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0)
2023(6176)
2022(4439)
2021(4250)
2020(3242)
2019(7091)
2018(7127)
2017(13822)
2016(7513)
2015(8245)
2014(8212)
2013(7970)
2012(7320)
2011(6731)
2010(6819)
2009(6334)
2008(6200)
2007(5943)
2006(5558)
2005(4844)
作者
(19933)
(17402)
(16755)
(16042)
(10365)
(8384)
(7484)
(6617)
(6484)
(5968)
(5954)
(5556)
(5248)
(5200)
(5084)
(5035)
(4913)
(4912)
(4667)
(4657)
(4300)
(4278)
(4234)
(4079)
(3987)
(3899)
(3892)
(3603)
(3525)
(3422)
学科
(47902)
(36755)
经济(36604)
农业(32028)
(28826)
业经(17983)
管理(13026)
农业经济(12287)
中国(10908)
(9608)
企业(9608)
(9522)
(9386)
农村(9369)
方法(9091)
地方(9023)
(8527)
发展(8429)
(8423)
建设(7668)
土地(7098)
(6837)
劳动(6836)
收入(6824)
(6739)
(6449)
人口(6371)
农业劳动(6315)
及其(6307)
方针(6117)
机构
学院(107303)
大学(99861)
(46646)
经济(45726)
(40918)
管理(40880)
研究(36907)
理学(35535)
理学院(35187)
管理学(34651)
管理学院(34464)
农业(30398)
中国(29525)
业大(22904)
科学(21328)
(20300)
农业大学(18471)
(18331)
中心(18326)
(18088)
(17288)
研究所(16115)
(15509)
师范(15450)
经济管理(15009)
(14263)
(14157)
财经(13947)
(13922)
(13313)
基金
项目(70025)
研究(57587)
科学(55910)
基金(49657)
(41902)
国家(41316)
社会(39716)
社会科(35925)
社会科学(35910)
科学基金(35613)
(29537)
基金项目(26709)
编号(26214)
(26108)
教育(24370)
(22678)
成果(20738)
自然(19157)
自然科(18648)
自然科学(18645)
自然科学基金(18324)
资助(17627)
(17333)
课题(16923)
(15889)
国家社会(15843)
(15717)
(15212)
(15174)
重点(15015)
期刊
(64114)
经济(64114)
(50451)
农业(34356)
研究(30391)
中国(27940)
业经(18746)
科学(16321)
学报(16280)
(14472)
农业经济(14316)
大学(14022)
农村(13512)
(13512)
学学(13432)
教育(12713)
(12508)
金融(12508)
(12149)
管理(9870)
问题(9641)
农村经济(9019)
社会(8739)
(8706)
技术(8668)
世界(8233)
经济问题(7919)
社会科(7843)
社会科学(7843)
经济研究(6754)
共检索到167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夏国锋  申端锋  
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型,从保障主体上实现了从集体保障到国家保障的转型,从保障范围上实现了从选择型保障到普惠型保障的转型,从保障性质上实现了从治理型保障到民生型保障的转型。保障主体和保障范围决定了保障性质,二者的变迁同样决定了保障性质的变化,集体保障和选择型保障对应于治理型保障,国家保障和普惠型保障对应于民生型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新生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需要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村社会保障金应该由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集,搞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减灾救灾工作,建立农村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险保障,积极推动农民工的养老保险保障制度的建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小三  
近年来,山西省在贯彻落实农村居民生活最低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为农村稳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效果明显。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解决。(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方面。一是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山西省农村低保工作主要依据是2007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和省里下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莹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资金缺乏,保障体制不够健全。本文结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现状和历史,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的原因,并提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书鹤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最大缺憾 ;农村社会保障的根本特点不容扭曲 ,其内涵有必要明确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要改革要改进 ;农村农民的失业风险产生并加剧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渠道要开拓 ;农村要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丽宾  
一、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的影响因素和目标模式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城市开始建立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了全面的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住房、教育等也逐步货币化,针对贫困人口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破坏,社会救助制度的覆盖范围也极为有限,养老、失业问题也逐步显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朱冬亮  
频繁的土地调整是当前我国村级土地制度实践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已有的研究  大多只注意到土地调整的负面效应 ,却忽视了土地调整本身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和社会  控制职能。在当前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看来 :一方面 ,土地是其赖以生存的资源 ,定期  或不定期的土地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 ;另一方面 ,土地调整客观上也有利于  农民的自我管理和农村社会的自我调节。而对于乡村干部来说 ,土地不仅是一种生产资  源 ,而且是对农村社会实行控制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他们往往利用土地调整 ,对农村社  会进行管理和控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永安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虽然从几乎空白到以"两险"为内容的制度破冰,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仍处于低水平保障状态。当前对土地行使农民社会保障功能的"土地保障"的错误认识仍然根深蒂固,甚至把土地承载社会保障职能的既定"事实"当作"应该"。而农业比较效益远低于其它产业,农业岗位的个人收益低于其它岗位,以及国家功能管制下的农业经营用地地价格低廉等现实因素,都决定了土地不能、也不应该承载"社会保障"功能。本文在清理了把农村"土地保障"当作"社会保障"的理论和认识误区,旨在为深化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改革扫清认识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统一的国民社会保障体系之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海清  
资金缺乏是制约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最大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开征社会保障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专项基金。从我国的实际看,开征社会保障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俊霞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以宪法赋予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权为依据,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为目标,加大中央政府资助力度,从完善社会救济制度起步,并着力于在农村建立重大公共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保障制度,同时还应在对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行"统账分离"的基础上,分步骤为农村居民提供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长永  
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价值体现在公平价值、正义价值、秩序价值和效率价值等。就目前而言,资金供给有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立法实践不足等是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主要障碍。基于此,本文认为,树立正确的立法观念、制定科学的立法规划、确立正确的立法原则、构建适宜的立法体系和选择恰当的推进策略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其法制化进程的重要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宏志  
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新时期,但多方面的因素阻碍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使得农村流动人口无法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覆盖;土地征用过程及土地流转过程的不合理损害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偏向于城市经济社会政策导致农村社会保障资源供给不足。因此,在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按照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补偿有利于广大农民的根本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以促进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岚  陈功  宋新明  郑晓瑛  
近年来,学界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但缺乏对该领域现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本研究试图在回顾该领域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总结农村社会保障的本质、农村土地制度与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以及财政介入农村社会保障的研究等等。学界在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政府应发挥主体责任等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并且各界学者对未来农村社会保障的改革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工作,引起我们更加关注未来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模式、农村社会救助、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等问题,并寻求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华东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意味着在短期内城乡居民拥有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因此,相对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现阶段出现另一个概念: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一概念的形成有其客观社会历史背景,有其特殊内涵和特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具体历史的,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过渡性概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打破,城乡社保体系将接轨与融合,形成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届时将只有唯一概念:中国社会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