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4)
- 2023(12402)
- 2022(10379)
- 2021(9760)
- 2020(7751)
- 2019(17632)
- 2018(17307)
- 2017(32286)
- 2016(17479)
- 2015(19861)
- 2014(19501)
- 2013(19575)
- 2012(18878)
- 2011(17623)
- 2010(17954)
- 2009(16595)
- 2008(16442)
- 2007(14894)
- 2006(13779)
- 2005(12926)
- 学科
- 济(85911)
- 经济(85734)
- 业(51602)
- 农(50546)
- 管理(41714)
- 农业(33696)
- 中国(30165)
- 企(29583)
- 企业(29583)
- 方法(27260)
- 业经(24751)
- 地方(23240)
- 数学(21959)
- 数学方法(21810)
- 制(17728)
- 发(16570)
- 贸(16490)
- 贸易(16470)
- 易(16025)
- 学(15027)
- 财(14769)
- 银(14765)
- 银行(14747)
- 行(14472)
- 融(13797)
- 金融(13796)
- 发展(13260)
- 展(13229)
- 农业经济(12795)
- 和(12528)
- 机构
- 学院(256287)
- 大学(254379)
- 济(117072)
- 经济(114942)
- 研究(98268)
- 管理(95419)
- 理学(80797)
- 理学院(79826)
- 管理学(78781)
- 中国(78619)
- 管理学院(78291)
- 农(59259)
- 科学(55705)
- 京(55515)
- 财(51054)
- 所(49610)
- 中心(45068)
- 农业(44818)
- 研究所(44393)
- 江(40649)
- 业大(40173)
- 财经(39082)
- 范(36580)
- 师范(36290)
- 北京(35783)
- 经(35624)
- 经济学(35528)
- 院(33887)
- 州(32017)
- 经济学院(31837)
- 基金
- 项目(162751)
- 科学(130161)
- 研究(124932)
- 基金(119279)
- 家(103230)
- 国家(102221)
- 科学基金(87057)
- 社会(84509)
- 社会科(78867)
- 社会科学(78849)
- 省(62539)
- 基金项目(62190)
- 教育(55456)
- 划(52180)
- 自然(51279)
- 编号(50898)
- 自然科(50106)
- 自然科学(50095)
- 自然科学基金(49227)
- 资助(47374)
- 成果(42465)
- 发(41415)
- 部(37838)
- 重点(36581)
- 课题(35672)
- 国家社会(35522)
- 发展(34467)
- 展(33913)
- 创(33688)
- 农(33371)
- 期刊
- 济(146393)
- 经济(146393)
- 研究(85373)
- 中国(64828)
- 农(64562)
- 农业(43830)
- 科学(39031)
- 学报(38742)
- 财(35656)
- 管理(34542)
- 融(31478)
- 金融(31478)
- 大学(31113)
- 教育(31062)
- 学学(29004)
- 业经(28684)
- 经济研究(21709)
- 业(20908)
- 技术(20841)
- 问题(20370)
- 财经(19892)
- 经(17332)
- 世界(17267)
- 农村(15656)
- 村(15656)
- 农业经济(15573)
- 贸(15145)
- 版(14096)
- 经济问题(13974)
- 国际(13430)
共检索到420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海燕
农村社会组织的涌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深刻变革的必然结果。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能够为民主立法提供必要的组织基础,从而有利于制定体现农民权益的"良法";能够形成强大的民意压力和舆论力量,从而有利于监督、制约农村的公共权力;能够为农村法治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从而有利于培育农村法治建设的社会根基;能够形成新型的农民权利保障机制,从而有利于农民权利的保障。为了推动农村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政府必须解放思想、加强监督,为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农村社会组织要加强自律、增强组织的凝
关键词:
农村社会组织 法治 运作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苏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凸显了一定的功能。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法律障碍,提出了破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法律障碍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梁灏
在农民增收难的新形势下,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是助农增收的现实选择。而目前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思想认识不够,组织化、服务化水平低,内控机制弱,成员素质差、参与意识不强,经济技术力量落后,经营领域规模小、利润低,市场竞争力弱,地方优惠政策落实难,政令渠道不畅等等。为了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我们应该在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理顺关系、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政策扶持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问题 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正波 王凡凡
伴随着乡村政权的不断调整,乡镇政府、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化,导致农村社会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农村社会面临新一轮的治理危机。文章首先从制度环境、公共产品供需和乡村治理模式变化等角度,回顾了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变化过程,理论上分析了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和问题。随后以西江千户苗寨"老人会"为例,梳理了村寨旅游开发背景下,农村社会组织与基层政府的关系由合作逐渐走向对抗,最终被解散和重组的过程,发现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现代政治权威的发展、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吸纳"是影响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基层政府应当引导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确定其参与乡村治理的辅助地位,加强与农村社会组织的互动与合作,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农村社会的团结稳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余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破解乡村治理主体力量"外生强、内生弱"的困境,实行民主自治,充分发挥乡村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齐久恒
文章在占有丰富、翔实和准确的数据前提下,对我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整体境况进行了客观的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并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全景图像":一是组织类型多样,呈"纷繁斑斓"的图景;二是发展速度迅猛,呈"火箭式"递增态势;三是活动领域广泛,呈"星罗棋布"的景观;四是资金供给不足,呈"营养不良"的迹象;五是分布结构失调,呈"畸形状"发展格局。基于这五种图像,进而力求避免一种单纯、空洞的理论说辞和形而上学的学理探究,最终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性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姗姗 张向前
中国科技类社会组织经历了历史发展至今的四个不同发展时期,形成五种不同类型及功能的组织类型。通过对中国特色科技类社会组织进行SWOT分析,提出战略目标,建议通过解决经费来源问题以实现其稳定发展、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以推进其实力发展、提升外部竞争力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健全法规制度以保障其协调发展、拓展国际视野以促进其国际化发展的发展战略目标实施路径,通过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解决科技类社会组织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促进其稳步向前发展。
关键词:
科技类社会组织 SWOT分析 战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名 朱晓红
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走过了30年的历程,其中涌现了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制度形式和组织形式,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两种形式。它们的创新路径各有特色,但显示了同样的逻辑,即社会企业运作模式的生成,其中包括市场因素的积极引入、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效率与公正的双重追求等诸多方面的探索,从而表现为新的运作模式、新的组织形式、新的组织理念和新的战略目标,进而成功地实现了社会组织的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整个社会创新。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会创新 社会企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丽慧 赵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北省共征用土地5.3万公顷(不包含违法征地面积),造成被征地农民达40余万人。根据河北省委、省政府2005年下发的《关于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决定》,到2020年河北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7%左右,届时还会有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为了更好地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河北省科技厅开展了调查研究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中的作用的软科学项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靳东升 原泽文 凌萍
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不仅经济制度进行流程再造,而且社会公共领域各个方面都要受到深刻影响。本文在分析了中国现行社会组织税收政策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现行社会组织税收政策设想。
关键词:
完善 社会组织 税收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丁立
社会组织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承接主体,其发展水平和承接能力,是保证公共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力量仍较为薄弱,亟待支持与培育。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有关社会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局限,并在对比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俏彬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现代化;在社会治理方面,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我国社会组织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从十七大的"社会管理"到十八大的"社会建设"再到三中会全的"社会治理",党和政府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重大命题的相关认识不断深化,对社会组织的作用、地位认识得越来越清楚。结合我国社会治理与社会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成林
1.自主发展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从现实来看,由于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快速发展的初始阶段,其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潍坊市社会组织发展实践表明,自主发展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是社会组织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几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琼文 韦克难 陈家建
通过对社工组织、基层政府、其他社区社会组织围绕"三社互动"项目的考察,认为项目制在形塑不同利益主体行动逻辑的同时也改变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政府与社区组织从"依附控制型"转变为"依附合作型";社工组织与其他社区组织从"平等合作型"转变为"中心边缘型";社区组织与社区从"亲密型"转变为"疏离型"。项目制带来的主体之间关系的演变深刻影响着社区治理结构。项目化运作在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凸显理性治理、绩效优先优势的同时,也显示出社区社会组织对社区的嵌入性不够、可持续发展不足、发展均衡性受限等缺憾。
关键词:
项目 社区 社会组织 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喻国华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体系建设、推动方式的建议 ,认为政府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方向 政府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