)
(78754)
自然科学基金(77628)
编号(76515)
资助(69984)
成果(63200)
(53537)
重点(53278)
课题(52101)
(51389)
(49639)
(47608)
创新(46214)
国家社会(45914)
教育部(45674)
期刊
(166724)
经济(166724)
研究(107671)
中国(78978)
(74871)
学报(58559)
科学(53453)
(50771)
农业(50766)
管理(50333)
大学(45816)
教育(45558)
学学(42798)
(33487)
金融(33487)
技术(31851)
业经(31157)
财经(25223)
(23719)
经济研究(22718)
问题(22434)
(21452)
图书(20644)
(20008)
理论(17634)
科技(17605)
技术经济(17144)
现代(16716)
业大(16282)
实践(16144)
共检索到546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小平  潘明东  
对社区成员进行动员是促进社区参与的重要方法。在当前的农村社区建设中,常用的行政动员、项目动员、能人动员和自组织动员模式在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上均存在着差别和问题。为此,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员创新,不能只关注动员主体,还应关注各类动员方法的动员机制缺失,从运行、动力和保障方面进行针对性完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小平  潘明东  
对社区成员进行动员是促进社区参与的重要方法。在当前的农村社区建设中,常用的行政动员、项目动员、能人动员和自组织动员模式在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上均存在着差别和问题。为此,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员创新,不能只关注动员主体,还应关注各类动员方法的动员机制缺失,从运行、动力和保障方面进行针对性完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鹏  
高校学科建设作为长期以来高教理论界和高校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迫切需要从社会动员这一新的视角对其加以审视。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中的社会动员的主要类型包括行政动员、工程动员、精英动员和自组织动员,其机制相应可分解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经过调研得知,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四种社会动员类型在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上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和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学科建设的社会动员效果,并对学科建设成效带来影响。为此,高校学科建设中的社会动员应在关注动员主体的同时更加关注动员机制建设,从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加以针对性完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敏  
从世界各国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过程必然伴随着一种对农村的重构过程,然而国内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却存在不同看法。文章基于对皖南东镇新农村建设历时性经验的跟踪观察,发现当地新农村建设采取的是一种能够充分发动农民的社会动员模式。这种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员模式之所以可能被推广:一方面,是因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撬动和动员技巧的应用;另一方面,则是村庄社会规范自下而上的支撑性作用。东镇的经验说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员模式具有明显的村庄共同体再生产的治理正功能,具体表现在:乡村宜居化与村庄人气的恢复,村庄公共空间的再造与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敏  
从世界各国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过程必然伴随着一种对农村的重构过程,然而国内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却存在不同看法。文章基于对皖南东镇新农村建设历时性经验的跟踪观察,发现当地新农村建设采取的是一种能够充分发动农民的社会动员模式。这种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员模式之所以可能被推广:一方面,是因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撬动和动员技巧的应用;另一方面,则是村庄社会规范自下而上的支撑性作用。东镇的经验说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员模式具有明显的村庄共同体再生产的治理正功能,具体表现在:乡村宜居化与村庄人气的恢复,村庄公共空间的再造与乡村文化的复兴,村庄治理能力的加强,以及农民合作意识的提高。所以,对于像东镇这样尚有活力的村庄而言,国家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因地制宜,以普惠性为原则,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归属。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田庚  杨依凡  刘旭霞  
农村社区作为志愿服务文化的时空载体,承载着志愿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的未来走向。在新农村建设中,志愿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以农村社区为依托,从社区发展的角度进行政府推动、志愿主体协调、社区诱导,实现志愿文化主体、志愿文化客体、志愿文化载体的互动共进,从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向玉琼  赵焱鑫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高度复杂性,需要政府和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其中,而如何通过社会动员促成合作行动,则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以首批106个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为案例,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文本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探究专项整治行动背景下社会动员如何促成政府与村民间的合作行动。研究发现:“嵌入—激发”是社会动员促成合作行动的总体逻辑。其中,社会动员包括环境营造、建制规范、知识引导、激励强化以及协商对话五种路径,其核心作用机制为嵌入式动员与层层激发。政府一方面基于行政嵌入、制度嵌入、知识嵌入、利益激励以及关系嵌入等方式嵌入乡村社会,另一方面在“规则驱动—理性引导与情感同化—道德内化”的层层递进链条下激发村民的合作行动意识。社会动员可形成权威推进式、情感激励型、力量整合型三种模式,而“嵌入—激发”在不同模式中有不同的体现。“嵌入—激发”框架揭示出社会动员促成合作行动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日新  王广深  万俊毅  
该文从新农村建设要素配置机制入手,引出新农村建设的市场要素配置机制,通过详细分析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要素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素配置的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仍然较为明显,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旧存在,其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探讨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中现存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万芹  
内生动员和外部动员是当前推动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两种主要方式,遵循两套不同的实践逻辑。内生动员本质是一种社会动员,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村庄具有较强的公共性生产能力,新乡贤是被村庄社会吸纳的民间权威,能利用自身的权威推动村民开展自主建设。外部动员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动员,新乡贤是经过地方政府和村庄双重吸纳的社会权威,遵循乡村发展的“大公”逻辑,能利用自身权威身份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村建设。这两种路径都能有效推动乡村振兴,但其内在逻辑和发挥作用的基础不一样,为不同地区寻找合适的新乡贤参与路径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万芹  
内生动员和外部动员是当前推动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两种主要方式,遵循两套不同的实践逻辑。内生动员本质是一种社会动员,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村庄具有较强的公共性生产能力,新乡贤是被村庄社会吸纳的民间权威,能利用自身的权威推动村民开展自主建设。外部动员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动员,新乡贤是经过地方政府和村庄双重吸纳的社会权威,遵循乡村发展的“大公”逻辑,能利用自身权威身份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村建设。这两种路径都能有效推动乡村振兴,但其内在逻辑和发挥作用的基础不一样,为不同地区寻找合适的新乡贤参与路径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俊浩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农村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滑坡,农村社区农田水利供给严重不足、运行困难,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国家动员机制弱化和社会动员机制发育不足。当前,推进农村社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关键是明确国家动员机制的作用边界,有条件地恢复“两工制度”,提高国家动员机制的效率;促进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发展,充分发挥社会动员机制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兰杰  侯鹏娟  
社会保障机制是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社会基础保障。法律保障与法律机制、政策保障与政策导向机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组织形式与行政干预机制、经费保障与经费调控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共同构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保障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肖远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农民为本位,依托以建制乡镇或建制村为单位的农村社区这一重要平台,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利益输送机制;农村各阶层和谐相处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合作为导向的利益整合机制;与现代文明相一致的文化利益发展机制;以及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利益调节机制,以便更好地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着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利益要求,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