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4)
- 2023(6155)
- 2022(5042)
- 2021(4765)
- 2020(3900)
- 2019(8554)
- 2018(8508)
- 2017(16698)
- 2016(8844)
- 2015(9673)
- 2014(9579)
- 2013(9722)
- 2012(8855)
- 2011(8029)
- 2010(8168)
- 2009(7746)
- 2008(7714)
- 2007(7264)
- 2006(6532)
- 2005(5740)
- 学科
- 农(48138)
- 济(41962)
- 经济(41796)
- 业(34816)
- 农业(32170)
- 业经(17317)
- 管理(16121)
- 方法(14716)
- 中国(13602)
- 企(12644)
- 企业(12644)
- 农业经济(12272)
- 财(11857)
- 数学(11739)
- 数学方法(11675)
- 收入(11597)
- 险(11361)
- 保险(11270)
- 制(10747)
- 村(9390)
- 农村(9373)
- 发(9241)
- 地方(8806)
- 银(8630)
- 银行(8629)
- 发展(8292)
- 展(8288)
- 行(8226)
- 策(7813)
- 建设(7361)
- 机构
- 学院(126850)
- 大学(121021)
- 济(58101)
- 经济(57056)
- 管理(50592)
- 理学(43494)
- 理学院(43133)
- 管理学(42525)
- 农(42304)
- 管理学院(42304)
- 研究(40595)
- 中国(37591)
- 农业(31476)
- 财(27051)
- 业大(24421)
- 京(23889)
- 科学(22604)
- 中心(20888)
- 财经(20710)
- 所(19679)
- 江(19425)
- 农业大学(19045)
- 经(18951)
- 研究所(17447)
- 经济学(17280)
- 经济管理(17183)
- 经济学院(15682)
- 范(15197)
- 师范(15127)
- 州(15008)
- 基金
- 项目(82006)
- 科学(65468)
- 研究(64465)
- 基金(60775)
- 家(51323)
- 国家(50662)
- 社会(45475)
- 科学基金(44137)
- 社会科(41440)
- 社会科学(41425)
- 省(32614)
- 基金项目(32315)
- 编号(27755)
- 农(27010)
- 教育(26799)
- 划(25361)
- 自然(25251)
- 自然科(24666)
- 自然科学(24662)
- 自然科学基金(24252)
- 资助(23626)
- 成果(21760)
- 部(19016)
- 国家社会(18730)
- 发(18395)
- 制(17613)
- 性(17423)
- 课题(17266)
- 重点(17195)
- 人文(16722)
共检索到196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欧阳鑫 张应良
本文利用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平衡面板数据,参考Maasoumi个体福利函数以及Kakwani指数的构造方法,构建了老年人福利不平等指数,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及工具变量模型分析了养老金对农村老年人福利不平等的影响。发现养老金能显著缓解老年人福利不平等状况,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于混同均衡,养老金通过缩小收入差距缓解了农村老年人福利不平等状况。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目标任务,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及缴费补贴等进行相应的设计与安排。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奥 谭娅 龚六堂
中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缴费率偏高和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较大的双重问题,划拨国有资本收入补充养老保险是走出当前困境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内生生育选择和子女教育投入选择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引入国有资本收入划拨养老保险的政策,分析了改变划拨份额和调整社保费率对人均福利水平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表明,划拨政策和提高社保费率的政策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划拨国有资本收入补充养老保险会加剧收入不平等,但同时也显著提升了社会人均福利水平。相反地,提高社保费率会降低收入不平等,但人均福利水平也随之降低。进一步地,本文发现配合实施划拨政策和调整社保费率能够同时实现改善社会福利水平和降低收入不平等的政策目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汪伟 靳文惠
本文讨论了缴费基数限额如何通过改变个体缴费负担、储蓄-教育决策和养老金收入,以及代际收入分配影响收入不平等和社会福利。研究发现:缴费基数限额会扩大工资收入差距和缴费后可支配收入差距,缩小养老金差距,对代际收入差距影响不明确,这使收入不平等在短期内下降,在长期内上升。缴费基数限额在短期内降低了社会福利,在长期内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模糊。适当调低下限并调高上限可以达到降低收入不平等并且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昭 孙欣
基于“环境-努力”框架,结合对数偏差均值指数(MLD)以及不公平对数偏差均值指数(AMLD),使用CFPS2020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民收入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农民收入差距MLD指数为0.488,机会不平等所致的份额在51.0%和58.4%之间。分样本看,低年龄组、女性以及中西部农民收入分配中机会不平等成分更高。基于不同口径的测算结果表明,城镇迁移可为农民提供更公平的增收机会。另外,调节效应的回归结果表明,时代红利、性别歧视和区域分割都会影响个人努力的增收效应。为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需要持续提高生产效率,深入推进区域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引导农民流动以及持续规范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差距 机会不平等 共同富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梅
使用CHNS调查数据,从人口年龄分布和收入差距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角度考虑,对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分布不平等按人口特征进行分解分析,得出结论:年龄不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老年人中的贫富差距更为明显,贫困的老年人生活堪忧,而高教育程度的人老年后的生活水平高;地区差异是年轻一代的收入差异的重要原因,社会养老保险对缩小地区间老年人的收入差距有一定的贡献,建立全国范围的养老保险体系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案。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分解 养老保险 统筹比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晓冬 方向明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新农保"与老年人福利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对提高农村居民养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年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滞后项估计、工具变量法和断点回归法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并利用路径分析方法检验了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新农保能够显著降低参保老年人的抑郁程度并提高生活满意度,且对女性、低龄和留守老人的主观福利促进作用更加明显;(2)不同养老金水平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仅领取基础养老金并不能显著提高参保老年人主观福利水平,而当养老金水平超过基础养老金时,新农保的主观福利效应才开始显现,且参保时间越晚,养老金的作用越弱;(3)在影响机制方面,新农保的主观福利效应主要来源于三条途径,分别是绝对收入效应、相对收入效应与时间分配效应。其中,相对收入效应发挥了主要作用。即在当前阶段,新农保改善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物质层面的经济支持,而是精神层面的信心与保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艳静 冯林
论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和2019年26246个受访者的家庭微观调研数据,测算社会保险参与状况,从参与广度和参与深度两个方面,运用多种计量方法估计了社会保险参与状况对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1.随着农村家庭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参与广度和参与深度的增加,家庭消费不平等程度降低,有助于实现农村地区的消费均衡;2.社会养老保险参与会改善家庭收入结构和降低家庭生命周期储蓄水平进而降低家庭消费不平等,而医疗保险则会通过降低家庭预防性储蓄进而降低家庭消费不平等;3.社会保险参与对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受经济环境、生命周期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现象,表现为南北方地区差距较大,对青年家庭影响更大;4.养老保险参与广度和深度对生存型消费影响最大、对享受型消费影响次之、对发展型消费影响最小,而医疗保险参与广度和深度的影响效应正好与之相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诚 姚远
21世纪以来,社会资本在反贫困治理中被各界人士寄予厚望。但它到底会扩大还是缩小收入不平等,仍无共识。运用分位数回归发现:家庭社会资本和社区社会资本对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不平等的影响截然相反。前者对于特困家庭的作用更小,是扩大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因素。而社区社会资本特别有利于低收入家庭,它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农村的不平等程度。因此,培育农民自发组织、发展正规专业的社团组织等社会性力量,对缓解贫困、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等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奇 庄天慧 单德朋
文章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多维度检验了教育经历、社会资本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我国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农户教育经历提升将使得农户间收入差距扩大,并且这种扩大现象在高收入农户群体中效果更加明显;社会资本质量能够帮助低收入农户降低工作搜寻成本,从而有利于缓解农村收入不平等扩大的现象;教育经历与社会资本的交互项对农村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验证了社会资本质量对农村收入不平等具有较强的削弱作用。
关键词:
教育经历 社会资本质量 弹性测度 收入距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罗浩 周延
消费不平等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养老保险降费政策作为调节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手段,可以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并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从而减缓消费不平等,推进实现全民共同富裕。文章基于2012-2018年CFPS四期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养老保险降费会显著降低家庭消费不平等;对于不同的消费不平等类型而言,养老保险降费均可减缓其不平等程度,但对发展型消费不平等的减缓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的研究检验了养老保险降费通过减缓家庭收入不平等进而减缓消费不平等的作用机制;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养老保险降费对户主年龄较小群体、家庭养老保险参保率较高群体、中低收入群体、家庭不健康率较低群体的消费不平等有显著减缓效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川川 John Giles 赵耀辉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断点回归和双重差分识别策略,估计了"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收入、贫困、消费、主观福利和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减少了贫困的发生、提高了其主观福利,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消费和减少了老年人劳动供给。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受到的政策影响更大更显著,表明"新农保"的政策影响存在异质性。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断点回归 双重差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邵全权 刘宇
收入不平等关系农民福利、获得感与满足感,解决农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尤为重要,那么农业保险是否能降低农民收入不平等问题?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文章基于Kesten分布,建立农村家庭收入模型,引入风险乘子与保险乘子,通过数值模拟来研究灾害损失、农业保险保障、补贴以及农险市场结构对农村家庭收入的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上述因素对基尼系数存在线性影响,农业灾害会提高收入不平等,农业保险补贴的提高和事前异质性的降低可以减轻收入不平等。另外,文章运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单方程回归和联立方程回归证实了灾害损失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农业保险保障、农业保险补贴和事前同质性能降低收入不平等。同时,面板门槛回归发现了上述变量间的关系存在异质性,而面板分位数回归进一步发现事前收入越公平,保险越发达,越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文章结论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农业保险“扶贫攻坚”,改善分配工作,帮助农业保险更好地发挥保险保障和金融服务实体的功效。
关键词:
农业风险冲击 农业保险 农民收入不平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丽 罗锋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试点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但目前试点县市却普遍出现了老年农民投保积极,年轻农民不愿参保的保险逆向选择问题,对新农保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对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现行新农保试点模式具有对老年农民和高档次缴费人员更为有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引致新农保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的制度设计原因。提高基础养老金和农民个人缴费年增长率、增加对农民个人缴费补贴均能有效提高年轻一代参保农民的相对纯受益水平。但是,新农保制度设计本身已经对高标准缴费农民更为有利,部分试点地区推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通过政策分析发现,新农保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主要体现在政府补贴方面,在本质上是财政的再分配,其中个人账户部分体现为代内再分配,基础养老金部分体现为代际再分配。新农保制度几乎对所有制度内人群都具有正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净转移额来度量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程度,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测算发现:在现行财政补贴政策下,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偏向于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人群、缴费困难群体、寿命长的人群、女性农民、长期缴费的人群以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政府缴费补贴越多,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越高,基础养老金调整系数越大,参保人养老金的净转入额就越多;"捆绑式缴费"政策产生了逆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