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8)
2023(12638)
2022(10836)
2021(10185)
2020(8293)
2019(19114)
2018(19329)
2017(37585)
2016(20344)
2015(22906)
2014(22847)
2013(22819)
2012(20716)
2011(18874)
2010(18722)
2009(17125)
2008(16569)
2007(14673)
2006(13041)
2005(11190)
作者
(57930)
(48320)
(47766)
(45526)
(30367)
(23249)
(21655)
(19109)
(18306)
(17036)
(16447)
(16177)
(15084)
(14979)
(14570)
(14557)
(14460)
(14063)
(13750)
(13462)
(12067)
(11808)
(11565)
(11233)
(11010)
(10856)
(10683)
(10576)
(9724)
(9562)
学科
(85705)
经济(85527)
(61830)
管理(52674)
(50354)
(41463)
企业(41463)
方法(36088)
农业(33533)
数学(30083)
数学方法(29754)
业经(25668)
中国(21963)
地方(18500)
(18116)
(17528)
(15620)
理论(14378)
(13778)
(13553)
(13259)
贸易(13254)
(12883)
技术(12720)
农业经济(12549)
环境(12431)
(12185)
教育(11703)
(11317)
银行(11283)
机构
学院(287273)
大学(285715)
管理(117923)
(114113)
经济(111627)
理学(103217)
理学院(102149)
管理学(100470)
管理学院(99965)
研究(95504)
中国(71145)
(63970)
(60364)
科学(59710)
业大(49398)
农业(48659)
(48365)
(47367)
中心(44274)
研究所(43191)
(41405)
财经(39041)
(39037)
师范(38760)
北京(37627)
(35614)
(33600)
(33494)
经济管理(32853)
经济学(31973)
基金
项目(200220)
科学(157473)
研究(150217)
基金(144577)
(124741)
国家(123556)
科学基金(106541)
社会(95187)
社会科(89059)
社会科学(89030)
(79205)
基金项目(78019)
自然(67975)
教育(66998)
自然科(66325)
自然科学(66313)
(65222)
自然科学基金(65111)
编号(63713)
资助(57695)
成果(51087)
(44233)
重点(43822)
(43459)
课题(42028)
(41397)
创新(38424)
国家社会(38137)
科研(37740)
教育部(37540)
期刊
(130996)
经济(130996)
研究(82822)
(67330)
中国(55615)
学报(46189)
农业(46030)
科学(43379)
管理(38356)
大学(35996)
学学(33915)
(33682)
教育(32262)
业经(27286)
(24686)
金融(24686)
技术(24020)
(20649)
问题(17974)
经济研究(17713)
财经(17682)
(15996)
图书(15641)
农业经济(15010)
(14910)
科技(14539)
农村(14442)
(14442)
理论(14148)
技术经济(13901)
共检索到415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娟  汪继承  
从三个不同的视角系统评述了学术界对农村社会生活变迁所形成的几种结论。对农村私有化的研究,学术界都忽略了产权改革在社区中被认可和接受的机制,没有系统讨论这种过程对村庄公共权威发生的影响。对农村精英的研究,需要在三个方面加以拓展。对农村地方政府的研究,得出两点重要启示:其一,农村基层在控制的手段和机制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二,要丰富对地方政权的研究,就必须结合大众的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傅如良  
我国现代社会转型是1978年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联产承包,到乡镇企业,再到村民自治,千万农民工大涌动,可谓波澜壮阔,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同时,随着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各种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显露出来,甚至激化,这些都为农民问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养分。特别是2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二斌  朱慧劼  李凌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财政投入连年增加,学界也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涌现了大量真知灼见的学术论文,呈现一派"富饶繁荣"的景象;但与此对应的是,乡村"空心化"越来越普遍,农业大而不强,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广大乡村日益呈现"贫瘠凋敝"的景象。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鲜明的反差?值得深入思考。由此,也很有必要就"三农问题"作一次深入的研讨。本着这个出发点,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水  丁文  
2015年10月31日-11月1日,"第六届农村社会学圆桌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成功举办。运用综述分析法,归纳总结"第六届农村社会学圆桌论坛"典型观点,为现代农村社区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内容重点围绕关于国家治理下的农村社区及其运行逻辑、关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公共空间的建构、关于农村社区现实困境与治理危机、关于农村社区的治理模式以及关于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选择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研究结果是当前农村社区治理在理念与实践方向上尚存争议,但乡村建设已在推动,其主要治理模式表现为本土精英自主型、政治权力主导型、政策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金宏  
近二十年来,国内学者在信任研究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不仅提出了本土化信任概念,且采用了新的统计学方法,发现了新问题。翟学伟提出了关系信任概念,认为中国人是依靠关系网而获得资源和信任的。胡安宁、陈福平等则采用新的统计学方法,如结构方程模型、AMOS数据分析,使数据分析走向精细化。邹宇春、敖丹等则在研究中发现了新问题,如中国信任格局仍然是差序格局,政府信任呈现央强地弱的趋势,市场机制不利于普遍信任的形成,社会组织内部依然是关系信任等。所有这一切,均拓展了信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生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居民生活、人口发展、高等教育等方面的转型或变化,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五统筹"发展战略要求统筹农村职业教育;社会公平要求关注农村学生;"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要求振兴农业职业教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海华  王德成  
社会转型是利益结构调整、重构和稀缺资源的再配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机制及组织形式发生着变革。当前,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释放农村资源的潜力,进行科技和制度创新,寻求劳动力转移与土地资源效益、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平衡,以及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平衡,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思聪  马晓冬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农村社会发展面临着再次转型。在系统梳理我国乡村社会转型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社会阶层结构、产业发展与转型模式、人口与劳动力流动、土地利用、乡村社区与聚落、制度转型与秩序建设、公共品供给与公共服务等7个方面对相关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围绕农村社会在社会结构、经济、空间、制度、公共服务等5个方面的转型阐述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云桥  
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出去后,对农村家庭造成较大冲击,出现大量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农村家庭功能随之出现了失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如果农村家庭功能失衡问题解决不好,影响的不仅仅是农村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会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农村家庭功能失衡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就是试图探讨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功能失衡问题及其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聪志  李玉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莹  龙文军  刘洋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农村文化问题从不同层面开展了研究。本文重点梳理了新世纪以来农村社会文化相关问题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相关研究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了今后农村社会文化的几个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志坚  崔波  吴健辉  
学者们一般认为农村社会资本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社会资本的提高为农业发展提供社会支持,并有利于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但是,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源与农民收入变化存在着极大的关联性,而且这种关联性既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再文  李刚  
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意义与内涵,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重点,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对国内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