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9)
2023(6733)
2022(5545)
2021(5342)
2020(4302)
2019(9550)
2018(9744)
2017(18673)
2016(10010)
2015(11032)
2014(10860)
2013(11133)
2012(10257)
2011(9553)
2010(9755)
2009(9319)
2008(9161)
2007(8633)
2006(8006)
2005(7126)
作者
(28218)
(24245)
(23915)
(22515)
(15081)
(11667)
(10749)
(9339)
(9299)
(8620)
(8349)
(7993)
(7667)
(7556)
(7285)
(7197)
(7115)
(6944)
(6723)
(6626)
(6083)
(5968)
(5768)
(5746)
(5482)
(5467)
(5440)
(5103)
(4994)
(4913)
学科
(48196)
(44029)
经济(43878)
(38155)
农业(32250)
管理(22053)
业经(19013)
(15372)
企业(15372)
中国(13037)
方法(12794)
农业经济(12316)
(11339)
地方(10100)
(10098)
工作(9666)
(9426)
农村(9407)
服务(9057)
(8964)
发展(8861)
(8834)
数学(8751)
数学方法(8676)
(8469)
理论(8245)
建设(8013)
(7983)
(7700)
及其(7490)
机构
学院(147952)
大学(145031)
(60587)
经济(59190)
管理(56866)
研究(49683)
理学(48757)
理学院(48246)
管理学(47527)
管理学院(47251)
(45604)
中国(39333)
农业(34056)
(30150)
科学(29890)
业大(27773)
(27148)
(25250)
(24209)
中心(23917)
研究所(22405)
(22269)
师范(22166)
农业大学(20994)
财经(20423)
(19348)
北京(18440)
(18423)
(18262)
经济管理(17812)
基金
项目(94338)
研究(75294)
科学(74514)
基金(67627)
(57775)
国家(57054)
社会(50844)
科学基金(48607)
社会科(46445)
社会科学(46425)
(38159)
基金项目(36269)
编号(33981)
教育(32031)
(30318)
成果(28602)
(27716)
自然(27474)
自然科(26817)
自然科学(26813)
自然科学基金(26362)
资助(24638)
(21958)
课题(21391)
(21183)
国家社会(20492)
重点(20240)
(19632)
(19309)
(19261)
期刊
(81788)
经济(81788)
(53872)
研究(44491)
中国(36465)
农业(36419)
学报(25107)
科学(22905)
业经(20659)
大学(20365)
(19689)
学学(18949)
教育(17277)
(15535)
(15402)
金融(15402)
管理(15354)
农业经济(14398)
农村(13946)
(13946)
图书(13645)
问题(12248)
财经(11007)
(10859)
技术(10803)
书馆(10624)
图书馆(10624)
社会(10061)
世界(9808)
(9483)
共检索到236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业苗  
农村社会公共性是农村居民进行公共生活的本质属性,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在其基础上进行。然而,在城市化大潮的冲击下,蕴含于农村社会公共空间、公共利益、公共精神中的公共性都在快速流失、变异。由于农村社区服务具有拓展农村社会公共空间、壮大农村社会公共利益和培育农村社会公共精神等功能,并且其公共性能兼容农村社会的其他公共性,于是,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便成为减缓农村社会公共性流失、促进农村社会公共性成长和建构农村社会公共性的重要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农村社会的公共性变迁与治理模式建构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物质生活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农村社会却进入空心化、原子化的状态,许多村庄社会秩序混乱,村组织管理失效,村庄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失地农民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过程中农村社会公共性的缺失.公共性在农村社会中经历了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决定着农村社会组织制度,从而也决定着公共性的走向.集体经济和土地增值收益是当下重建农村社会公共性的重要方面,而这些需要与农村社会相契合的法律和制度做保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中哲  韩清怀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物质生活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农村社会却进入空心化、原子化的状态,许多村庄社会秩序混乱,村组织管理失效,村庄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失地农民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过程中农村社会公共性的缺失。公共性在农村社会中经历了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决定着农村社会组织制度,从而也决定着公共性的走向。集体经济和土地增值收益是当下重建农村社会公共性的重要方面,而这些需要与农村社会相契合的法律和制度做保障。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韩俊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正在从“供不应求”转向“既过剩,又不足”,缺乏技能将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职业教育对于技能型劳动力的供给具有积极影响,但职业教育成本高,而收益并不高于普通教育,个人的投资意愿不足。并且接受职业教育的更多是低收入家庭子女,个人承担学费的能力弱。本文提出要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增加对职业教育的预算支出,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农村职业教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健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多主体协同是在共同体框架内进行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共同体形成的关键在于其公共性。结构-文化-行动者的三维分析框架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共同体公共性的生产逻辑提供了解释。基于湖南湘西J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案例研究发现,公权力对私权利的引导、规范纠偏与压制,科层体系下的权力控制以及集体主义优先于个人主义的道德结构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共同体公共性生产的压力来源;农村熟人社会对人情关系、公共空间对话和乡村精英的培育为该共同体公共性的生产提供了弹性空间;而个体行动者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的利益选择、参与型的意义建构和服务型的价值认同则促使其自主生产公共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健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多主体协同是在共同体框架内进行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共同体形成的关键在于其公共性。结构-文化-行动者的三维分析框架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共同体公共性的生产逻辑提供了解释。基于湖南湘西J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案例研究发现,公权力对私权利的引导、规范纠偏与压制,科层体系下的权力控制以及集体主义优先于个人主义的道德结构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共同体公共性生产的压力来源;农村熟人社会对人情关系、公共空间对话和乡村精英的培育为该共同体公共性的生产提供了弹性空间;而个体行动者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的利益选择、参与型的意义建构和服务型的价值认同则促使其自主生产公共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伟凯  
公共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社会越进步,公共性越明显。金融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其公共性职能极为显著,但这一职能目前在农村社会运行中的发挥仍存在一定欠缺,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制订,为金融公共性在农村社会中的发挥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而且金融也因其公共性成为推动农村社会运行的重要支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包鑫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满足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中的薄弱环节也是重要一环。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往往陷入"独自打保龄球"的窘境。公共性的缺失及对民族文化的非理性认知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桎梏。通过探究公共文化服务的逻辑内涵与使命,本文认为应从扩展文化空间、开展文化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文化扶贫、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方面提升少数民族农村居民的文化自觉与公共精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永君  
农村组织的公共性、内生性与村庄治理相关联,公共性高,则治理动力强,内生性大,则治理能力强,进而村庄治理绩效更好。农村传统组织具有天然的内生性优势,促进其现代公共性生长能够缓解村庄治理的组织联结困境,促进村庄有效治理。通过对广东梅州地区和江西赣州地区两个村庄的研究表明,农村传统组织的公共性生长表现为服务领域从传统事务到公共事务的扩大、服务范围从血缘性内群体到村庄治理单元的扩张、合作传统对村民的内生性再组织。而促进公共性生长的条件包括:组织的内生动力、行政性主体的外部引导以及丰富的传统治理资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永君  
农村组织的公共性、内生性与村庄治理相关联,公共性高,则治理动力强,内生性大,则治理能力强,进而村庄治理绩效更好。农村传统组织具有天然的内生性优势,促进其现代公共性生长能够缓解村庄治理的组织联结困境,促进村庄有效治理。通过对广东梅州地区和江西赣州地区两个村庄的研究表明,农村传统组织的公共性生长表现为服务领域从传统事务到公共事务的扩大、服务范围从血缘性内群体到村庄治理单元的扩张、合作传统对村民的内生性再组织。而促进公共性生长的条件包括:组织的内生动力、行政性主体的外部引导以及丰富的传统治理资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超  郝亚光  
建构公共性是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和参与治理的价值所在。内在的自主性为农村社会组织建构公共性提供能力支撑,外在的规制为农村社会组织建构公共性提供方向指引。在农村场域内,社会组织受到村两委和基层政府的双层规制,村两委是首要规制力量。自主与规制的互动形塑出村两委与社会组织之间共生型、依附型、无涉型和独立型四种关系模式,并决定了社会组织建构公共性的效度。保障和提升农村社会组织建构公共性的效度,需要进一步发挥基层政府的积极规制作用,提升村两委成员的“公”属性,推动农村社会组织自主性成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济洲  
农村教育改革之所以陷入困境,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的特殊价值未得以充分发挥。农村教师日益疏离乡村生活,陷入社会身份认同危机和专业主义误区,其公共性和社会功能呈现弱化态势。农村教师身在农村却背离农村。因而必须重构乡村教师与地方社区和谐互动关系,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和社会功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涛  郝晋珉  侯满平  
作者在对我国农村土地进行归类的基础上 ,以耕地为例 ,从竞争性、排他性及外部性的角度对农村土地的准公共性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公共管理的思路。以期通过本文的分析 ,为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农村土地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和市场各自作用范围的确定提供一个判断思路 ,从而保证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的效率和公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熙政  
农村集体资产具有公共性和经营性特征,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归属与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日益突出。维护农村集体资产的共有性质有助于维护集体成员的权益,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借助经济、制度和法律等手段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的公共性建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岩  
农村社区教育在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特别是在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方面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农村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呈现典型的公共性。其公共性内涵可以从两个维度展开理解,一是价值维度,侧重体现农村社区教育在维护公共利益、塑造公共精神方面表现出的核心价值;二是实体维度,重点关注农村社区教育在解决公共问题、培育社会资本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基于此,本文结合“原子化之困”“碎片化之困”和“粗放化之困”表征,分析了农村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公共性消解困境,提出了重塑公共性的建设路径。具体包括,价值维度:推动核心价值引领发展;结构维度:加强多元主体有效共治;功能维度:促进服务供给精准高效,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农村社区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提供启示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