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1)
- 2023(14595)
- 2022(12301)
- 2021(11340)
- 2020(9640)
- 2019(22097)
- 2018(21507)
- 2017(41489)
- 2016(22636)
- 2015(25223)
- 2014(25300)
- 2013(25436)
- 2012(24303)
- 2011(22328)
- 2010(23389)
- 2009(22133)
- 2008(21430)
- 2007(19660)
- 2006(17810)
- 2005(16071)
- 学科
- 济(117191)
- 经济(117013)
- 业(62404)
- 管理(57575)
- 农(51205)
- 方法(42428)
- 企(42110)
- 企业(42110)
- 数学(35698)
- 数学方法(35259)
- 农业(33944)
- 中国(28228)
- 业经(28218)
- 地方(27007)
- 财(24772)
- 学(24236)
- 制(21609)
- 贸(16787)
- 贸易(16779)
- 易(16205)
- 融(16081)
- 金融(16077)
- 和(16070)
- 体(15879)
- 理论(15736)
- 银(15728)
- 发(15714)
- 银行(15680)
- 行(15040)
- 地方经济(14713)
- 机构
- 学院(337997)
- 大学(337677)
- 济(147444)
- 经济(144492)
- 管理(123566)
- 研究(123155)
- 理学(105613)
- 理学院(104348)
- 管理学(102389)
- 管理学院(101758)
- 中国(93497)
- 农(75509)
- 科学(74984)
- 京(71552)
- 财(66966)
- 所(64357)
- 农业(58172)
- 研究所(58017)
- 中心(55865)
- 业大(54680)
- 江(53368)
- 财经(52165)
- 经(47158)
- 范(45869)
- 经济学(45850)
- 师范(45427)
- 北京(45052)
- 院(42563)
- 州(41368)
- 经济学院(41048)
- 基金
- 项目(217011)
- 科学(169791)
- 研究(158506)
- 基金(157189)
- 家(137433)
- 国家(136218)
- 科学基金(114782)
- 社会(103151)
- 社会科(96588)
- 社会科学(96554)
- 省(85124)
- 基金项目(82736)
- 自然(71652)
- 教育(71243)
- 划(71043)
- 自然科(69929)
- 自然科学(69903)
- 自然科学基金(68652)
- 编号(64558)
- 资助(63618)
- 成果(54258)
- 重点(49414)
- 发(48851)
- 部(48575)
- 课题(44629)
- 创(43629)
- 国家社会(42801)
- 科研(41325)
- 教育部(41020)
- 创新(40905)
- 期刊
- 济(177329)
- 经济(177329)
- 研究(103216)
- 农(77146)
- 中国(70543)
- 学报(58092)
- 科学(52486)
- 财(51867)
- 农业(51836)
- 大学(44381)
- 管理(42567)
- 学学(42114)
- 融(34459)
- 金融(34459)
- 教育(32496)
- 业经(31086)
- 技术(27740)
- 经济研究(27170)
- 财经(26687)
- 业(25191)
- 问题(24149)
- 经(23103)
- 版(19743)
- 世界(19006)
- 技术经济(17904)
- 统计(16858)
- 贸(16592)
- 经济问题(16179)
- 农村(16126)
- 村(16126)
共检索到525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燕凌 曾福生
本文从公共支出角度,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存在的客观差距。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突发事件的形成机理。从建设我国和谐农村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危机 经济学分析 公共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燕凌 周先进 周长青
对"危机"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注释。庄子认为,"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危"指危险,危急。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战胜存亡之机决矣"句中的"机",即指"时会、形势、机会"等,"危机"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被理解为"危险与机遇并存";另一种是消极的解释。《晋书·诸葛长民传》中有"富贵必履危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雷 曹锦清
文章提出了家庭政治的分析框架,以全面理解当前农村的养老危机。在家庭政治中,财产、伦理和权力构成最基本的要素。制度化的伦理规范赋予了家庭成员相应的权力与义务,并决定了家庭财产积累和传递的基本规则,实现了家庭中财产、权力与义务的公平分配,即家庭政治之"正义"。当前,家庭政治中权力与义务的不均衡所形成的代际剥削机制,则打破了家庭政治的正义性原则,导致家庭之不"义",最终引发了农村老年人生活的全面危机。农民家庭生活的变革也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社会秩序的性质,家庭政治中正义的消解,根本上冲击了村庄中基本的政治和正义观,利益和暴力开始构成为乡村社会秩序的底色,乡村政治秩序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福生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选择外出劳动力占本村总人口的比例作为“人口流动规模”的一个替代变量,外出劳动力预期收入差距、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本村非农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比重和人均政府投资总额四个因素对农村人口流动都有显著影响,但是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系数为负,与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具有相反的意义。笔者对八位“革命前辈”故乡村的调查发现,由于受政治“名人”效应的影响,样本村庄人均政府投资总额对人口流动规模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革命前辈”故乡村充分合理地利用这种政治资源,以促进当地社会土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层面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李晓红
本文认知的分析框架提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特征决定了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产出表现为经济贫困和社会锁定。因此,需要通过提高社会资本的异质性,打破贫困人口的社会锁定,实现减轻和消除贫困的目的。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贫困 社会锁定 异质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怀 张强
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是金融支农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焦点话题。如何从理论上解释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机理是金融生态研究中的盲点。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诠释农村金融生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光华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突破传统乡村社会血缘和地域的限制,形成更广范围的社会信任和互利合作,促进了传统乡村社会资本向现代社会资本的发展与转变。这不仅使乡村治理主体向多元化发展,也改变着乡村治理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为促进乡村现代社会资本的发展,引导乡村治理走向善治,政府要积极引导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引导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成为与政府良性互动的桥梁、推动政府、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步入共进双赢的良性循环和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村组织之间联动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应良 王钊
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绩效的评价,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从制度供给的主观绩效与客观绩效两个维度构建一个分析思路框架,并运用该思路框架对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绩效进行简单考察,从总体配置、区域配置和产品配置三个侧面得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绩效的一个基本判断。
关键词:
主观绩效 客观绩效 公共产品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栓军
农村信息化重点是为农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实现数字农村,政府为强调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于2004~2008年5年期间下发了5个"1号文件",一再强调信息化这一政策。而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何种关系?农村信息化建设效果又如何体现?本文将做进一步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新华 马璐璐 张金明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从绩效优化的角度探讨集体建设用地的最适产权安排。研究发现:"共同共有"无法解决产权主体"虚化"、"委托代理"以及产权的非排他性等问题,因此绩效低下;另一方面,市场体制的不完善、土地配置低效以及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也制约着"共有私用"绩效的优化。而"按份共有"的产权模式具有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合理、风险规避以及交易费用低等优势,是集体建设用地的最适产权安排模式。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产权安排 制度经济学 共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俞灵燕 计东亚
本文讨论了MQS政策所致技术壁垒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服务贸易中的应用。根据模型分析,经适当选择的最低质量标准下仍会有两个企业都进入市场的均衡。据此,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既要积极采用经适当选择的MQS规范本国对外开放的服务市场,又当加强与发达国家磋商,争取对方的MQS能够包容本国有比较优势的服务出口。
关键词:
技术壁垒 服务贸易 最低质量标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慧东
自 1990年代中期以来 ,农村社区公共治理体系的缺陷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民突破家庭经营形态和提供公共物品以促进农村发展的要求 ,由此产生了诸多矛盾和冲突。一方面是公共治理体系变迁的诱致性需求非常突出 ,另一方面是公共治理体系的制度变迁缺乏成本的投入和必要的组织支持而受阻 ,同时公共治理的制度结构也存在突出的问题。本文在对公共治理体系从传统集权体制到当前体制变迁过程分析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公共治理体系变迁的诱因、进程、路径依赖和难点 ,揭示当前农村社区公共治理体系变迁的部分制约因素。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公共治理 变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顾岳汶 吕萍
基于产权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探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通过案例研究,综合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制度层面进一步明晰了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范围;从权利层面显化了资产属性;从市场层面完善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实现了资产要素与劳动力要素在乡村与城镇之间的流动。进一步而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农户个体收入的增加以及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乡村振兴 产权经济学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贺振华
在乡村政权向服务型政权转型的过程中,农村治理将更多地依赖于民间权威,即农户之间的谈判、协商与合作。农户之间要达成长期合作,就必须保证农户之间的博弈是重复博弈,这就要求村庄的结构是封闭式的,即农户无法退出村庄,没有更好的外部机会。农村的开放和农户流动使得村庄不再是封闭的,部分农户可以有更好的外部机会,农户之间的合作更加困难。改革开放以来的宗族复兴虽然表明农户存在合作的意愿,但是这种合作不是长期的。另外,本文对产权安排与农村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以农户合作为基础的农村治理依赖于明晰的产权。
关键词:
宗族 农村治理 合作博弈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红军
本文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作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机制和农产品交易效率提升机制以及相应的具体途径。结果表明,在这两个经济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下,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向现代化转型,但如果不彻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农民迁移和就业方面的歧视,城乡收入差距并不一定会随之缩小。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从另一面表明,在二元结构、工业和城市偏向政策下,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机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而间接促使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财政和金融支持也难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这意味着,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破除阻碍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各种制度和障碍确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