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4)
2023(7599)
2022(6175)
2021(6051)
2020(4947)
2019(11330)
2018(11569)
2017(22789)
2016(12083)
2015(13727)
2014(13719)
2013(13458)
2012(12116)
2011(11047)
2010(11470)
2009(10648)
2008(10482)
2007(9598)
2006(8760)
2005(7664)
作者
(33618)
(28566)
(28151)
(26846)
(17645)
(13774)
(12688)
(11103)
(10802)
(9992)
(9772)
(9532)
(8921)
(8847)
(8535)
(8475)
(8271)
(8145)
(8118)
(7921)
(7066)
(7001)
(6999)
(6795)
(6434)
(6407)
(6362)
(6168)
(5749)
(5681)
学科
(57836)
经济(57667)
(48948)
(40915)
农业(32652)
管理(26982)
方法(24071)
(21397)
企业(21397)
数学(20252)
业经(19828)
数学方法(19753)
中国(14393)
农业经济(12373)
地方(11325)
(11200)
(10647)
理论(10050)
(9519)
农村(9500)
(9368)
(9290)
发展(9082)
(9075)
(8424)
建设(8116)
(8060)
(8013)
(7888)
贸易(7884)
机构
学院(175594)
大学(168820)
(73313)
经济(71805)
管理(70669)
理学(61813)
理学院(61245)
管理学(59865)
管理学院(59582)
研究(55797)
(48138)
中国(44198)
农业(36110)
(34466)
科学(33528)
业大(32251)
(30660)
(27495)
中心(27344)
(26658)
研究所(24700)
财经(24040)
(22926)
师范(22767)
农业大学(22446)
经济管理(21992)
(21813)
北京(21135)
(20946)
经济学(20549)
基金
项目(116354)
科学(92333)
研究(88897)
基金(83876)
(71826)
国家(71058)
科学基金(61786)
社会(58645)
社会科(54064)
社会科学(54045)
(47548)
基金项目(44105)
教育(40382)
编号(38772)
自然(38010)
(37886)
自然科(37157)
自然科学(37151)
自然科学基金(36484)
资助(34221)
成果(30706)
(29211)
(26028)
(25833)
课题(25600)
重点(25389)
(23809)
国家社会(23382)
(22350)
人文(22309)
期刊
(88763)
经济(88763)
(55593)
研究(47839)
中国(38799)
农业(37815)
科学(25690)
学报(25350)
业经(22016)
管理(21717)
(21613)
大学(21293)
学学(20361)
教育(19402)
(17624)
金融(17624)
(16661)
技术(16543)
农业经济(14601)
农村(14095)
(14095)
问题(12665)
财经(11336)
经济研究(11315)
(11311)
世界(10105)
统计(10091)
经济问题(9725)
社会(9647)
(9624)
共检索到260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平权  
根据农村人口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按照“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分类指导 ,逐步完善”的总体思路 ,将庞大的农村人口社会养老保障分解成三个板块 ,以建立“农村计划生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推进“农民合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带动“纯农户养老保障制度”的尽快起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海燕  雷江平  黄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光辉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稳定的目标模式,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发展滞后,保障程度低,区域差异大,满足不了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按照农村的不同发展目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分为农业发展导向型、农村综合发展导向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导向型和城市化导向型四种类型,不同模式具有不同的政策目标重点和制度安排。各地在选择具体的制度安排时,还应注意由于"三农"与现行社会保障的矛盾,通过强化政府责任和制度创新解决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毕可影  曾瑞明  梁瑞敏  
目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渐趋弱化。但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养老现状来看,传统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养老方式之一,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化养老也是养老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在巩固和发展家庭养老的同时,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在整合中不断发展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豹  卫新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几十年的探索历程与所积累的丰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在具体介绍当前国外3种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其制度环境的分析,探讨了我国转型时期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云勇  梁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深入,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基础,无法再为9亿农民提供真正的"保障"。从实际情况来看,构建城乡合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必然的、唯一路径选择。土地所有权拆分是解决资金问题的关键,也是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上必须尽早进行的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新才  汪振江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民族地区农村并不十分理想。受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和家庭核心化、小型化的影响,传统的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模式难以为继,国家也无力全部承担广大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因此,重建土地和家庭保障功能,建立新型的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模式是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性选择。
[期刊] 改革  [作者] 丁少群  林义  
我国当前的农村医疗保障试验大致可以归纳为改良式合作医疗、大病住院合作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与乡镇统筹相结合、家庭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和商业保险公司多形式参与模式等五种。我国农村应建立多层次、多模式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正式制度安排的基本医疗保障、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补充医疗保障和作为最后防线的医疗救助制度等,从而促进农村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二欣  
一、社会发展引致的农村保险需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趋势的出现,中国农村的空巢家庭、失地农民增加,典型的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功能弱化,农村的社会养老问题存在着很大的虚化空间。农村医疗服务机构少,服务质量差,农民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为了农民返贫、致贫的重要原因,发展农村医疗保险,成为社会亟待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维华  
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现状看,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能力还不足,社会保障筹资方式还较单一,筹资途径有限。由于各地基础经济条件和状况不同,农村财政保障实现了路径也不尽相同,在筹资方面要结合各地实际,创新筹资方式,加强农村财政保障,提高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补贴水平,同时借鉴国外优秀多元化、多层次的筹资模式,通过有选择的征收社会保障税、发行特种国债等,进而优化我国农村财政保障与社会保障筹资模式,扎实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莉  
当前,农民已分化为纯农户、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三者在职业、收入、居住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其社会养老保险也应有所别:对纯农户,应采取"基础养老保险"+"附加养老保险"模式;对农民工,应实行"个人账户"+"社会统筹账户"模式;对失地农民,应探索"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账户"+"储备金账户"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纯农户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配套制度;明确失地农民主体地位,完善失地补偿安置制度,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阳义南  
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研究综述 为老年农民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农民养老的核心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对农村养老问题研究的非常多,其中的绝大部分也都集中于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探讨和构建上。因此,笔者在分析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历史变迁基础上,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建议综合起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包含自我养老、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四支柱模式”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水映  
土地并不能够承担、也不该承担农村养老保障的角色。全面免除农业税,可能导致农地分配格局的固化,不利于土地的流转和农村人口城镇化。可以考虑把农业税转化为农民养老基金,建立农村"统账模式"的养老保障体系,并最终与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对接统一起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复兴  
本文提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从城镇到农村都一直试图直接借鉴外国的经验和模式,甚至是直接照搬“套用”,从而使改革成为“移植型”的模式。因此改革创新必须从制度文化、历史分析、民族多样性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面的新视角出发,来审视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问题。笔者把创新模式概括为:以家庭保障为主,以家庭家族为主线,建立农民个人养老帐户制度,纵向分散风险的养老保障制度,形成一种内源式生长、逐步向外扩展的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养卉  龚大鑫  
农村养老问题关系到农村老人生活水平的改善,更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文章从甘肃农村养老保障典型模式的调查研究入手,集中分析了甘肃农村现行的养老保障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甘肃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