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8)
2023(12022)
2022(10626)
2021(10114)
2020(8315)
2019(19237)
2018(19368)
2017(37681)
2016(20427)
2015(23243)
2014(23255)
2013(23124)
2012(21130)
2011(19039)
2010(19132)
2009(17618)
2008(17157)
2007(15351)
2006(13809)
2005(11990)
作者
(58908)
(49083)
(48483)
(46265)
(30842)
(23668)
(21987)
(19311)
(18579)
(17407)
(16724)
(16463)
(15296)
(15258)
(14784)
(14774)
(14592)
(14272)
(14004)
(13667)
(12203)
(12059)
(11760)
(11449)
(11044)
(10987)
(10864)
(10744)
(9895)
(9774)
学科
(84614)
经济(84423)
(63260)
管理(54071)
(50528)
(42511)
企业(42511)
方法(35517)
农业(33602)
数学(29500)
数学方法(29128)
业经(25014)
中国(22192)
(19329)
地方(18208)
(17359)
(16745)
理论(14309)
(13796)
贸易(13791)
(13680)
(13438)
(13411)
技术(12629)
农业经济(12542)
(12292)
环境(12112)
(11945)
教育(11914)
银行(11912)
机构
学院(291358)
大学(289236)
管理(119304)
(114758)
经济(112128)
理学(103559)
理学院(102483)
管理学(100790)
管理学院(100277)
研究(96197)
中国(73494)
(64284)
(61485)
科学(60246)
(50680)
业大(49590)
农业(48855)
(48374)
中心(45124)
研究所(43693)
(43099)
财经(40296)
(39465)
师范(39204)
北京(38712)
(36606)
(34994)
(33598)
经济管理(33070)
经济学(31743)
基金
项目(198704)
科学(156095)
研究(149694)
基金(143173)
(123281)
国家(122081)
科学基金(105069)
社会(94409)
社会科(88208)
社会科学(88178)
(78632)
基金项目(77188)
自然(66993)
教育(66835)
自然科(65366)
自然科学(65355)
(64703)
自然科学基金(64175)
编号(63996)
资助(57612)
成果(51842)
(43821)
重点(43426)
(42801)
课题(42243)
(40771)
创新(37827)
国家社会(37522)
科研(37406)
人文(37241)
期刊
(134614)
经济(134614)
研究(85574)
(67686)
中国(57274)
学报(46322)
农业(46078)
科学(43584)
管理(39022)
(36477)
大学(36048)
学学(33974)
教育(32694)
业经(27537)
(27192)
金融(27192)
技术(24018)
(20489)
问题(18901)
财经(18718)
经济研究(17661)
(16159)
图书(15892)
(15755)
农业经济(15216)
理论(14993)
农村(14809)
(14809)
科技(14443)
技术经济(14147)
共检索到430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乔晓春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既不同于国外的传统,也不同于中国城市职工的社会养老模式。它是基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自行摸索出的一条保障之路,有些问题仍然值得探讨。比如,国家是否应该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投入?现行的养老保险是否属于完全的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的目标人群问题是否真正得到了解决等,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对农民承诺的给付水平无法保证,工作经费严重短缺,部分领导和群众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不够,以及工作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冰  赵子乐  
本文采用经济学的方法,论证了新农保能够减少农民自愿生育的子女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具有防控农村社会养老风险的能力。但长期来看,农村生育政策与新农保的双管齐下,我国农村社会老龄化问题将更为严重,养老风险更为凸显。因此,要实现新农保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在继续加强财政支保力度的同时,协调新农保与农村生育政策的执行,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风险的预警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烨  王洪春  
实证研究表明,年龄、文化水平和家庭规模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不同缴费档次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年龄与缴费意愿和档次呈正相关关系,且影响最显著;文化水平与缴费意愿和档次呈正相关关系,家庭规模与缴费意愿和档次呈负相关关系。应建立参保缴费档次的动态调整机制,适当提高农民的最低缴费档次,并对不同年龄段农民设置不同的政策标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晓林  赵志鸿  
五保老人是当前农村最特殊、最困难的群体,对他们的救济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内容。五保,其供养工作是保障困难人群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对湖南部分农村的调研发现:五保老人物质供应不足、其他社会权利受到漠视,具有"孤、老、病、贫、弱"等脆弱性特质。必须把对五保老人的社会保护提升到人权保障的层次,由政府承担第一责任人义务,通过构建完善的五保老人供养制度体系确保他们晚年的和谐生活,并在保障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扩充和保护其他社会权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庆阁  
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对城乡劳动者实行两种完全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相比较城镇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除了对劳动者实行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外,缺乏正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长期依靠方案、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作为依据开展工作,制度运行缺乏稳定性和社会性。因此,随着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加剧和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功能的弱化,亟须完善立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切实解决我国广大农民的基本养老问题,维护农民的基本权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国龙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保基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替代率这个指标进行量化,根据试点地区的实际做法,在不同缴费标准、缴费年限、投资收益等不同变量组合下可以分析出替代率的变动情况,提出确定合理缴费档次及标准、改变基金投资渠道、落实并加大地方政府补贴力度等措施,真正实现该制度的"有弹性、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卫松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拟通过对近几年的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和在必要性、可行性、具体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总结,发现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但是仍然存在分歧,且框架性建议过多、具体性建议较少。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志刚  靳娟  周慧琴  崔亦海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晔  程令国  刘志彪  
2009年国家推行的"新农保"制度是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本文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8—2011年两期面板数据,使用倾向分值匹配基础上的倍差法等方法,全面评估了新农保对农村居民养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尽管实施时间不长和保障水平较低,新农保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参保老人的养老质量。在养老质量均等化方面,新农保显著提高了西部地区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但加剧了不同收入组别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不平等,现有农村老年人之间的养老质量差距也没有显示出缩小的迹象。因此应努力提高新农保的保障水平,促进农村老年人养老质量的提高,并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推动农村居民养老质量的均等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雪辉  彭聪  
基于国家统计年鉴和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文章通过构建评估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的指标体系,全面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及区域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总体水平偏低,内部结构差异显著,在地理分布上自东向西并未呈阶梯状分布。具体看,高供给区域以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直辖市地区为主,农村居家和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水平表现尤为突出;中供给区域的农村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水平整体偏低;低供给区域的农村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均较低,与其他区域的差距较大。可知,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不均衡是我国农村地区现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在农村地区配置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应成为农村老龄政策关注的重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玉锋  
本文采用2010年对1 595个农民的调查数据,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主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信任度对其参保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农民的信任度越高,其参保的可能性就越高;农民对制度的满意度对其参保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农民对制度的了解对其参保有促进作用,农民对制度越了解,越倾向于参保;此外,年龄越大,农民越可能参保,而地区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文英  
本文通过上海市和河南省安阳、信阳两地区居民的年龄与收入满足度关系的比较,揭示以上海市为典型的城市居民年龄与收入满足度曲线呈U型特征,而以河南安阳、信阳为典型的农村居民年龄与收入满足度曲线呈倒U型特征,两条不同走势特征的曲线凸现了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缺失下的农村老人生活困难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学术研究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经过 2 0多年的探索 ,学者们已达成共识 ,认为农村养老问题是中国养老事业的关键问题。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仍多围绕农村人口的养老方式展开 ,鉴于此 ,本文从农村现行养老保障方式 ;其存在基础、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农村养老保障今后发展方向与措施三个方面入手 ,整理、归纳和评述了学术界的已有观点。总的来看 ,目前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呈现观点多共识少 ,范围窄内容泛的特点 ,需要在深入研究和综合研究方面进一步加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丽  
文章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参与主体-农民入手,通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初级试点市——山东省临沂市进行入户调查的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农村参保意愿的主要因素是三个外部因素——政策设计安排、基层政府政策实施质量和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而农民内部因素如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收入、耕地等并非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大松  刘国磊  
文章立足个人、家庭和制度三个层面,通过对湖北省实地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状况、对老年生活的担心程度、经济状况及对制度的预期等是其参保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