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6)
- 2023(12731)
- 2022(10821)
- 2021(10031)
- 2020(8197)
- 2019(18451)
- 2018(18265)
- 2017(34759)
- 2016(19294)
- 2015(21583)
- 2014(21691)
- 2013(21024)
- 2012(19517)
- 2011(17749)
- 2010(18212)
- 2009(16995)
- 2008(16914)
- 2007(15605)
- 2006(14255)
- 2005(12916)
- 学科
- 济(74098)
- 经济(73994)
- 业(62123)
- 管理(56657)
- 农(50637)
- 企(40267)
- 企业(40267)
- 农业(33611)
- 方法(24844)
- 业经(23555)
- 财(22360)
- 制(21630)
- 数学(21461)
- 数学方法(21135)
- 中国(20958)
- 地方(15632)
- 策(15291)
- 体(14781)
- 贸(13939)
- 贸易(13931)
- 易(13628)
- 银(13432)
- 银行(13405)
- 学(13378)
- 发(12999)
- 行(12845)
- 农业经济(12576)
- 务(11957)
- 财务(11917)
- 财务管理(11872)
- 机构
- 学院(273972)
- 大学(266492)
- 济(113145)
- 经济(110564)
- 管理(103800)
- 研究(91329)
- 理学(88295)
- 理学院(87355)
- 管理学(85936)
- 管理学院(85409)
- 中国(72714)
- 农(61641)
- 财(56278)
- 京(55253)
- 科学(53307)
- 农业(46840)
- 所(45734)
- 江(45545)
- 业大(44176)
- 中心(43810)
- 财经(42048)
- 研究所(40410)
- 经(37951)
- 范(35811)
- 师范(35494)
- 州(35283)
- 北京(34191)
- 经济学(33218)
- 院(32206)
- 省(32204)
- 基金
- 项目(174200)
- 科学(137243)
- 研究(134711)
- 基金(124406)
- 家(106799)
- 国家(105711)
- 科学基金(90711)
- 社会(85591)
- 社会科(80714)
- 社会科学(80694)
- 省(70250)
- 基金项目(65242)
- 教育(61317)
- 编号(57854)
- 划(57154)
- 自然(55262)
- 自然科(53927)
- 自然科学(53916)
- 自然科学基金(52989)
- 资助(49584)
- 成果(48360)
- 课题(39854)
- 部(39018)
- 重点(38854)
- 发(38678)
- 制(38618)
- 创(36132)
- 性(35470)
- 国家社会(35067)
- 农(34155)
- 期刊
- 济(139263)
- 经济(139263)
- 研究(83211)
- 农(65835)
- 中国(63584)
- 农业(44295)
- 财(44229)
- 学报(39985)
- 科学(37800)
- 管理(35920)
- 教育(33508)
- 大学(32132)
- 融(31599)
- 金融(31599)
- 学学(30346)
- 业经(28454)
- 技术(24098)
- 业(20630)
- 财经(20613)
- 问题(19004)
- 经济研究(18976)
- 经(17681)
- 农村(15892)
- 村(15892)
- 版(15657)
- 农业经济(15463)
- 世界(14188)
- 图书(13596)
- 经济问题(13315)
- 现代(13031)
共检索到431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宋生瑛
公共政策是政府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公共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矫正收入分配中的市场失灵。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着整体性制度缺失,这虽然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其主导因素在不同时期却是不同的。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小农经济特征限制了农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而在市场经济改革全面开展的今天,政府公共政策的非中性却成为影响农村社会保障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从健全农民利益的表达机制和公共政策的动态平衡性等方面入手解决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政策非中性 制度缺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敏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至今仍然十分薄弱 ,影响到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本文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思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问题难点 解决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梁平 轩玉红
在社会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作为公共政策的社会保障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对于社会保障持有不正确的看法,尤其是对农村的社会保障还存在一些质疑和排斥。因此,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还存在严重的缺失。本文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农村社会保障 缺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生瑛
公共政策是政府用来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矫正收入分配中的市场失灵。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整体制度缺失,虽然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主导因素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主导因素是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小农经济。但在市场经济改革全面开展的今天,政府公共政策的非中性却成为影响农村社会保障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从健全农民利益的表达机制和公共政策的动态平衡性等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政策非中性 制度缺失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育民 罗拥华 梁阿莉
农村金融制度缺失导致的农村经济主体融资能力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主要在制度层面剖析了这些缺失因素,并从正式金融制度安排和非正式金融制度安排方面,提出了补偿这些制度缺失的一些对策建议,以期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这将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肖金萍
公平是社会养老保险的本质属性,以公平为基础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贫困化的客观需要。现行"新农保"公平缺失,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农保"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责任不明确;"新农保"的筹资机制不公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政策缺位。公平视域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必须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设立最低养老金,保证底线的公平;同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体现机会的平等;合理界定地方各级政府在"新农保"建设中的责任;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建设。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公平 新农保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管宏友 陈玉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极大提高,农村生活污染已成为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制度的缺失是农村生活污染肆虐蔓延的主要原因,其根源可归结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两个方面。本文在分析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制度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的制度构建。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染 制度缺失 制度构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广厦
转型期公共卫生政策框架的设计与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已成为事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以新医改为政策背景,选取"农村卫生"这一重要层面,从公共政策的学科视角出发分析了制约其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农村医疗队伍建设滞后、基本药物制度的影响、编制和社保等配套政策的缺失以及农村医疗费用的快速攀升等方面,并尝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立承
本文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在基层财政运行困难的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动困难的深层次矛盾是基层政府的信用缺失。本文进一步将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分析框架,研究了不同的基层医疗机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的利益互动关系。研究认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是合作医疗的受益机构,其中,乡镇卫生院受益程度最大,村级卫生所的受益程度明显受制于乡镇卫生院。基于实地调研,本文还结合已有的三种补偿机制提出了降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动成本的财政预付模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兵弟
中国农村住房制度具有"一供"、"三非"、"四保"、"五自"的基本特点。农民住房兼具生产生活功能,兼具居住和社会保障功能。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发展,农民建房和农村居民点调整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应从国家公共政策角度构建中国农村住房基本制度的理论框架和政策指引,保障农民在农村的居住权益,依法制度规范农村居民点(乡镇、村落)的空间调整,解决城乡建设用地合理调剂使用的主要范式,与时俱进地推动"十二五"农村住房制度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永亮
现行农村住房制度的住房保障功能缺失,主要表现在: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宅基地供应的可持续性受到冲击;居住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外出农民工的住房支付能力受到损害。农村与城镇住房保障在保障形式、保障对象等方面存在差异。基于农村住房保障对象的类别划分和需求特征的分析,构建农村住房保障制度应从如下方面着手:构建完善的住房保障产品体系;改革现行农村住房制度;多渠道筹集住房保障资金;建立与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相互衔接的机制。
关键词:
农村住房制度 农村住房保障 “三农”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红霞
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民普遍面临着养老、疾病和贫困等诸多难题,而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功能却不断弱化,使得农民更加迫切地希望通过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来解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严重缺失且立法滞后,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因而有必要立足农村新形势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永龙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试图在农村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协调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但是,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变迁并未根本实现预期目的。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仍存在主体缺位、治理缺失、结构失调、逆向效应等诸方面的配置缺陷。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才能根本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强制性制度变迁 配置 逆向效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广 吴国清
从新制度政治学"制度-行动者"互动关系的视角分析认为,村民自治中女性参与缺失的根源在于观念与利益的交织下正式制度正反馈机制的强化和传统性别价值观的历史惰性力导致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的相关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变迁充满路径依赖的特性。应加强对各级政治精英的社会性别理论培训,积极制定与实施确保女性平等参与的各项政策,努力塑造具有平等性别价值观的乡村民众,在制度与人的良性互动中,稳步推进影响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的相关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从路径依赖走向根本变迁。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参政缺失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传江 徐建玲
环境作为公共产品具有正外部性,西北地区环境重建对西北地区的发展、中东部地区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使西北地区难以有意愿和能力承担起环境重建的重任。中央、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各级政府作为各方利益的代表,分别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不同政策下的环境重建会做出不同反应。西北地区可能会选择“不作为”,而中东部地区可能会选择“不合作”,从而导致环境重建无法有效实行。因此,利益补偿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必须相结合,使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地区的各种行为都能够与中央政府决策和目标的要求相一致,以促使西北地区环境重建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西北地区环境重建 利益补偿 利益分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